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人们把由传统的乡村社会转变为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称为城市化,过去主要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应该说,这种解释是不够确切的。实际上,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仅体现在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中,还表现在多方面的变化过程与特征上。如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并向城市集中的过 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化是由于技术进步、生产进一步专门化带来的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这种职业的转移伴随着空间上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危机及未来城市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膨胀的资料,展示了城市化发展趋势;阐明城市化“聚集效应”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显示的明显优势,同时又以大量事实论述了城市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作用,并认定了以现代文明为特征的城市化是艰人类生存的潜在危机;最后,对未来城市向“自然化”、“森林化”演进、提出了宏观设想。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赵金芸李培仁理论探讨刘祚臣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赵金芸李培仁理论探讨刘祚臣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的集聚和扩展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结果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外延增长必然占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通常是指因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城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人口、经济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这一社会过程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发展速度非常惊人。数据表明,我国1996年城市的数量与人口的数量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的2.7倍与2.2倍;1996年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9.4%增长到29%;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35%;预计2010年达到45%左右。而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数量和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出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GDP总量达到1823万亿元,人均GDP1740美元,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0%左右,而且城市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发展缓慢。城市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历史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也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小城镇发展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驰  张荣 《农业经济》2004,(3):48-49
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诺贝尔奖得主库兹涅茨在其《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把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就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这一进程中,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土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农民如何增收,农村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崭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羁绊,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7.
农民市民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含义理解 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和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因此,城市化的涵义应包含: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使人口集聚,形成城市;二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由农村转向城市,也就是农民转化成市民。 农民市民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理念现代化的过  相似文献   

8.
1.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社会过程,如对城市化仅作简单定义,固然可将其定义为居住在一个特定规模的地区居民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增加.但如对这一概念下更确切的定义,则还应包括城市状态(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体系结构、城市地区分布)的改善,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一般地说,国家工业化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也就越高.城市化和国家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城乡结合部是农村向城市过渡的边缘地带,也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前沿地带.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是其自身模仿、融入城市,以及城市扩散辐射效应嵌入的双向互动过程.北京市海淀区北坞村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通过城乡结合部改造,推动海淀区城市化进程,适应了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新形势,符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以及随之发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全球性潮流和普遍规律。世界经济发展史已表明了劳动力重新分配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越来越小,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还表现为绝对下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达国家比较,有其固  相似文献   

11.
“农民非农化”的现象,贯穿在资本主义从萌生到形成的全过程之中,是社会变异的开端.从明朝中期开始。我国许多地区农民多“去本就末,甚至“十分其民已有六七分去农”了。工商业城市日益发展,使农民改业工商、或以交通运输等为业的人越来越多。可见,“非农化”是发展商品、市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和城市化的基础。“农民非农化”导致了社会深层次的变革,甚至是结构性的变异。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农业中种植粮食的逐渐减少,为获利而种植经济作物的日益增多,粮食生产也日趋商品化。农业雇工的数量日趋增大。手工业则由小商品生产,发展为使用雇工劳动不断扩大再生产规模的商品生产。经营结构的变化,农业由经营地主与富农经营生产,使用雇工劳动的现象日益发展,主雇之间由人身依附关系变为经济依附关系。手工业中手工工场增多,主雇之间形成出资与出力“相资为生”的关系。市场结构的变化,从地区市场发展为全国性的市场,在全国出现了许多商业销售的中心城市。这时的市场已不只是为了生活需要互通有无的场所,而是通过满足社会需要谋取利润的机制。这都表明我国正在从古代向近代社会发展,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从农业向工业经济发展,而“非农化”是变异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选择农村城市化从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向大中型城市的转移,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使农村人口逐步转变成城市人口,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二是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在原有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从企业、家庭的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从企业、家庭的角度分析黄树强曾梓益中国城市化(包括按中国标准计算的城市和城镇人口)进程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其主要表现为:工业化中,乡镇企业雇佣了绝大部分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但乡镇企业及其雇佣劳动力没有向城市集中。19...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包含了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不同的学科对它下的定义也不同,经济学家往往强调产业结构转变,认为城市化是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的转变过程,地理学家从空间的角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缩小而城市地区扩大的过程。人口学家从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出发,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考察,指出城市化是人们所经历的农村化向城市化的转变过程,概括地说,所谓城市化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或说,它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整个经济活动的集中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严格控制城市外延扩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变化,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在城市化发展中,我国基本上走的是外延扩大的路子。因此,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围绕土地开发利用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尖锐。为严格控制城市的外延发展,作者提出了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端正指导思想,克服城市建设的盲目性。2.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3.进一步清理整顿各级各类开发区。4.正确处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不断向乡村扩散,城市成长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过程。本文从城市化的涵义出发,简要分析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演变过程。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以及制度创新四个维度对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培育和重构。  相似文献   

17.
大都市郊区蔬菜产地的竞争策略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都市郊区蔬菜产地的竞争策略问题王秀清一、都市发展对蔬菜产业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蔬菜产业形成两方面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给蔬菜产业的第一方面影响是蔬菜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同时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口向...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农村城市化是非农产业为追求聚集规模效益而向城市或特定地域不断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这一概念的界定克服了社会人口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对农村城市化概念的片面描述。该文还对测算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及其合理性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南方农村》2006,(1):56-56
为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开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大战略没有错,但关键是不能失之于战术的不当,不能脱离实际搞跨越式的“大跃进”,而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的速度、城市的承载能力,进行有序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民的居住地渐渐向城市的方向靠近,我国的发展趋势也逐渐向城市化的方向迈进。城市化的过程应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化发展既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未来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