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债券发行人的产权性质如何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付费模式与债券评级质量之间的关系.与发行人付费机构相比,投资者付费机构的独立性强,但缺乏获取企业内部信息的渠道.文章认为,发行人产权性质同时影响投资者付费机构的独立性优势和信息劣势.文章基于我国第一家投资者付费机构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中债资信")的研究显示:与发行人是国有企业的情况相比,当发行人是民营企业时,中债资信评级相对于发行人付费机构评级的信息含量更少,但调整及时性更强,发行人收买评级机构的能力和公开信息量与中债资信评级信息含量的正向关系也更强.文章研究表明,发行人产权性质是决定投资者付费机构评级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债资信对债券发行主体进行主动评级的数据,考察了投资者付费模式的引入对我国债券市场上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付费模式评级具有标杆效应,相对于没有被中债资信评级覆盖的样本,被中债资信进行主动评级的样本其发行人付费评级与之前相比有显著降低,评级质量有所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人付费模式主要通过声誉约束机制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肯定了投资者付费模式评级在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监管机构可在合适情况下推出双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3.
众多的评级机构在为投资者提供评级信息的时候对同一只基金的评级可能并不相同,投资者选择哪种评级成为他们更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投资者关心,监管者也在关注评级的发展。证监会目前已出台相关的基金评级文件以规范当前基金评级市场。本文切中时弊,通过对晨星评级、银河评级以及理珀评级的比较研究发现,晨星提供的评级信息质量优于理珀提供的评级信息质量;理珀提供的评级信息质量又优于银河提供的评级信息质量。从基金的业绩对比来看,银河的基金评级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国内的基金评级还需要极大改进.  相似文献   

4.
董旭升  丁祥华 《经济论坛》2005,(14):132-135
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估或资信评级,是对企业、个人等市场参与主体在市场经济的交往过程中,就其履行与资本项目、融资、合同、契约取得某种服务有关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的综合评定,以确定信用等级。而信用评级机构则是做出信用评级的社会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资信评级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资信评级机构在评级理念、评级方法、指标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就其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资信评级体系尚未形成,需求市场有限,经营规模受融资模式制约及业务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公信力及资信评级自身建设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我国资信评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信评级是揭示企业信用风险,有利于投资者快速、方便地得到客观、公正的信用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因此,我们应由政府牵头发展资信评级体系的建设,建立权威的资信评级机构,与国际评级机构合作,完善资信评级制度、相关法律制及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市场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款企业资信评级成为当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试图通过对青岛市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市场的分析,探索出一条促进借款企业资信评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的信用关系日渐复杂,信用风险日益加大,为我国的资信评估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本拟从一个完善的资信评级制度应具备的条件出发,分析我国资信评级业的现状和问题,寻找建立我国资信评级制度模式的道路,并为培育我国的资信评级市场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超预期的违约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机构专业能力的质疑,信用评级是否拥有前瞻性的企业信息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集,本文从债券市场信息环境视角出发,分析具体的评级行为和评级外部环境,评估评级机构的前瞻性企业信息挖掘能力。研究结论表明:(1)评级调整显著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信息环境,评级机构具备前瞻性企业信息的挖掘能力,而与评级下调不同,评级上调并无显著影响,并随着评级调整强度的提高而信息挖掘能力提升。(2)评级机构的信息挖掘能力针对不同的评级行为存在异质性,对于信息披露不足的企业而言,私有信息的获取行为有助于挖掘信息,而对于公告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而言,公告信息的整合加工行为则难以挖掘到有效的信息。(3)评级外部环境会影响评级行为,剧烈的评级市场竞争会引起评级膨胀,而较低的声誉约束和监管强度在导致评级膨胀现象的同时,会减少评级机构对信息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我国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象  余思勤 《经济师》2008,(3):199-200
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工作在我国开展了近10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人民银行也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该项工作。为了确保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针对我国在借款企业资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供相关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信评级行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孕育与发展,其发展程度可以视为中国市场力量发展的一个晴雨表,但目前关于资信评级行业的研究停留在市场表象的浅层次探讨,不能和它在市场上的重要性相配比.本文通过对中外资信评级行业研究文献的归纳和分析,试图厘清两个问题,一是金融危机给资信评级行业带来的反思、影响及改变,二是国内资信评级市场的现状、特点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袁象  余思勤  卞玥杰 《经济师》2007,(12):103-105
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加剧,各国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国际金融界对信用风险的关注日益加强。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技术正日臻完善,许多定量技术、支持工具和软件已付诸商业应用。由于我国评级机构和金融市场尚处转轨和新兴发展阶段,资信评级技术较为落后。文章在介绍国际比较成熟的评级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资信评级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尽快提高我国的资信评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万迈 《经济论坛》2006,(19):133-135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资信评级机构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对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筹资的发债人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判断发债人届时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进而对其违约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估。信用评级的核心是通过向债券购买者揭示发债人的风险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征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信用风险度量、信用风险监测、信用风险预警、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产品风险定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在较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及上…  相似文献   

13.
资信评估也称资信评级,是专业的资信评估机构根据科学的指标,采用严谨的分析方法,运用特定的文字符号,对各类评估对象的资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一种经济活动。其评估对象主要包括各类有价证券、金融机构、企业等。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发达的资信评估业相匹配。资信评估在为社会提供各种资信信息,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增强企业活力,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督促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合法化和规范化,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介绍国际国内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状况 ,详细阐述资信评级行业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并指出我国资信评级行业存在的弊端与未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资信评级的模糊评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娜  巢来春 《技术经济》2005,24(6):59-60
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刚刚起步,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实际操作,都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资信评级是一个模糊性的问题,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构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模型,对中小企业资信评级的软件开发提出一定的专业需求,发展了评级理论,并指导评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资信评估,也称资信评级或信用评级,是指专业评估机构利用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对评估对象的信用风险加以衡量,并标以特定符号的活动.我国资信评估业务起步较晚,资信评估行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企业所有权属性视角,对中外ESG评级机构的评级分歧特征及形成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国外评级机构相比,国内评级机构针对国有企业的评级偏高,而针对非国有企业的评级偏低。这一评级分歧的非对称性主要源于中外ESG评级机构对企业承担的稳定经济、保障就业等“隐性”社会责任以及是否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信息披露的评价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外评级机构对我国企业的评级分歧显著抑制了国外投资者对企业的持股比例,且评级分歧的非对称性对国有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而将“隐性”社会责任显性化并加强企业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中外ESG评级机构对国有企业的评级分歧。文章的研究为中国推进信息披露规则的国际化,构建兼顾国际化与本土特色的ESG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8.
外部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信用评级公司进行的评估,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向社会提供资信信息.经济越发达,对信用评级的需求就越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用评级业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评级机构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各类经济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内外部因素,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被评主体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及可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通过简单的评级符号界定其资信状况,并将评级结果公布于众的一种评价行为。信用评级属于管理层监管范畴之外的社会性监管。评估的目的在于增强投资者或借贷者投资和借贷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保证社会经济链条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越发达,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就越大。一、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信用评级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  相似文献   

20.
沈雯 《时代经贸》2010,(22):171-171
外部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信用评级公司进行的评估,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向社会提供资信信息。经济越发达,对信用评级的需求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