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Lucas生产函数,对江苏省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实证验证,结论是: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结构差异,高等教育对于苏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其他两个地区都明显;苏中和苏北,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且苏中地区物质资本投资作用凸现。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优势教育"重点予以投资。  相似文献   

3.
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制约着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是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有效途径。该文认为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也有其阻力和粘性,因此政府推动是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苏中和苏北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中也应当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培养好人力资本,以取得地方经济、企业效益和政府的"三赢"。  相似文献   

4.
金巧兰 《江南论坛》2005,(12):17-19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涉及很多方面,如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劳动力跨国流动、技术引进和输出等。基于操作上简便易行、指标上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资料易于搜集和量化等原则,本文拟选择出口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与GDP建立对外开放度这一指标。通常情况下,有些学者还会考虑国际投资开放度这个指标,但是.在计划计算苏南、苏中及苏北的国际投资开放度这一指标时发现:一方面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苏南、苏中及苏北的对外投资数额很小,  相似文献   

5.
苏中、苏北地区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后进地区,经济发展在资源禀赋、竞争和分工等因素影响方面具有同质性。近年来尽管也在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与苏南的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2002年苏南5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387亿  相似文献   

6.
苏南、苏北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鹤  董瑞芝 《经济前沿》2006,7(5):27-30
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始终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下,的确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差距拉大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我国的东、西部一样,江苏的苏南、苏北地区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提出区域间互动协调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7.
一江阴大桥建成,对大桥经济区来说,是个机遇。大桥建成以后,它对整个江苏省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苏南、苏北的这样一个地理上的分界线,就被这桥打破了,就把苏南、苏北 特别是苏中与苏南在地理上联成了一 片。实际上使大桥经济区可能成为实 施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一个桥头 堡。就使大桥经济区的北端地区,有 可能融入苏南经济。上海、苏南经济 发展的势头就可能通过大桥经济区向 苏北地区扩散。这个机遇,如果我们 利用得好,大桥经济区就可能成为江 苏的一个新的增长中心。过去,江苏的增长中心…  相似文献   

8.
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88—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数据,基于邻接和距离规则定义空间权重矩阵,采用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邻接规则的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下,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联系强度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1988—1993年,苏南与苏中、苏北空间差异并不显著;②1994—1996年,全省经济布局极化现象显著增强;③1997—2003年,极化现象有所缓解;④2004—2008年,苏南与苏中、苏北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基于距离规则的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下,初步推断江苏省县域经济之间正的空间关联性影响范围在240 km之内。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沿江地带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2009年前还有很大改观,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带动。  相似文献   

9.
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2002—2011年人均居民收入、人均居民存、贷款款余额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分析和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发现长期内,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苏北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加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偏低的状况是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确有必要对金融机构经营格局进行合理调整,以实现对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深度开发、重组整合,建立和完善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县域金融体系,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苏北与苏南、苏中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分野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受到来自于不同化背景的挑战.对现代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西方管理化陷入了困境.而以日本为代表源于华夏化的东西管理化却开始焕发新的生机。因此吸收东方化来融合、发展、丰富、创新西方管理理论。对构建适合我国管理化特点的管理模式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patents as indicators for innovations and standards on German trade performance are analysed in general and German–British trade in detail. The latter analysis goes a step further than the approach of Swann et al. () and is based on a broader and more detailed datab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Germany's export performance can primarily be explained by its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only to a small extent by its strength in standards.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common view of the trade-fostering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hile ‘idiosyncratic' standards have ambiguous effects on exports.  相似文献   

13.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资本运营以及市场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创新和发展能力还不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所以,产学研结合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是产学研结合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通过与地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来实现产学研结合,进而推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略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汉平  郝文龙 《经济问题》2008,341(1):38-41
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试图根据宏观(市场化调整)--微观(企业经营机制调整)--宏观(优化国民经济体系调整)的逻辑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并依据近十年来的有关数据对这一调整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以给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特许经营在我国大面积普及和发展的时间很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投资机会.肯德基作为"特许经营"成功的典范,正被许多企业所模仿.肯德基的成功一方面取决于它的特许经营模式的灵活选择;另一方面取决于它的中国特色,重视当地文化.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特许经营时要借鉴这两个经验.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企业资本结构及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雅  刘涛 《现代财经》2002,22(12):44-47
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是两个紧密相联的范畴。完善的治理结构是实现最优资本结构的前提,资本结构是实现企业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拟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加以阐明,指出完善的治理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的具体含义,以及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相互关系,并就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e explosion generat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and its transmission to the real economies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calling for new kinds of regulation of the banking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s that would have allowed re-establishing a virtuous relation between the real and the financial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n this paper we maintain a different view,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nsuing real crisis have roots in the strong increase in income inequality that has been taking place in the Western world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 or so. This has created an all around aggregate demand deficiency crisis that has strongly reduced prospec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ments in productive capacities and shifted resources toward other uses, thus feeding a pervers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ve and the non-productive assets of the economy. In this context the way out of the crisis is re-establishing the right distributive conditions, which cannot be obtained by a policy aimed at relieving the weight of private or public debts but calls for a redistribution through taxes on the incomes of non-productive sectors, a fine tuning that should prevent excessive taxations transforming positive into neg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创业与创新的内涵、比较与集成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椿  刘冠 《经济管理》2007,(16):76-80
本文研究表明,创新与创业尽管有各自明确的研究边界,但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二者的交集表现为创新与创业的集成与融合。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集成融合,对于我国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以及推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且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bo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economic policy. The huge economics literature flourished in the last couple of decades on the subject broadly falls into two distinct research traditions, namely the mainstream R&D spillovers approach and the evolutionary economics view. Both traditions agree on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innovation and the inter-sectoral diffusion of advanced knowledge for the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 sectors. Behind this general agreement, however, the two approaches are radically different. This paper shows that, at a deeper level of analysis, the mainstream and evolutionary views do indeed differ with respect to thei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empirical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a nutshell, while the mainstream R&D spillover approach is inspired by a traditional view of economic policy based on a market-oriented approach, the evolutionary view is on the contrary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policy interventions do indeed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for shaping innov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