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管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献在于拓宽了心理契约的应用领域和OCB的前因变量范围,即针对知识型员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研究心理契约和OCB的关系。在对国内外心理契约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心理需求的特点,并对管理知识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心理契约管理激发知识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对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型员工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探索.认为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存在差异,突出人际支持和协作发展更符合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整合各种激励机制,以期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为研究对象,结合在国内三家知识型员工企业调研的实测数据,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心理契约预测模型,同时为实现对RBF神经网络预测效率的优化,选择回归树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回归树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回归树、RBF神经网络预测数据结果与在三家知识型员工企业实际施测数据结果比较后发现,回归树与RBF结合的神经网络预测数据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基于回归树的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和以该算法为核心的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水平预测模型是有效的,该模型对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水平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模型能够替代以往对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主观预测的方法,使心理契约的预测过程更为高效,预测结果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承载着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力量。在现代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21世纪新型经济的重要命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经济契约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契约。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在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的指导下,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性;同时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最后,从上述三个维度的视角,分别提出与之对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员工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对法律契约的补充,能够从心理期望的角度描述员工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主观理解,较好地反映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求.本文对昆明地区知识型员工的流失情况作了抽样调查,并做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留职意愿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员工流失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史洁 《经济师》2012,(6):237+239
知识型人才是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知识的所有者、载体,是企业创新的源泉。由于外界环境变化的压力引发的组织变革和知识型员工自身的特点,使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可能性增大,心理契约违背会使知识型员工产生消极的心理和行为,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研发能力,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文章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提出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后的行为体现。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员工的满意度与心理契约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和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与心理契约的模型和测评控制方法,建立了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与心理契约的逻辑模型和度量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对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和心理契约的管理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郭曼璐  李放  王刚 《时代经贸》2010,(16):29-30
本文在心理契约与激励的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然后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同时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之组织责任以及员工责任都存在着三维结构,即规范责任维度、发展责任维度、人际责任维度,薪酬和工作时间长短是影响员工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认知的最显著因素。心理契约违背导致消极的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满意感下降,离职倾向上升等。为此,本文也针对心理契约违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求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心理契约与激励的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然后使用SPSS 13.0统计较件对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同时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之组织责任以及员工责任都存在着三维结构,即规范责任维度、发展责任维度、人际责任维度,薪酬和工作时间长短是影响员工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认知的最显著因素.心理契约违背导致消极的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满意感下降,离职倾向上升等.为此,本文也针对心理契约违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求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特性出发,分析利用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激励模型,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来整合各种激励,真正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绩效提升的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高员工绩效是现代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心理契约对员工绩效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因为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契约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出发,分析心理契约与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员工作为组织内的主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新生代员工创业意向,推进新生代员工创业活动的开展,有必要探索影响新生代员工创业意向的具体因素。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以创业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个体创造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对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建地区352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员工创造力对其创业意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造力与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环境中的市场资源环境调节创造力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并且市场资源环境与创造力之间的交互项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员工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13.
吴磊  周空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3):149-154
家长式领导在非西方文化下普遍存在,研究其对企业中知识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191个中国医院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家长式领导、主管信任与员工知识共享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式领导显著影响了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主管信任在威权领导与知识共享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在仁慈领导与知识共享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信用机制是人们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主观上诚实守信和客观上按约偿付相统一的经济运行方式,它创造了现代社会发达的信用工具与信用交易方式,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是市场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启动器和润滑剂。因此,信用机制深深根植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中。  相似文献   

15.
熊毅 《当代财经》2007,(10):29-33
公共部门组织激励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近年的研究揭示出公职人员外在激励的有效性天生就不高.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激励具有财政约束性,导致政治代理人追求权力最大化,其经济行为效率就低.二是由于委托人目标具有难定性和代理人产出具有难量性,使得可合约性很差,代理人的经济行为缺乏明确的合约条款约束,其道德风险大大增加.上述问题在中国的表现就是地方官员的经济竞争缺乏效率,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官员内在激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股份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经营者和职工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资本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体系,具体包括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的责任和慈善行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曦  林定位 《时代经贸》2007,5(6X):42-43
跨国合同诈骗是当前各类跨国经济犯罪活动中比重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类型之一,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跨国合同诈骗犯罪的现状,研究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形成原因对跨国合同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和防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就业再选择与劳动力市场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就业再选择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通过就业再选择使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劳动者进行就业再选择的频度和难易程度,决定企业内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和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水平。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则必须摆脱“员工属于组织”的传统观念,以员工的就业再选择为出发点,并且,促进劳动者进行就业再选择才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fixed-rent contract with a state-contingent rent reduction widely adopted in Japa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hich a fixed-rent was temporary reduced in case of poor harvest.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is contract are analyzed with a principal-agent model. It is shown that if the tenant is not too risk averse and/or the variability of the yield is not too high, then this contract is preferable for the landlord to a fixed-rent contract or a share tenancy. Preliminary tests on the risk-sharing implication of a share contract are also provided using the historical data for Japan and Ko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