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乐活城市     
蛟龙号将探7000米海底Dragon to conduct 7,000m diving近日,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课题实施方案在无锡通过专家论证,蛟龙号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是十二五863计  相似文献   

2.
深海潜水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是海洋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与制高点。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过6500米。7000米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五”期间的863计划重大专项,主要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等负责开发。  相似文献   

3.
"蛟龙"号在7000米深度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走到了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榜首. 从2002年立项伊始,再到今年成功进行7000米级海试,"蛟龙"号只用了10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同类型载人潜水器近60年的发展历程. "‘蛟龙’号项目启动时,我国的载人深潜技术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总体组组长、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说,"当时,我们把研发目标定位在了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目标,并决心实现5项标志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前沿     
“蛟龙”号从7020米海底凯旋 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7020米海底凯旋。当日.”蛟龙”号结束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安全返回试验母船。此次下潜最大深度达7020米。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2,(21):16
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7020米海底凯旋。当日,"蛟龙"号结束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安全返回试验母船。此次下潜最大深度达7020米。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16日,随着"向阳红09"船顺利返抵青岛,为期44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同时也标志着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持续支持下,蛟龙号历时10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船自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期间,参试队员克服"玛娃"、"古超"台风的影响,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不畏艰难,沉着应对,安全、圆满、超额完成了全部预定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7.
邵璐璐 《走向世界》2011,(26):42-43
2010年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成功下潜至3759米,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深潜     
施中杰 《东北之窗》2010,(19):38-40
8月26日。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召开发布会。宣布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这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11,(8):18-18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团队的“向阳红09”船自2011年7月1日出发,历时49天,航程万余海里,于8月18日顺利返回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  相似文献   

10.
动态     
天宫一号、月球车等亮相北戴河全国科技成果展 科学技术部和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北戴河全国科技成果巡回展”7月22日在秦皇岛开幕,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模型、探月工程二期月球车样机、C919大型客机模型、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模型、“蛟龙”号7000米载人深潜器模型等亮相展览,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1.
6月16日,三名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九号”,向离地球300多公里外进发,奋力把外太空变成中华儿女发展的新空间;此前一天,三名中国试航员乘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在太平洋公海的深处创下6671米的下潜深度。中国人“上天人海”,见证着中国科技的巨大突破,见证着中国的自信与实力。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不断增长的综合同力来支撑尖端科技探索。我们愉快地收获今天的豪迈,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手动交会对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20米。前者标志着中国已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这三大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为下一步搭建中国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重要一步;后者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赴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载人作业的能力。中国在航天技术和深海探索这两大世界尖端科技领域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毛泽东在1965年所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抒发过"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情,经过几代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80年代,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先后发起了COCORP地壳探测计划、美国地球透镜计划、欧洲深部探测计划和玻璃地球计划等。通过第一轮地壳探测,美国已制作出美洲大陆6万公里地壳的反射地震剖面,而中国通过地壳探测完成了5000公里的剖面,只占美国的1/12。但是,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和深海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海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成果丰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5.
王凯博 《中国报道》2010,(10):34-35
3759米水深纪录,不仅证明了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还打开了中国载人深潜通向6000米水深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新研制的遥控潜水器交付使用 由美国国际深海系统有限公司研制的遥控潜水器(ROV)——Maxrover近来已交付使用。交付之前,该公司与美国油田潜水员中心进行了两项ROV性能测试。第一项测试是检验ROV的钻井服务功能。测试海区在墨西哥湾水深122米的一处油田,此处流速2节,海况5级,  相似文献   

17.
编读互动     
《浙江经济》2012,(13):4
现代服务业提速随着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服务业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已经成为结构转型的战略重点。当前全省各地纷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上天入海"见证中国自信与实力6月16日,三名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九号",向离地球300多公里外进发,奋力把外太空变成中华儿女发展的新空间;此前一天,三名中国试航员乘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在太平洋公海的深处创下6671米的下潜深度。中国人"上天入海",见证着中  相似文献   

18.
西部的青藏高原是有着诸道屏障,高压气流难于环流的“大冷库”,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及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是个“大热库”,因喜马拉雅山脉高亢隆起,垂直高度超过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10座,印度洋北上的季风气流最大高度7200米,对南来北上的湿润气流翻越高大山体,下沉增温,不易形成降雨和阻挡热温的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将诸道屏障开拓出条条长廊通道,引印度洋热流、气流、水流“三流”进入西部,改变寒冷气候,增加降雨机会和降雨量,况以从西南季风源头实现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成功,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研制和保障其成功的无数科技精英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可谓功勋卓著。他领导的集团公司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揽载人飞船“神舟”和运载火箭“神箭”两大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之一的深海重大技术装备--"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总体实施方案近日正式启动。近20多年来,向深海进军已成为发达国家海洋开发研究的重点。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深海技术和装备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化的深海作业系统,打破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成为我国当前开拓深海探查的当务之急。4500米水深覆盖了我国南海98%的海域,以及国际大洋海底富钴结壳资源富集区和95%~98%的热液硫化物富集区。研制这一级别的深海运载和作业装备,能够满足我国绝大部分深海探查和作业的相关需求。该研制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制一套实用化的强作业型潜水器及其作业工具系统,作业范围包括深海海底观测网布放和维护、海底探测和取样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4500米级特种作业型潜水器与深海爬行装置和作业工具系统。我国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可以把握深海潜水器的关键技术,基本实现装备研制的国产化,并探索一条有效的运行、应用机制和管理模式,形成国家级共享共用试验平台,奠定今后包括深海潜水器研制在内的科研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