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志们: 今天是乡镇企业专业会议,刘增胜同志将做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对“九五”期间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总结,对“十五”和明年的乡镇企业工作做出部署。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九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乡镇企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3.3%和11.9%,出口交货值年均递增10.2%,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递增13.4%和11.8%,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继续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个时期,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乡桥》2006,(2):8-9
1、经济总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预计达到46600亿元,是2000年的1.72倍,年均增长11.51%.乡镇企业在"十五"期间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十一五"乡镇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市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推动"乡镇企业经营国际化、布局园区化、投资多元化、主导产业特色化、经营主体民营化"的战略性转移,实现了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55.2亿元,上缴税金7.04亿元,对全市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49.8%;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3%;乡镇企业职工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7%.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信阳市在调整结构中,结合农业大市的特点,引导农业由平面、单向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变,引导乡镇企业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延伸。市和各县、区政府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出台了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生产基地,建立专业市场,搞好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并投入资金10亿多元,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信阳农村中的种、养、加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整体推进,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3.8%;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 18.7%,其中 70%来源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信阳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1、总量发展目标 --增加值.预计"十一五"期间以年均9.6%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67400亿元左右. --工业增加值.预计"十一五"期间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488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从万米高空俯瞰辽东半岛,它就像是一条巨大的苍龙探入蔚蓝色的海洋,充满生机和活力。就是这片土地,孕育了大连的乡镇企业。目前,大连已经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0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19.4亿元,“九五”期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9987.2亿元,年均递增14.3%实现工业总产值5520.8亿元,年均递增14.5‰这样一组数字向我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现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已逐渐失去原有的许多优势,面临诸多困扰.如何进一步增强乡镇企业优势.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我们从理论及实践上再作探讨.一、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先从增值规模上看,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299亿元.完成增加值14595亿元,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量的30%,全国工业增加值净增量的50%均来自乡镇企业.由此可见.我国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及职工收入看,1995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2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8%,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半左右、同年,乡镇企业支付职工工资4380多亿元,“八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净增部分的50%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吸纳了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减轻了就业压力,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这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2011,(11)
日前,为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增强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农业部出台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乡镇企业发展目标。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将力争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5年突破18万亿元。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近日出台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乡镇企业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力争以年均9.6%左右的速度增长,2015年达到12.3万亿元:  相似文献   

10.
近六年来,大连市中小企业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增加值年均递增21.6%,营业收入年均递增22.2%。去年9月爆发了全球性金融风暴,大连市委、市政府在危机未显现之前及时做出判断和预测,及时调查研究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出加强中小企业预警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引导乡镇企业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根据国家计划安排,“九五”期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应保持在15%左右。到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000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0亿元左右,出口商品交货额达到10000亿元左...  相似文献   

12.
国内市场     
我国乡镇企业"规模效应"特征明显从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具有一个突出特点是,规模企业增热强劲.1至10月,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68亿元,同比增长17.3%,利润增长18.2%,各项指标的增幅均高于乡镇企业平均水平,同时占全国规模工业的比重由去年的23.1%上升到24.2%.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被誉为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大亮点."八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量的30%,工业增加值净增量的50%,外贸出口商品交货额净增量的45%,全国税收净增量的25%,均来自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4.
余岚 《集团经济研究》2007,(14):161-162
重庆直辖以来,其旅游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以来全市旅游人数达6017.71万人次,其年均递增率达到14.2%.旅游总收入达到301.12亿元,其年均递增率达到15.2%.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2005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2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0%,实现营业收入2051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2.4亿元,同比增长13.07%与同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增加值增长率基本持平,这表明乡镇企业的发展越快对国家的贡献越大。省内县域经济财政收入的50%以上来源于乡镇企业,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吉林省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原因何在?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吉林省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吕中伟。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一季度北京郊区乡镇企业认真贯彻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坚持以农民就业增收为主线,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的步伐,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势头。乡镇企业总收入、增加值、利润总额、工业增加值、出口产品交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在20%以上,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一、郊区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乡镇企业总收入累计完成293.93亿元,同比增长23.8%;增加值64.68亿元,同比增长24.2%;利润总额18.77亿元,同比增长31.4%;工业增加值33.1亿元,同比增长20%;出口产品交货值15.77亿元,同比增长22.2%。二、经济…  相似文献   

17.
我市乡镇企业在经历了起步探索、较快发展之后,进入了调整提高阶段.到2001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6.5万个;从业人员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4%,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增加值82亿元,占全市GDP的26%,实交税金3.5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2%,提供了36%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但是,乡镇企业也面临着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5%,但与此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一、乡镇企业对环境污染现状在1978-1995年间,乡镇企业工业产值以年平均35%的速度增长。1995年,乡镇工业增加值为10804亿元,已占当年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4%。乡镇企业的个数由1993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镇企业》2003,(2):26-27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宗锦耀同志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报告中,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施“三化”带“三农”战略。体,二者互依互促。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内蒙、贵州、甘肃、四川、广西等省市在乡镇企业园区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企业规模上,坚持发展大中小企业并举去年乡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部乡镇工业增加值的36.4%;全国有40家乡镇企业进入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80年代异军突起,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辉煌.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其发展速度从"八五"期间的年均增长42%骤降至99年的17%左右.纠其原因,发现不少乡企在计划经济时期累集下来的沉重债务成了制约现在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明显下降,生产发展的脆弱性加大,出现了经营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