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利弊(一)利1.有利于调动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增加收入。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粮农可以自主决定种植品种、面积、数量,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收入。2.有利于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优质粮食生产。农民会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生产效益高、成本低、品质优的粮食参与市场竞争,以达到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目的。3.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4.有利于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二)弊1.粮食收购主体增多,粮食市场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带来负…  相似文献   

2.
研究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不能回避占农民大多数的粮农增收问题。而要研究粮农增收,是不能回避粮食问题的。尤其是在粮食主产区,这两者更是密切相关。笔者从商品粮基地之一的高邮市为例,围绕粮农增收与粮食问题略反己见,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专家。  相似文献   

3.
粮食主产区的农民要增收,就要在粮食生产与流通上下功夫。笔者 从研究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江苏省高邮市的实际情况着手,围绕粮农增收与粮食问题略抒己见 。   一、粮农增收与粮食生产   早在“八五”期末的 1995年,高邮便跨入全国百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的行列,整个 “九五”期间,虽然已经强调要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比例,但是绝大多数农 民仍以种粮为主,种粮面积虽有起伏,但总体上在 140万亩左右,没有太大的减少,粮食产 量高时 7亿多公斤,少时也有 6亿多公斤,呈现小幅波动略有下降的态势。现这个市粮食生 产的收入…  相似文献   

4.
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后,作为国有粮食企业,搞好粮食订单收购和对粮农的直接补贴,不仅可有效化解种粮农民直接面对的市场风险,为粮农增收撑起“保护伞”,又有利粮食安全,给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系上“安全带”。  相似文献   

5.
粮农要实现持续稳定增收,需要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和自身的努力。在当前政策扶持、市场利好的情况下,粮农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加快粮食产业发展,把粮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种出“效益粮”。一是依靠政策,借力增收。中央1号文件制订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政策,各地纷纷落实责任制、检查督办制,确保这些政策的落实。例如,江苏省今年安排粮食直补资金6.128亿元,重点对种植水稻的农民直接补贴,每亩平均补贴20元。农民朋友可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增加收入。二是提高产量,以技增收。一方…  相似文献   

6.
“订单粮食”是人们通常所讲的“订单农业”的进一步细分。是指粮农在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粮食购买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粮食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粮食”就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农民与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江西省泰和县把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线,通过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粮农联手、产销衔接,形成与市场接轨的粮食产业链,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全县落实水稻面积124.89万亩,比上年增加3201.6亩,其中优质率达95%。  相似文献   

8.
实施“订单粮食”,对完成粮食生产和收购任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粮农收入都有重要作用。必须重视签订规范合同,选择好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和监督作用。从“订单粮食”向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是必然之路。粮食生产要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时刻,中央召开了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出:“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这为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背景,也给我们通过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提供了许多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要善待粮食     
虽然随着粮食连年丰收出现的阶段性过程给各地政府和部门带来诸多烦恼;虽然昔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宠儿”,转眼到了“手里有粮,心里发慌”的沉重“包袱”;虽然有人认为即使仓库里没有粮食,农民手里还有不少于4000亿公斤存粮,只要拿出1/3就足以在歉年情况下保证城市的粮食需求;有人把制约农民增收、加重财政负担的罪状统统强加于“粮多为患”;但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告别贫困实现小康,吃饱吃好意起风发步入新世纪的时候,笔者还是要特别呼请国人:居安思危,善待粮食。  相似文献   

11.
要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解决粮食安全的方针,推进“生产、流通、消费”三者联动,实现粮食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口粮自给应作为各级地方政府长期的工作目标。粮食安全的核心,在于人们的口粮上。江苏人民口粮的主体是稻米,只要抓住稻米,粮食安全就基本落到了实处。实现口粮自给,要严格保护耕地,坚决煞住、严肃查处乱占乱圈耕地的现象;要落实党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要充分发挥粮食直补的作用,加大对粮食产业的资金投入,增加粮农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优化粮业结构和品种结构,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粮食发展路子,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粮食市场,让天下“粮仓”为我所用。尽快出台“粮食安全法”,依法治粮,构建和谐坚实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推选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遏制国有粮食玮`是占挪用粮食收购专项资金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积极效果,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生产、流通形势的重大变化,这项改革正在沿着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深化,真正从体制上和机制上实现革故鼎新,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粮农利益、粮食安全、粮企经营等棘手问题,既要达到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也要促使国有粮食企业改出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齐鲁粮食》2009,(7):12-13
几年来,我们在省市粮食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向市场,开拓创新,着力在全系统构筑“产业延伸,内外扩张,服务粮农,链条拉长”的现代粮食产业新格局,为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县域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粮食供求呈紧张态势,粮食成为重要的国际性战略资源。农业“走出去”,有助于我国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但是,有些同志对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顾虑:一是担心运不回来;二是担心运费问题;三是担心运回来冲击国内市场。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都不是本质问题。首先,应把粮食、棉花、油料(大豆)等我国短缺的战略性农产品作为农业“走出去”的重点;其次,要选好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在双方共赢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已经开始具体实施订单农业。随着我国一部分地区和一些粮食品种逐步退出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农民签订优质粮食生产和购销合同,实行“订单”收购,已是各地粮食部门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然而发展订单农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共同运作、研究和配合,也需要一些相关的技术部门如科研机构、质检机构的参与。粮食部门作为粮农的“用户”,在做到优质优价、指导生产的同时,应着重在粮食的质量和内在品质上做文章,确保农民生产优质粮,粮食部门收购优质商品粮。…  相似文献   

16.
本选取我国粮食生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从新的视角理性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湖北省农民纯收入结构及来源贡献率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农民和社会团体应如何在这股“种粮热”的浪潮中保持冷静,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巧妙地回避重走“增产不增收”的老路,实现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1 2005年全省粮食工作回顾 1.1 服务“三农”,执行政策,粮食收购创近年新高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是贯穿全年粮食工作的一件大事。湖南省于2005年7月28日和11月8日先后启动了早稻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早籼稻、中晚籼稻市场收购均价分别由启动前的每50公斤65元、68元上升到最低收购价以上,较好地保护了粮农利益,做到了政府、企业、农民“三满意”。全年累计收购粮食51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6亿公斤,均创近年新高。按最低价收购粮食 29.35亿公斤,居主产省前列。仅最低价收购一项,为农民增收3亿多元。  相似文献   

18.
1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粮食增产、粮农增收方式从战略高度认识构建长效机制的重要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当前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中心是农民增收。粮农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9.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直接涉及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问题,涉及农村改革和农民利益,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等敏感问题,所以,始终小心翼翼,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  中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组织形式上不是法人治理机构,既不能象现代企业一样组建,经营不善也不能象现代企业一样申请破产;它的经营决策机构是各级政府及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它完全是政府意志及其政策的体现者及执行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主要是围绕政府关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粮农利益,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的,是服从于或服务于粮…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粮食生产、科研、流通运作方式存有三大弊端;一是粮食的生产、科研、流通环节,分别由农业厅(局)、农科院(所)、粮食局等部门分管,相互分割,很难形成一个产业。二是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增收缓慢。三是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亏损大,负担沉重。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优质粮食无货可供,而农业科技部门推广的优质良种,由于没有市场和龙头企业带动,粮农又不“买”他们的账;另一方面,农民又因卖粮难连连叫苦。农民反映,他们并不知道种什么样的粮食有市场,种什么样的粮食能卖个好价钱,迫切要求有一个龙头企业来带动他们。而粮食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