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马晓云 《中国报业》2023,(15):118-119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此类节目受到影响和冲击,收视率呈现下降态势。为确保其能够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应有价值和作用,本文针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
罗栋巍 《中国报业》2021,(14):104-105
人物访谈节目是主持人走进被访者内心深处、与被访者进行的心灵对话.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人物访谈是否深入、生动、有情趣,是否能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与主持人采访前准备是否充分、现场气氛引导是否到位有直接关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人格魅力、主持技巧会影响访谈节目的效果.本文从人物访谈节目出发,将节目构成和传...  相似文献   

3.
朱宝志 《中国报业》2023,(14):184-185
从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开始,电视谈话节目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鲁豫有约》经历了栏目定位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再到娱乐化的过程。目标受众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主持风格由倾听为主到加强控制引导等变化,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获得了观众的喜爱。《鲁豫有约》作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代表,展现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左伟 《致富时代》2011,(10):223-223
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在广播电视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两类节目都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来呈现人物或事件,给受众带去感触与感动。正因为此,它们常常被混淆、或被认为相互归属,人们对节目类型的认识越发模糊。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在节目定位、节目类型化等方面优化节目,观众也可以从不同类型的节目中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该文以访谈节目《面对面》和谈话节目《小崔说事》为例,从两类节目的内涵分析、选题、节目编排特点、采访特点与侧重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等方面来简要分析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5.
李冬 《科技转让集锦》2008,(20):148-148
随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脱口秀节目以其鲜活的时代气息和贴近受众的生活气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脱口秀"这种节目形式在中国大有可为,这对脱口秀的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如今电视访谈节目可谓遍地开花,据统计全国有l80多个访谈节目占据着省级以上电视台的屏幕,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可见制作单位与观众收视热情之大。然而数量并不代表质量,一哄而上办谈话节目的态势掩盖不了精品欠缺的事实。但笔者却也欣喜地发现在电视访谈大军中有精兵突起,北京电视台第七频道生活频道的《生活广角》栏目开办时间不长,就以其独特的定位吸引了众多观众,知名度和收视率在全国同类电视节目中占据新高。  相似文献   

7.
张枫霖 《商》2013,(7):130-131,127
谈话节目是电视所特有的、具有其他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色和优势。"鲁豫有约"是中国电视业界最早形成风格和名气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而"奥普拉·温弗瑞秀"被誉为美国电视业界最出色、影响力最大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试将"鲁豫有约"与"奥普拉·温弗瑞秀"进行比较,以此分析中美电视谈话节目的差异,以及中国在电视谈话类型节目上继续发展和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美国,一般认为NBCl954年推出的《今夜》是电视谈话节目之先河。目前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占到整个节目总量的60%-70%。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最早的是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实话实说》影响巨大,谈话类节目由此开始在我国电视界风行。此风一健,“谈”与“说”节目在电视新闻中出现也就顺理戍章。  相似文献   

9.
高燕 《中国市场》2011,(26):16-17
访谈类电视节目近年来在我国大受欢迎且独具特色,现场感强,个性的表达和动态的碰撞使得"整个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场"。当然,一个好的访谈节目也离不开一个好的选题,一个好的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竞争激烈的今天,访谈节目必须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内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商》2013,(10):147-148
法制电视节目由于其体裁的可视性与特殊性,一直具有较强的收视率和稳定的收视群体。一个好的栏目就是一个品牌,或者是一种品质。观众对一个栏目的认可其实就是对栏目品质的认可,一般来说,品质的认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量的积累,一个是节目形态及内涵规范。现在的法制电视栏目在选题策划、前期拍摄、后期推广上,都是以说法或案件本身为卖点来提高收视率,而没有从媒介品质上提升栏目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广告导报》2008,(6):98-104
家长里短,酸甜苦辣,电视将诉说的权力交给了每一位有故事的观众。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次突破。几千年传统积淀下低调保守的中国人,第一次将自己的隐私搬到了荧屏上,供全国的观众来观赏评点。  相似文献   

12.
廖健 《中国报业》2012,(14):146-148
台湾电视娱乐谈话节目是自2004年以来兴起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众多学者乐于研究的节目形式之一。笔者在本篇论文中将以台湾现今收视率较高的几个娱乐谈话节目:即《康熙来了》、《麻辣天后宫》、《国光帮帮忙》、《今晚谁当家》为例,研究台湾娱乐谈话节目的选题依据(主持人、嘉宾、受众、制作团队、后现代主义)、选题分类(休闲娱乐、婚姻家庭情感、奇闻异事、社会问题、个人生活观/生活方式、系列/单元话题、其他)和选题特点(娱乐性和低俗化、大众化和个性化、趣味性和争议性、男性视角)。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其选题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建议以及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活广角》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BTV-7)去年8月3日在该节目原有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彻底改版后正式推出的一档全新的情感谈话类节目,这档节目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不仅仅提供当事人情感宣泄的途径,还通过专家的分析调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使当事人获得理解和认同。该节目开播不到一年,在同行及电视观众中都引起不小的反响,节目收视率与开播前相比一下跃升五六倍,令很多黄金时段的节目都望尘莫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生活广角》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如果一直以目前的这种形式发展未来会有何局限?  相似文献   

14.
财经节目的娱乐化在打破陈旧模式,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财经谈话节目娱乐化的趋势,以及财经节目娱乐化现象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经节目娱乐化的底线,以期迟到制片方和受众理性回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广告导报》2008,(5):97-107
2007—2008年度的电视节目市场,依然是“娱乐”为主导的市场,在娱乐的基础上,节目呈现出了更精致化、更高端化、更细分化的的趋势。我们欣喜地看见,中国电视在创新之路上已不再是跟随西方节目形态的标准亦步亦趋,而是结合实际,正慢慢走上自己的创新之路。创新、公益、互动,让中国的电视节目摆脱了单纯资源的竞争,而是上升到品牌化竞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陈民佳 《中国广告》2008,(6):172-172
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近几年脱颖而出,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与之有别的是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更关注的是心理健康,对当事人、观众来说都是一个心理问题梳理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情感故事,也不再是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真实美是电视新闻整体美的基础,进而论述了电视谈话类节目中如何再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美,对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健康持续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电视传媒业的高速发展,主持人的节目形态日益丰富,节目类型愈加多样化。其中访谈类节目的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12,(5):62-62
大事件报道一直是凤凰网内容权威性、影响力的绝佳体现。作为四年一度的体育大事件,凤凰网对伦敦奥运会报道品质的追求是不遗余力的。以凝聚媒体实力的视频原创栏目为主打,无疑是今年凤凰网奥运报道的亮点。可以说凤凰开创了国内群聊式清谈节目的先河,于1998年开播的《锵锵三人行》凭借清晰的节目定位、积极的人文价值取向等,被《新周刊》誉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凭借犀利、诙谐的风格在电视界独树一帜,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唐友明 《中国报业》2023,(15):110-111
电视民生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如传播时效滞后、传播渠道受限、传播内容同质且价值低等。面对新的媒介生态和媒体格局,电视台应该用新媒体思维,从时效、平台、品牌等几个角度对电视民生节目进行再造,促进电视民生节目的良好发展,为人民群众贡献更多的精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