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ibvalo Zombe Venkatesh Seshamani 《现代会计与审计》2014,(7):803-8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financial development, trade open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Zambia from 1965 to 2011. Two measure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were used: broad money and domestic credit to the private sector, each as a ratio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this regard, two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each indicator. The Augmented Dickey-Fuller (ADF) and Phillips-Perron (PP) tes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stationarity of all the variables. Furthermore, Johansen test was employed to ascertain possible cointegration among variables. The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M)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dynamics among the variables in each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inancial development, trade open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is sensitive to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icator chosen. 相似文献
2.
Deepak Lal 《Economic Affairs》1989,9(5):19-21
Was Malthus right? Professor Deepak Lal, o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argues on the contrary that population growth has been a prime cause of incre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India. 相似文献
3.
Süleyman
zmucur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7,46(5):762-777
The paper attempts to evaluate the liberalization program in terms of its degree of success in achieving competition. The analysis is limited to sellers’ concentration ratio in manufacturing. There is a decline in concentration ratio in manufacturing following liberalization measures taken during the post-1980 period. Considering the degree of the success in such targets as low and stable inflation, and high and sustainable growth, the modest de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appears to be a real success. This decrease looks even better if one considers resources devoted to various targets in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当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这一现象为切入口。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分析软件构建运输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定量分析运输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GDP)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运输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广东以"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对外贸易与GDP总额飞速增长。2007年广东GDP超过台湾的3766亿美元,追赶"四小龙"15年后广东经济总量已超其三,紧追韩国。对外贸易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准确衡量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改善广东外贸结构,加强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顺利实现广东"十一·五"规划目标,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贸易和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出口贸易又是提升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对出口贸易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过出口贸易、技术进步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从1999年开始,先后多次放开了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方面的限制,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为透明和公正的经营空间。吉林省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吉林省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使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吉林省2004年一季度至2008年第三季度数据进行检验,可以证明吉林省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吉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高度重视吉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吉林省经济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北京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北京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出口。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北京市经济增长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出口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与进口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对结论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YIN Hua WU Bin 《事业财会》2008,(5)
本文采用δ收敛考察欧盟(欧共体)在1955年-2000年和东盟在1965年-2005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发现欧盟在1955年-1990年呈现显著的经济增长收敛,而东盟成立后经济增长呈发散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呈现经济增长收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消除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区域内部基本实现自由贸易;二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成为各自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三是FDI效应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2006-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是否同步,东、中、西部二者的同步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均低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并剖析原因,提出对策,使各级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居民收入的提高,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广西1978~2009年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并建立分布滞后和时间序列综合模型回归分析,得出无论是出口贸易还是进口贸易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获得充分的证据支持进口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要胜过出口贸易的观点。通过实证研究对广西进出口贸易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国外学者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他们的研究视野比较开阔,使用跨国数据比较多。中国学者在结合我国国情,对中国省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中国学者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成果大部分停留在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层次,实证分析所用到的金融发展数据也基本局限于银行贷款,对证券市场稍有涉足,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应该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借鉴King&Levine的研究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在证明了中国资本市场相互分割之后,采用1999年和2000年国家层面上的跨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各地区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受到限制,银行市场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得出政策结论:(1)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与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同步进行;(2)非国有银行的发展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区应该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设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广东省和四川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而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分析比较广东省和四川省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及贡献率,实证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并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对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0—2012年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家能力的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分析企业家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不同市场化进程下企业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贡献。研究发现,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社会责任能力越强,越不利于经济增长;相反,企业家关系网络能力和战略领导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经济增长。在不同市场化水平下,企业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市场化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责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越弱,关系网络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资本的联合、重组和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改革开放近20年来的国有投资、集体投资和个体投资数据为样本构造了多主体投资生产函数,并进行多主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并由此提出了发展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更全面研究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以及我国在此方面理论的创新。同时总结了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诸如相关指标设计和采用较新的计量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检验等。 相似文献
20.
将经济增长从依靠投入、追求数量的增长逐步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和目标追求,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又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文章立足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参考借鉴了德国稳定增长法所设立的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4大指标,提出了建立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