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区域金融是客观存在的。区域金融的存在是以客观基础和主观基础为支撑的。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城乡差异、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发育及规模是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政府政策、金融意识、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是区域金融存在的主观基础,从地理空间角度讲即是客观区位因子和主观区位因子。本文在分别阐述各客观、主观区位因子的基础上指出,以区位因子的差异性为依据的区域金融的存在,是客观的、合理的和科学的。区域金融结构的构造既应大体上以所处空间中各区位因子的成长程度、状况为基本依据,又要有一定适度的超前。  相似文献   

2.
区域金融核心思想体现的是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基础的金融的空间分布与运行。从地理空间角度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表现为以一些单纯的指标系列.而且表现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间接相关性诸区位因子。本文将这些区位因子界定为主、客观基础,主、客观基础通过经济或直接影响区域金融的存在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3.
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城乡差异、市场发育及规模。  相似文献   

4.
一 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城乡差异,市场发育及规模. 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拉大的态势.从经济与金融的辨证关系讲,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金融的生成与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归根结底也要以经济发展为最终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融知识是消费者负责任金融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区分主观金融知识和客观金融知识,从微观视角分析了金融知识通过风险态度改变借贷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CHFS抽样数据的结果表明,客观金融知识和主观金融知识对金融行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且通过风险态度与之间接的影响关系也显著成立。这些发现揭示了金融知识以及心理特征如风险态度在解释金融行为差异方面的重要性,为消费者金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准确、客观地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提。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开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做法、影响及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推动区域金融业健康发展,进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客观要求,地方政府应从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宣传力度入手,健全法制环境和征信系统,提高诚信意识,构建金融安全网,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准确、客观地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提.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开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做法、影响及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与中西部区域金融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江  赵锋 《甘肃金融》2003,(11):13-14,17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样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一国金融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不仅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其本身也显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自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以来,普惠金融发展经历了初步摸索、正式发展的阶段.但受限于城乡差距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区域普惠金融存在极大的推广难度.本文以江苏省为范例,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也相应存在差异.结合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构建一套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普惠金融评价体系,从普惠金融发展深度、广度、使用度、规模度、涉入度、成熟度六个方面设定了18个细分标准,试图全面对区域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区域"脱虚向实"提供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