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我高中毕业后回乡担任生产队会计.集体化大生产的年月,农民靠挣工分养家糊口,生产队的会计按照工分和人口情况,一年进行两次预分、一次决算,业务量非常大,主要靠算盘算数,速度慢且精确度低.有人戏称:"桌上账簿一大码,草稿纸要好几沓,加减乘除算盘扒,汇总表格要天把,一年到头没休假."  相似文献   

2.
记得刚懂事时 ,那时乡称人民公社 ,村称大队 ,村民组称生产队。父母亲为了挣工分 ,便把我带到田头 ,让我自己爬滚。每当日薄西山 ,大人们将要收工时 ,总会看到一个人拎着一把长长的、沉沉的黑算盘 ,准时来到田头记下他们的工分。听父母讲 ,那人就是生产队的会计。那时 ,我对会计有了初步印象。到了上初中时 ,我们这里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村民组已经不设置会计了。有一年暑假 ,为了调整耕地 ,村里急需丈量土地 ,但原生产队会计已经作古 ,当时我们村民组很难找到一位会丈量土地的人。有人建议去邻队高薪聘请会计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3.
子承父业     
我的父亲是个任职多年的村会计,是他教会了我打算盘,也是他让我明白了为人处世,还是他使我踏上了会计之舟,成为现在的一名经管干部。回想起来,父亲的算盘打得又准又快,他的所作所为是我做人的榜样。父亲从上世纪60年代就在生产队当会计,一干就是20年,记得在70年代初期,队里分粮食算工分,年终决算收益分配,父亲忙前忙后,可当时并不为全体村民所理解,因为那时还没有财务公开制度,有的村民认为父亲业务精,更容易“搞鬼”,便捕风捉影到公社告状,公社一连查了8天,但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样一场风波平息了。80年代,我高…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农村改革30周年,我不禁想起30年前自己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情景.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还是十几岁的中学生,每逢寒暑假,为了替家里多挣点口粮工分,放下书包,我就参加生产队劳动.记得那时我家住的是个有近百户的大村庄,当时整个庄子按人口、土地各半平分为两个生产队.  相似文献   

5.
我任村会计已近40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1961年,为了响应党的大力支援农业的号召,我决定放弃考入高中的机会,为发展家乡的农业做贡献。回村第二天我就当选为生产队会计,那时正是生龙活虎、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一头扎在农村,开始了我的会计生涯。我文化不高,心眼不活,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愿,始终认准一个理,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心明眼亮立场稳,一颗红心跟党走,把自己青春才华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农村财会事业。我曾任生产队会计两年,大队副业会计一年,任大队主管会计多年,并兼任本乡会计辅导员、统计员和农税助征员。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6.
老爸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会计,在农村这块沃土中已整整工作了四十年。回顾往事,我有所感慨,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老爸在农村最基层岗位工作这么些年呢?我以为,一是朴实的人品;二是扎实的基本功。有了这两点,老爸在农村扎根成为十里八村受尊敬的人就不足为奇了。朴实是农村人的一大特点,也是老爸经常教育我的一个尺度。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也成了指导我工作的标准。说起在农村当会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关系到群众命根儿的“工分”说起就是其中的一例。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工分工分,社员命根儿。人们全凭累计的工分年终结算分些钱来维持生活,有…  相似文献   

7.
我自1962年起干会计这一行,至今将近40个年头了。几十年的会计生涯中尤其是70年代以前给我的印象最深。那时,村里是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当大队会计很辛苦,事情多,任务重,不分白天黑夜一天忙到晚没有休息时间,搞计划、定制度、制报表、算分配,全由会计来做,白天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挣工分,晚上记账算账不计报酬。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能坚持把会计工作做好,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近40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村会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心灯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背着父母的叮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随意。一次为了一笔账反复清算,忘了时间,从村会计家出来时天已黑了,执意谢绝了年迈会计的送意,蹬上车匆匆走了。  相似文献   

9.
当村主任快一年了。没事的时候,我常常回想起当村会计的那段日子。我是1995年被村民推到村会计“宝座”的。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尽快掌握过硬的本领,上任前对财务知识一窍不通的我,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了财会中专函授的学习。记得第一次独立把账做完已是十一点多了,可我编制的两张原始凭证科目与总表怎么也不能平衡。为了把这个问题查清楚,我带上账表,骑车十多里地到乡经管站老会计贺必炎家中,请教了两个多小时,才把错误的原因查了个一清二楚。有人说当会计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可我认为只要你工作中细心,对村民不清楚的问题耐心…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市綦江县永城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有一位五十开外、有着三十多年会计经历的汉子,人们都亲切地称他“农民的理财人”。他,就是最近被评为全国先进村组财会人员、永城镇村财“双代管”服务部会计罗昭良。初出茅庐1972年,高中毕业的罗昭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永城村大屋基生产队。在当时,22岁的他算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群众便选他当上了该队副队长兼出纳,从此他便与农村财务工作结了缘。1974年他被派到县管水库——松湾水库工程一连任会计兼伙食团长。他认真地记好每个民工的工分、生活费、补助粮等,并带领后勤人员开荒种菜,…  相似文献   

11.
“人生得一知己者足矣”。我有一位朋友相处29年,相濡以沫,至今情同手足,她到了“知天命”的境界,我得为她祝贺寿辰。 我高中毕业返乡务农,1970年当上生产队会计,自以为大材小用,然而到年终决算、收益分配时,却慌了手脚。在公社会计辅导员和老会计的帮助下,才顺利做出决算表,把工分值兑现到每个社员家。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的国有农场组织机构臃肿,非生产人员过多,尤其是财会人员多而素质较差,一直困扰着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国营南海农场实际情况,笔者试就改革生产队会计机构,设立生产队会计中心这一课题,作初步探讨。一、国有农场生产队设立会计中心的必要性国有农场地处边远山...  相似文献   

13.
1974年底高中毕业一回乡,我就当上了生产队会计。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我的上进心特强,面对陌生的会计业务,自己不仅刻苦钻研、虚心请教。还坚持每天学毛选,写心得。8个月下来,组织上决定让我当生产队长。不到一年又让我当大队会计。在5年大队会计生涯里,我和各生产队会计以及本公社其他大队会计不断交流,很快成了全公社大队会计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社员盼温饱 爷爷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村会计,到1978年为止干了近20年,一支老英雄钢笔、一架算盘、一把尺子和几本账陪伴了他大半生。那时一切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分配实行工分制,社员按“人七劳三”的方式从生产队分配所得。  相似文献   

15.
身为村会计,最盼望的日子要数每月6号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我们全乡18个村会计又可以到自己的“会计之家”———乡经管站聚会了。说起我们的“会计之家”,你也许认为那不过是个集体办公的地方,屋子不大,一张会议桌、二十几把椅子,没有装饰,朴素无华,但它却是我们会计温暖的“家”。“会计之家”没有“家长”作风,没有苛刻、呆板、虚浮的制度,一切都在大家的自觉中形成一种团结进取的气氛。八点钟点名,几乎看不到一位迟到或缺席者。点完名,见过面,彼此寒喧一下,首先由乡经管站会计审核票据,将不符合财务管理的票据挑出,进行重点解释、强调。…  相似文献   

16.
我干村会计这行已有20多年了。风风雨雨的20多年里,有苦有甜也有乐,有失更有得。 在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年代,除了必要的会计业务,大部分时间我都和社员们在一起背负青天面朝黄土。年终进入冬闲季节,劳累了一年的农民,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而我却与众不同,到了最忙的季节。那几年,我担任大队会计,还兼一个生产队的会计。我必须先把大队的账务结算好,并和各生产队核实好往来账务。忙完大队账务又要忙着处理落实生产队的各项账务。  相似文献   

17.
他就爱干会计这一行江苏金湖县戴楼乡向东村会计王坤华,自1970年任生产队会计至今20多年来,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农民当好家管好财,不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连续被选为乡人大代表、党代表、乡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他说:“我就爱干会计这一...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寒假,对我来说很特别,甚至说终生难忘,因为我当了十五天的村会计。我不是突发奇想。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会计的我自然得练练身手。回到家,跟老爸商量了一下,他犹豫片刻后,终被恩准。“呃,要得要得,欢迎咱村第一位大学生打理我们的内务。”村主任笑吟吟的。老爸却看了我一眼:“多留点神,这与念书不同。”呵,老爸也太小瞧我了吧,甭说人聪慧,总还学了一年半的会计,为了这次实践,我还专门去啃了几本《农村财务会计》呢。我暗自嘀咕。到了老会计家,账本、算盘早已恭候我多时。我扶了扶眼镜,暗叫不好,这老古董算盘我可没碰过。怎么…  相似文献   

19.
生产队是国营农场经营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国营农场最基层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经济核算单位。生产队的特点是:大面积土地、大机械化作业,人员素质、土地面积、机械化程度都高于乡村。就江滨农场农业生产队而言,大型生产队人口有500-800人,职工400多人,土地面积21,000多亩,耕播面积16,500亩,胶轮车6台,东方红链轨拖拉机10台,康拜因7台,固定资产50多万元。小型生产队有人口370人,职工180人,土地面积16,000亩,播种面积12,000亩,胶轮拖拉机3台,链轨拖拉机3台,康拜因3台。因此,生产队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场经济的振兴。1990年我场之所以盈利100多万元,是因为28个农业生产队26个盈利。而1991年却相反,农场亏损380万元,28个生产队就有26个亏损。也就是说,生产队盈亏制约着农场的发展,所以,加强生产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写稿前后1989年我开始担任村会计。老会计对我说:"《农村财务会计》这刊物不错,你要好好看看,对你的工作会有帮助的。"从那时起,我每月就像工人们盼望发工资一样,总希望早点收到。收刊后不管工作多忙,我也要先翻阅一遍,然后再做其他事,待不忙时再拿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