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丹 《财会月刊》2008,(6):13-13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就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谈谈其应资本化的金额及其发生减值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解析准则将固定资产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分析以上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准则划分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的标准注重后续支出的经济实质。《企业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一律作资本化处理,将固定资产的修理费一律作费用化处理。固定资产准则改变了这种注重形式的划分方式,规定只有“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估计的后续支出才能作资本化处理。因为资产的基本特征就是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一项后续支出如果要计入固定资产价值,那么它必须能够带来经…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及修理费用等.这些支出是将其资本化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还是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都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文章就固定资产不同形式的后续支出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会计准则中的有关核算规定以及没有明确处理方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改进核算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以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作为判断,确认为当期费用或资本化,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规定与其有一定差异,在实务中对于有差异的,年末应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修理支出,如何对其界定性质并进行适当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中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该文作者依据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新企业所得法的相应规范,分析研究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算的一般原则和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具体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6.
袁琳 《四川会计》1995,(9):14-15
企业利用现有的材料、技术、设备和人员自行制造或建造的专用设备或其它固定资产是自建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实际成本是指为获取固定资产所耗费的经济资源.自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是指该项固定资产从筹建施工直至交付使用期间的全部支出,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利息费等.现就实际核算中的两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固定费用资本化问题固定费用是指企业是否自建固定资产都会发生的一般性费用.固定费用资本化即将一部分固定费用分摊入自建固定资产的价值.固定费用是否应予资本化?如何确定资本化数额?目前存在以下三种观点:1.固定费用不应资本化.自建固定资产不负担任何固定费用;2.固定费用可以资本化,但数额仅限于因建造而增加的部分固定费用:3.固定费用可以资本化,资本化的数额不仅包括建造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费用,还包括其它固定费用中分摊到自建固定资产的部分.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利用闲置的机器设备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是对剩余生产力的利用.不会引起支出的增加.也不会增加正常产品的成本.因此,自建固定资产与固定费用之间不存在一种因果关系,固定费用不应予以资本化.  相似文献   

7.
财会月刊(会计)2008年第6期刊登了陈丹同志的《固定资产后续资本化支出减值的会计处理解析》(以下简称陈文)。陈文分析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后超过其可收回金额部分的三种会计处理观点:第一种观点,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后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转入营业外支出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资料,用"累计折旧"来核算其磨损价值.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分为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相似文献   

9.
冷琳  刘桔林 《财会月刊》2011,(31):28-29
研发支出在企业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如何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通过实例对研发支出的费用化或资本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就研发支出的账务处理、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于蕾 《财会通讯》2004,(11):68-68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过程中,每期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由至当期止购建固定资产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两个因素相乘计算确定,因而资产支出金额的确定直接影响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因此,正确确定资产支出金额是正确计算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基础。这里的资产支出包括企业为构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带息债务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AS4)第六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同旧准则相比,CAS4对后续支出会计核算的规范在文字表述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中国国航按国内会计准则编制的2006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净利润达到1.47亿元,而其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为4.58亿元,差异高达3.11亿元,其中主要原因是将飞机及发动机大修费资本化的确认原则不同。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主要资产项同,在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等方面如何处理,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足以会影响到投资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判断,导致投资人作出不同的决策。本文就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确认当期费用对投资者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1.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6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条规定的确认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规定的确认条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对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作具体的解释,本文拟就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的会计处理和报表披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中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内容化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只有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的条件时才可以资本化,以及当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时的累计资产支出数超过了专门借款总额时,对超出的资产支出数不准纳入累计资产支出数的计算范围。但在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后续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明确规定一次计入当期损益.此项规定可以使会计信息更为谨慎,但忽略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混淆了"费用化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概念.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求企业会计准则更具权威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郭建 《四川会计》2002,(4):26-27
息资本化是指企业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并不作为当期利润的抵减项目计入财务费用,而是通过资本化成为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当借款费用被不恰当地资本化为固定资产时,将会造成固定资产的虚增进而引起当期利润的虚假,其必然结果是财务指标和会计信息的失真。一、固定资产计价不实将会造成利润严重虚增从财务角度而言,企业固定资产的形成是经济收入的转化或者是资金支出的资本化,即将当期的费用支出计为资产的增加,而通过折旧的形式分摊到以后各期,如果计入在建工程,甚至连折旧都不必计提,…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溢价或折价发行外币债券时发生的借款费用内容包括四项:债券利息、债券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借款费用的确认主要解决将本期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在符合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借款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有条件资本化、费用化和资本化这三种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投入当期,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绩效均负相关,但资本化会计处理在第2年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转为正相关,而费用化会计处理和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在第3年才转为正相关。说明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滞后效应,但资本化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速度快于费用化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一、固定资产改扩建账务处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不再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简单地划分为固定资产改扩建、固定资产的改良、固定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