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仰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等五十七位乡村干部主动扶助五十七户特困户。他们不仅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特殊关照,而且主动上特困户的家门送信息、传技术,从而使这些特困户逐渐摆脱了贫困。据统计,去年,这些特困户,粮食产量比前年增长27.9%;生猪存栏数增加58头,增长72.5%,出  相似文献   

2.
上犹县是全省老区重点县,又是全国贫困开发县,在老建扶贫工作中,我们注重抓了投资少、见效快、好管理、收益大的茶叶生产项目。两年来,扶持专项贴息贷款61万元发展新茶园;24.3万元改造低产茶园;50万元建造一座年产2000担茶叶的精制厂。现在全县已发展茶园12700亩,今年茶叶总产4150担,比去年增产750担,增长22%。全县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267元上升到今年的310元,有13931户特困户解决了温饱,占全县特困户总数的94%,有1300户特困户  相似文献   

3.
去年,兴国县东村乡扶助了一千六百二十五户特困户,户均增收四百一十多元,有一千六百二十五特困户,户均增收四百一十多元,有一千三百三十三户,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七十五元,基本解决了温饱。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县10个特困乡人均收入较上年增加20.3%,其中34.5%的农户人均收入200元以上,33%的特困户已解决温饱,100%的“三不户”做到了住有房、睡有床,吃饱饭,不受寒。全县人民  相似文献   

5.
根据去年还有8.1%的特困户还未解决温饱,返贫率达10%(由于遭受旱灾和冻害),扶贫开发中攻坚和巩固难度大的实际,宁都县老建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对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玉山县童坊乡位于赣东北怀玉山脉,是个老区特困乡。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守着人平4.3分田,一年到头早出晚归,辛苦劳碌,还不能解决温饱。近几年来,在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罗纹石矿,扩大砚台生产,拓宽了老区致富门路。据近三年统计,全乡砚台产值达100.9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10%,上缴税收7.06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出口创汇31.5万美元;安排了劳动力623人(其中特困户379户379人,占全乡特困户的61%),每户从砚台生产中一年可得纯收入575元。去年,这379户特困户全部解决了温饱,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7.
赣南地区扶贫工作之管见钟英兰近些年来赣南老区的扶贫开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解决温饱工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区有25.6万户特困户解决温饱,占特困户的97.8%,为实现江西省委提出三年解决温饱,五年摆脱贫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市125个定点扶贫挂钩单位,扶助全市26个特、贫困乡,去年这些特贫困乡人均纯收入达400元,2.176万多贫、特困户告别贫穷,开始踏上致富之路。三年前,景德镇市有26个老区乡(镇)处于贫困状态,1.723万户特困户和1万多贫困户  相似文献   

9.
1992年吉安县老区农村一般户人均纯收人为745.25元,特困户人均纯收入为436.3元,特困户比一般户人均纯收入少308.95元,低41.5%。差距的原因何在呢?我们通过对一般户和特困户的生产经营、收支状况、文化素质等农村综合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中看到了特困户贫困的轨迹,找到了特困户差距的症结。特困户与一般户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转变指导思想,集中资金和力量,首先解决贫困乡、特困户问题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过去的扶贫工作长期存在着“撒胡椒面”的毛病,花了不少钱,效果不显著。尤其是对处于高寒山区和穷乡僻壤的特困乡、特困户长期不能集中扶持,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去年各地认真纠正了这种倾向,抽调一万多名干部,用了两个多月时间,逐乡逐村查清了脱贫户、温饱户、贫困户、救济户四种  相似文献   

11.
东固镇为何能脱贫李世穗,夏剑峰,戴亨金东固镇位于吉安县的东南边远山区。1987年有特困户506户,2530人。通过几年的努力,到1993年底全镇98%的特困户人平均收入达465元,全镇人平均纯收入为625元,脱贫率达90%。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把落...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我们围绕省委、省政府1985年提出“三年解决温饱,五年摆脱贫困”的近期目标,把治山与治穷治愚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这几年的重点扶持,预计今年全区92.3%的开发户可解决温饱。最近又在去年多数特困户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果断决策,主动转移。在扶持项目上,由过去的解决温饱型转移到开发致富型;在扶持形式上,由过去资金直接到户转移到通过扶贫经济实体落实到户;在扶持效益上,由过去以短效型为主转移到以长效后劲型为主。把老区发展资金、专项贴息贷款、支穷资金、专项农贷四项资金的80%,投向于搞山地开发及其配套建设上。使老区的经济开发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山地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形势。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抚州地区在老区扶持的15551户特困户,通过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有10276户的人均收入达到200元以上,占扶持户总数的81.9%。他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由特困户变成了专业户,开始富裕起来。这个可喜的变化,生动地反映了老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贫困地区生财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寻访特困户     
听说我们要来,镇扶贫办主任老石打来电话,催我们早早上路,说乡里路难走。车刚停稳,老石笑着大步迎上来,伸出他那又大又硬的双手,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去王堰乡小李庄李元贵家看看。”路上,老石向我们介绍:王堰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乡,人称“穷灾窝”。我问:“特困户多吧?”老石想了一下说:“不贫困的乡也有贫困户,贫困的乡村并不全是贫困户,特困户更是如此。大都天灾人祸所致。”接着他向我们讲述了特困户李无贵家的故事。李元贵一家四口,两个孩子正上小学,在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他女人得了“中风”偏瘫在床,一直没起…  相似文献   

15.
扶贫到户是在低层次、低起步的扶贫经济开发阶段,为尽快的恢复“造血”功能,把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落实到特、贫困户搞活家庭经营的基点上。这不是简单的分钱分物到户,而是一项综合输入,把帮助发展商品生产落实到家庭、责任到个人的细致、过硬、有效、牵动扶贫开发全局的工作,适应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扶持方式,通过该方法的扶持,赣南“七五”期间解决了98.45%的特困户的温饱,70%以上的特困户按照“四个一”(即:一户种好一亩吨粮〈糖〉田,培养一个能人,开发一项扶贫产业,输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省老区建设在一九八五年新的起步基础上,又迈出了一大步。老区特困乡人均收入普遍可望比一九八五年较大增长,大约有十几万特困户将先期解决温饱。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兆示着相当一部份贫困老区将逐步从“温饱型”农业向“生产经营型”农业过渡。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南丰的经济有很大发展,老区面貌开始改变。全县共有特困户共2073户,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有96.3%的特困户解决了温饱。三溪、西溪、沙岗三个特困乡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326元增加到1988年的444元。这些变化,是同广大基层干部的努力和相当多的基层组织发挥了作用分不开的。南丰的实践使我们从中得到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万载县赤兴乡是湘赣边界的老区特困乡。近两年来,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以花炮生产为龙头,实行花炮、引线、造纸、烧碱产品系列开发,收到了“扶持一个点,安排一批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去年,花炮系列产品总产值达142万元,实现税利34.4万元。厂内新吸收职工278人,人均年工资561元;厂外安排下手工1516户,其中特、贫困户955户,下手工工资收入合计47.16万元。全乡人均增收40.11元,加上其他各业收入,比1985年净增134元,增长49.3%,其中特困户人均增收141元,增长79.2%。全乡442户特因户,已有356户解决了温饱,占80.54%。  相似文献   

19.
广昌县1985年以前、有1.8338万户特困户。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温饱工程”,抓好特困户“四个一”脱贫工程的落实。即建立人均一亩以上的稳产高产农田、有的户有一亩以上经济作物;有的户有一亩以上林果园;大部分特困户有一个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并组织进行了11个项目科技培训,使特困户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来,万安县七个特困乡有4009户脱贫,占全县特困户总数的96.14%;人均收入比三年前净增200元,达到32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