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厘清1978年后中国的财政分权到底"分"到了什么程度,这就涉及一个财政分权程度衡量的问题。本文通过特定的指标设计,采用1979—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级地区以及四大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进行了数量化度量,得到了各省级单位的平均财政分权度以及各地区间的财政分权度差距,这可以加深对中国财政分权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市场化渐进改革中,财政体制的调整无疑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体制上的递增效应,从而创造了"中国奇迹".回顾30年的财政体制演进历程,我国财政改革走的是一条公共之路,在经历延续与继承(1978-1980)、放活与改革(1980-1993)、纠偏与软着陆、明细与改革(1998至今)四个基本阶段后,公共性逐步回归并得到加强.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改革还需要在分权、规范支出、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但1998年搭建的公共财政框架意味着我国的财政体制将继续沿着公共化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3.
一、财政体制的核心指标:财政收入满足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轮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渐趋稳定。1994年财政分税制体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稳定区间,财政体制改革对于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全国大  相似文献   

4.
笔者依据1978年~2011年中部六省面板数据分析了晋升激励对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不利于经济增长绩效的提高;晋升激励与土地财政之间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土地财政降低了经济增长绩效,而官员晋升激励通过土地财政的传导作用,抑制了经济增长绩效的提高。这表明晋升激励和土地财政是近年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财政理论缺乏将中国改革作为一个特殊过程、从改革发展全局视角对财政改革的逻辑进行探讨,导致关于中国财政理论基础的讨论缺少相应的实践对照和改革语境。探寻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财政逻辑,是构建和发展中国财政理论在方法论层面的有益探索。本文以40年改革实践的特殊过程为基础,系统梳理了财政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回答"财政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贡献"为理论命题,总结了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工具为改革进程承担成本和提供发展激励的实践逻辑。这种归结形成了中国财政理论认知区别于既有财政理论的特殊性,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财政关系的实践形态,有助于客观评价40年财政改革绩效、展望未来财政改革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财政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构建契合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财政理论基础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佚名 《资本市场》2002,(8):8-10
<正> 当2002年的经济时钟走过一半路程的时候,中国财政状况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国财政状况究竟如何?财政与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财政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又对未来发展作了什么准备?这里,我们不妨对近几年来进行的财政改革进行一下回顾和总结。推进财政改革,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当我们回首财政改革时会发现一个  相似文献   

8.
改革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已是不争事实,但理论界对其主要原因尚缺乏前瞻性研究成果。本文基于1978-2005年统计数据,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对中国财政支农效率作出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改革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且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互为表里。本文认为,单纯融合财政支农资金是不够的,必须融合财政和金融两股支农力量,使二者发挥各自支农比较优势,实现既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又放大支农资金规模,从而大幅提升资金支农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6,(2):42-55
分税制改革激化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继而影响金融分权结构,导致地方金融体系膨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差异性目标函数,求解各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分析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在空间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其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存在差异,财政与金融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框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财政分权制度必然影响金融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构成了各省财政差异的基础,导致省际财政变量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的显性集权隐性分权和财政分权导致各地竞争金融资源,省际金融变量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显性集权隐形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匹配引发多种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因此,明确金融分权边界、落实地方政府风险责任是预防和控制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 建国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经过多次改革。比较起来,1994年的财政体制改革影响最深远,成效最明显,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这次改革的背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