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涛  蒋云峰 《广告大观》2004,(12):20-27
从娱乐、电视剧到旅游,情感、财富、女性,省级卫视从当初的无定位、无战略,到如今纷纷寻找定位、制定战略,正逐渐摸索着各自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可以看出,省级卫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初步的战略竞争阶段,如何在公共导向、观众收视和客户传播的结构中取得平衡和差异,是战略抉择的先决条件。而从目前而言,如何将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坚持下去,强化执行。进而上升到整体层面的战略系统,是个现实而艰巨却又不能逃避的难题。破题不但需要改革的勇气,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数据、程序和方法: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安徽卫视有个口号“战略为先,执行制胜”,未来的省级卫视,无论是否具备区域经济优势,竞争的中心都已经转向全国市场。频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别人无法模仿的竞争战略。将成为省级卫视整合全国资源过程中的指挥棒。因此,未来的省级卫视要想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就要科学地研究战略、理性地制定战略,正确地选择战略,坚定地执行战略。  相似文献   

2.
王炎龙 《广告大观》2007,(9S):101-103
近年来,省级卫视围绕平台竞争推行不同的营销战略:一是打造全国性传播媒体,实现平台扩张,以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等为代表,争夺全国收视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二是打造区域行销平台,垄断本土市场,以贵州台的“西部黄金卫视”的定位战略为代表,塑造了省级卫视抢占区域收视市场的典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2002年以来省级卫视频道同质化弊病频遭恶评的困境下,重新定位成为省级卫视改版求变、解除频道痼疾的重要一刀。而面对中央台15个专业频道已经将收视率高、观众规模大的多个大众专业类节目定位囊括尽收,早先出击的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也已经将而下最热门的娱乐和电视剧定位做得如火如荼,急迫寻找出路的其他省级卫视对于频道定位不禁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中国的省级卫视竞争到了想杀人的程度。但也有人说,它们到了春风得意的时候。我实在想不出竞争都到了六亲不认的份上还能这么乐观。省级卫视的营销传播战近年来出现了少有的酣战,价格战、定位战、公关战、改版战、娱乐战、明星战,真是到了战也得战不战也得战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安徽卫视电视剧营销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杰 《广告导报》2004,(9):134-135
安徽卫视再次登上《新周刊》第175期推出的“2003中国电视节目榜一榜外榜”,与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北京卫视并称“2003五星上将”,这并没有出乎多少人的意料。自从安徽卫视把自身定位锁定在电视剧频道,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推出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各类剧场后,多年来对该定位一以贯之地执行,已为它累积了在电视剧经营方面相对于其他省级卫视的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6.
2007四川卫视全面加速 2007年是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全面加速的一年。在这一年集团整体实力和传播影响力大幅提升:四川卫视“中国故事频道”的定位进一步凸现,上半年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位居第六,城域网中进入前三。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告》2005,(1):91-92
2004年是贵州卫视上星十五周年的纪念年,也是贵州卫视直面竞争的关键年。当前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央视与省级卫视联盟间的竞争.省级卫视与省级卫视间的竞争.卫视频道与城市频道间的竞争等等都凸现出极为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2009,(12):128-131
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其激烈程度和施展空间堪称中国各级电视频道之最。如何实现差异化定位?是固守,还是主攻?是区域化,还是走向全国乃至全球?面对诸多棘手难题,近年来电视苏军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锐意革新,做出了令全国瞩目的回答;江苏卫视收视率从十名左右跃升并稳居卫视第二的成绩,更是令业内外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7,(4S):103-103
今年春节的黄金周出现在二月的中下旬,这为各家省级卫视的春节特殊编排留出了充分的准备时间,省级卫视的收视普遍上涨:传统三强湖南卫视、安徽卫视和北京卫视继续稳占三甲位置,以雄厚的制作功力推出自办联欢晚会而大放异彩的有东方卫视、天津卫视和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则以独播剧和经典剧夺取眼球。  相似文献   

10.
盈韵 《广告导报》2004,(10):117-118
2003年10月23日,定位于以“新闻见长、影视支撑、娱乐补充、体育特色“的东方卫视全新开播。截至2004年8月,已在全国280个城市落地的东方卫视,成为了省级卫视中成长最快的卫星频道。相比之前的上海卫视,年轻的东方卫视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在新闻的播出量上更好体现了“新闻见长“的内容定位,而且在频道包装、媒体品牌建设、地区的覆盖等方面也有一定建树。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收视环境中,东方卫视的收视表现如何?本文从收视率、到达率、观众忠实度等收视指标方面对东方卫视做一个收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轶琳 《广告大观》2008,(10):91-92
从2006年在业界的异军突起,经过2007年的酝酿成熟,2008年江西卫视在传媒界已经成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三年磨一剑,江西卫视凭借优质的电视媒体价值,获得了观众和客户的好评。从大剧首播年、传奇故事、中国红歌会、明星面对面、杂志天下等知名栏目的陆续推出,江西卫视步入了陕速发展的阶段。作为省级卫视中的一匹黑马,江西卫视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令业界瞩目的佳绩: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省级卫视收视排名前五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陈慧 《广告导报》2004,(11):130-131
2002年,经过长期酝酿,以及对自身资源和内外环境的通体把握,安徽卫视明确提出“做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大卖场”的战略。由于定位精准,安徽卫视很快成为省级卫视的领军人物,连续两年被新锐杂志《新周刊》评为省级卫视的“五星上将”,吸引业界齐来关注“安徽电视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三网融合势如破竹的今天,全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身为传统媒体的省级卫视竞争也随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卫视覆盖向移动人群扩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卫视意识到以互联网为主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对卫视品牌建构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迈入2006年,在2004年改版定位为女性特色综合频道的广西卫视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如花蕾绽放、馨香沁发,广西卫视的频道定位逐渐深入人心。其2005年平均收视率在全国省级卫视中排名上升到第六位;在本地观众调查中被评为最具成长性品牌之一;而且其推出的几档兼具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活娱乐风格的自办名牌栏目,如《时尚中国》、《寻找金花》、《风起南方》、《唱山歌》等,播出两年来都已在国内享有了很高声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很多因素,其中必须提及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广西卫视绽放光彩的时尚舞台——全年不断的时尚活动。它使广西卫视在时尚界和观众中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且女性特色的定位也因此得以巩固、更具潜力。  相似文献   

15.
河南卫视近两年来各项指标的跨越式增长引起了全国同行及专业研究机构的密切关注,2007年,河南卫视全国覆盖人口突破6亿,在最能代表电视媒体全国传播价值的27省网跻身省级卫视三甲,观众满意度、频道创新力位列全国省级卫视第二,广告创收连续第三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河南卫视的收视、覆盖、创收、影响力等各项指标同时出现大幅提升,大家将其称为“河南卫视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大众电视》杂志发布“2006年中国电视十大新闻”,“四川卫视异军突起,跃入全国省级卫视收视十强”位列其中。从2006年初全国省级卫视排名20位之后,一举进入前十,四川卫视无疑是进步最快的频道。进步如此快速的主要因素,是号称“中国第一故事频道”的“天下故事”的定位。这个定位,迅速提升了四川卫视的品牌形象,为观众提供了新体验,也给广告客户创造了新的传播价值。2006年,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2006上半年,对于省级卫视来说,注定不会轻松。因为从上游资源和覆盖投入的增加,到下游广告主的投入差别,2006年都将是省级卫视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的一年,甚至可以说是一些省级卫视发展的分水岭。那么过去的半年,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竞争格局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姜红 《中国广告》2011,(9):112-112
2011年,省级卫视竞争似乎进入了模式之争的时代。在各家卫视争相引进国外节目模式、各类国外真人秀在中国遍地开花之际,东方卫视作为中国首批正式购买国外节目模式版权的卫视之一,却深刻地感受到,引进模式只是一时一地的节目比拼之“术”,价值观才是可以倚赖的整体竞争之“道”。  相似文献   

19.
《广告大观》2008,(10):77-78
在省级卫视竞争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安徽卫视在覆盖和收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独播剧场》开播以来,使安徽卫视的黄金时段得到了最大化的延伸,关注成功定位的同时,安徽卫视开始思考变局下的对策,从多元拓展覆盖面到独播剧的系列化编排,以及9月底开始的时段调整,都是安徽卫视进一步加强以剧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广西卫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谋突破,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从一个地方卫视,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级卫视,跻身中国省级卫视的第一阵营。覆盖人口从1999年的8000多万增长到2009年的接近7亿,广告收入也以倍数大幅增长。近几年,广西卫视又凭借对东盟元素的战略定位和资源掌控,既大幅提升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媒体的形象,又突破了省级卫视的同质化竞争,依托潜力巨大的东盟市场,逐渐打造自身的独特经营资源和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