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矿产资源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矿产资源产业的概念,分析了矿产资源产业的主要生产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矿产资源产业如何适应和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地区及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文章综合分析了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研究越来越注重系统理论的指导、越来越重视发展机理的研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产业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方面,而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机理研究还不系统、不深入,且缺少实证研究,这方面将是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而"脱贫摘帽"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检验脱贫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本文分析了宁夏脱贫产业的现状、问题,并从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多措并举推动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脱贫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创新多种利益联结方式等方面,对"脱贫摘帽"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量化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估,科学识别产业发展短板,对于指导地方政府调整生猪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多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解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着手,对标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总目标,本文构建了包含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产调控6个维度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2015—2019年数据,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方法对中国各省份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了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变特征、制约因素与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2015—2017年产业可持续发展速度较缓慢,2018—2019年发展速度明显提升;(2)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维度的提升对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来自资源节约、生产调控维度的贡献较小,猪肉供给能力下降、养殖成本波动上升、防疫人员缩减等方面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3)省际间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惠安县渔业资源丰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惠安渔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渔业百强县和福建省渔业十强县。现在惠安县渔业正处于关键性的转折时期,发展潜力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本文就该县渔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发展对策和措施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6.
鲆鲽类产业是天津市渔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影响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论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天津市鲆鲽类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德尔菲法对影响该产业发展的的各类因素进行了评价,认为天津市鲆鲽类产业发展应选择增长型战略,最后,论文就天津市鲆鲽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 最近,我们曾到福建省惠安县、南安县仑苍公社和晋江县磁灶公社就打石、打铁和瓷瓦等农村建筑建材工业发展情况做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特别是地少、人多的农村,发展建筑建材工业,更是富余劳动力就业致富的重要途径。 惠安县有95万人口。人均只有0.42亩耕地,过去就有不少农民从事打石、建筑等工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明溪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发展珍稀树种产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发展珍稀树种产业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为河南的经济发展作为了重要贡献。对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是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构建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专家评分法,对各项评价指标打分,并计算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得分,结合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得出目前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分为72.45,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并对当前河南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农业生态旅游意识淡薄、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缺少政府资金扶持和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特色原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加强专业培训,打造专业队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产业是核心。西部地区利用资源优势,依托国家政策支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但是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相互衔接的配套企业、紧密对接的关联企业,这制约了西部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些因素,准确评价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提出推进西部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林产业作为云南省林业经济中的关键要素,其积极理性发展对整个云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云南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策略为研究目标,通过构建12个评价指标,运用SWOT—AHP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云南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对云南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进行研究证实。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经济林产业目前内部优势明显,但同时内部劣势相对制约其有效发展,为实现其在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适时可持续发展,应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减少劣势影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有2000多年历史而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能够长期保持生机活力的原因,可以从都江堰历史上留下的大量摩崖石刻及碑铭中去探寻。都江堰的石刻与碑铭是都江堰修建、改造与保护的历史见证。从这些石刻碑铭中不难发现,都江堰永葆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江堰历史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深淘滩、低作堰有利于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筑堰原料就地取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采取植树种荆保堤与制订法规护河,有利于灌区的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3.
长山群岛旅游业正处于规划、筹建海岛旅游度假区的初始阶段,与世界较为成熟的海岛度假目的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借鉴国外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对加快长山群岛的旅游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马耳他旅游业为例,分析和总结了其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剖析了长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并从宏观角度,对长山群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苹果产业对主产区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研究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各生产要素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文章以我国七大主产区的苹果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支撑,基于2001—2018年该区面板数据,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 (1)区位熵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0.396,表明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2)各种生产要素中资本投入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大,达到0.827,体现了苹果产业的高投入特点;(3)技术溢出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小,为0.336,表明技术对苹果生产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4)劳动力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负值,表明随着产业的发展,果农逐渐用资本等要素替代劳动力。结论 苹果产业集聚增加了集聚地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促进了集聚地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升级和苹果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广,推动了集聚地苹果产业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近年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制造业在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分析当前我国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成本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提出了依托电子商务提升制造业成本管理成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已有文献和多个省市地区案例,对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战略层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是存在着知识产权维护体系不完善、规模化程度偏低、产品分级不严格、标准化建设缺失、政府职能划分不清晰、产业间衔接不足等问题。针对当前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知识产权维护机制、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从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层面解决规模化困境、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加强部门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革新问题。不同种类的林业经济,其所要达到的经济发展目标不同,从战略角度上讲,林业经济的突出贡献不在于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利润,而是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作用。基于此,结合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内容,对其分类问题进行探讨剖析。  相似文献   

18.
重化工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于轻工业。但按传统模式发展重化工业将会受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难以为继。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应从重化工业入手,通过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调动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牙鲆、半滑舌鳎、黄盖鲽和石鲽等比目鱼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历来是我国渤海地区重要的海水鱼类捕捞品种。然而,近些年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过度捕捞导致资源衰退严重,因此,通过增殖放流提高和恢复资源量对产业发展、渔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技术、经济、生态等多角度对渤海经济比目鱼类资源增殖放流进行分析,指出该项活动中现存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江西省地矿局发展支柱产业的实践经验。江西省地矿局选择地质找矿、工程市场、矿业开发、多种经营为其支柱产业 ,通过为地方经济发展搞好地质服务、结构调整、以矿产、房地产为重点寻找经济增长点等项措施 ,做强做大支柱产业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文章还介绍了该局发展支柱产业的六点体会和下一步发展支柱产业的两个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