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4):53-55
随着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不断的变化和增加,公众评价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将AHP层次分析法运用在公共空间的综合评价中,可以分析出评价因素的权重关系,也提高了评价效率,帮助将来在做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时候能够融进更多的市民期望,这让现有项目得到监测与跟进,同时更重要的是给未来的规划做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2.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建设老年宜居环境成为不容忽视的议题。社区公共空间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但现有城市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尚未全面考虑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亟待适老化改造。文章选取长沙市寿星街社区作为老旧社区典型代表,识别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属性,同时通过空间观察、行为追踪及访谈等方法采集老年群体的行为特征,提取环境-行为对应模式,分析适应老年人行为需求的社区公共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策略,以期为老年宜居社区与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3.
贝克认为,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以风险为本质特征的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语境下,韧性社区建设对于应对重大城市危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中以韧性理论及现有研究基础为指导,以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为例,寻找公共空间环境韧性提升的可能性并提供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公共价值缺失是城市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打造公共空间从而创造公共价值,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破解思路。以S市和H市为例,探索公共空间建设如何实现公共价值的共创。研究发现,公共空间建设涵盖街道、社区和楼门院落等不同空间尺度,其运作包含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和自下而上的合作生产两个过程,面向公共价值的治理行动,能够使两条路径相互增能。公共空间治理过程蕴含了“价值触发—价值催化—价值强化—价值锚定”的契机,打造了社区治理的开放场景,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合法性,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这一逻辑解释了公共价值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公共空间和公共价值融合发展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5.
随着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布,近几年来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村落中的公共空间作为邻里乡亲之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场所,它不仅是作为村民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的空间,也是对当地人文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体现与再生,更是人们情感上的一种依托。所以,研究乡村公共空间的建造,无疑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助力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在公民的单位角色失落后,社区空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目前城市社区研究多关注于社区自治、社区机制体制创新、社区参与、社区权力、社区服务等方面内容,对社区公共空间这种物质基础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做研究.社区成员是社区发展的主体,只有社区成员充分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社区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公共空间则是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共空间开辟的程度决定了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进而影响到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倩 《住宅与房地产》2023,(25):110-112
城市公共空间衰退,面临着无法满足民众及未来城市发展需求的困境,公共空间更新迫在眉睫。文章借国际及国内案例的研究,总结公共空间的三大更新策略,包括建构高品质生态本底、完善人本公共服务、营建当地文化品牌。将这三大策略应用于无锡蠡湖金城湾环境整治更新项目,通过提升水质和水环境,贯通三道并完善公园服务配套,增加全龄功能活动空间,活化利用闲置建筑及户外景观,提供民众文化互动的空间与场景,期望将金城湾公园建成为生态友好、活力友好、文化自信的城市客厅。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50年的城市建设中,哥本哈根的城市公共空间不断增加。通过倡导自由与平等、休闲与愉悦、交往与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理念,哥本哈根使城市建设重新回归到了满足城市生活的需求上来。本文对哥本哈根新城市空间建设进行了介绍,认为哥本哈根通过交流空间、新型运动空间的营造以及空间服务设施的设立,为城市的公共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老人、儿童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适宜性提出更高要求,老人、儿童是参与社区活动的主体人群,良好的环境既可以增进老人邻里交往、提升归属感,也促进了儿童游戏活动,减少肥胖、孤独等不利因素。基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通过对天津市5个社区发放问卷、小组访谈、观察、行为地图等方法收集了老人、儿童的主观空间认知、活动需求、环境偏好数据,用二元和多元的统计方法量化分析老人、儿童的主观评价、活动需求、环境偏好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最后结合居住区规划、景观等设计理论提出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多维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弹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空间,对承载公共生活、维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公共空间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在预先设定的城市功能和自发的、随机变化的市民活动之间取得平衡,并保持自身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营造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综合考虑。基于弹性设计理论从城市、场所、设施三个不同维度,提出了"框架+留白"的开放的空间结构、包容性的场所以及可变的设施等思路,探讨了多维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弹性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相比,弹性设计是一个开放式过程,具有多层次动态反馈的特点,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满足动态变化的功能需求,实现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关于营造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对于城市交往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城市传统交往特征与当前交往特征的转变,并结合对城市交往空间使用现状的评价,以提高城市居民交往机会为目的,提出了营造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然而,部分现代人受工作繁忙的限制,无法时刻照顾老年人,因此,老年人的养老工作只能由社区负责。在社区养老背景下,如何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适老化社区景观,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文章首先探究了社区养老背景下社区景观空间适老化设计现状,然后分析了社区养老背景下社区景观空间适老化设计的原则,最后就活动空间、社区步行空间、景观设施、社区辅助设施几个方面提出了社区养老背景下的社区景观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细节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促进身心健康:社区公共空间对社会凝聚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凝聚力是人际间的互动和联系感.社区公共空间可以有效鼓励社会互动,帮助居民建立认同感,提升社会凝聚力.有研究表明提高社会凝聚力可带来身心健康,但社区公共空间内的社会凝聚力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梳理.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搜索基础上,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梳理社区公共空间与社会凝聚力相关研究的进展与热点.结果表明:社区公共空间提供的社会凝聚力可以从生理、心理多方面发挥健康效用.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质量、安全性和使用者都是影响社会凝聚力的要素,通过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积极互动、增强场地依恋感都会促进社会凝聚力,从而影响公众健康.未来可针对社区公共空间促进社会凝聚力的方式和途径提出空间设计与管理参考,促进社区公共空间健康服务功能,增强公众的社会凝聚力和幸福感.落实与社区发展有关的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18.
司舵  章瑾 《中国房地产》2022,(15):41-48
为探究公共社区空间微型改造与环境维度转化问题,首先引入了以UCD(User Centered Design)理念为中心的Kano模型分析方法,其次探究了环境维度转化与微设计价值意义,最后以某老旧小区为研究背景,对提出的社区空间改造与环境维度转化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基于居民的活动需求,总结出9项环境要素,运用Kano模型,提出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和无差异型4种需求类型,结合Kano模型分析法,检验不同环境要素对于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得到居民需求优先级排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通过居民反馈,迭代优化,最终得到居民较为满意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北方地区有许多具有典型寒地气候特征的城市,在城市建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空间环境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应该受到规划设计者和城市建设管理者更多的关注。基于寒地城市特征分析、国内外相关城市建设方法经验借鉴以及规划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就如何营造寒地城市的宜居空间进行了初步归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寒地城市宜居空间营造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罗江 《大众标准化》2021,(14):247-249
外沙村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借由社区营造方式文章归纳出八卦洲街道外沙村在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方面的具体行动和策略.社区营造作为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方式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沙村利用\"掌上云社区\"拓展社区居民公共参与的渠道和方式,开展系列能力建设培训促进了\"洲尚外婆\"自组织的发展.项目实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