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ERM报告 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ttee,简称COSO)于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COSO报告,并于1994年进行了修订。该报告在沿用了多年以后,Treadway委员会在吸收与修改该报告的基础上,于2004年底颁布了一个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ERM把内部控制框架囊括其中,使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比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框架)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称IC—IF框架),在内涵方面、控制目标方面、控制要素方面、管理者职能责任方面的改进之处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ERM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COSO风险管理报告--内外部关系的解读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1992年提出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后,COSO委员会又于2004年9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文章简要介绍了ERM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从风险管理的内外部关系来解读新报告。最后,文章借鉴这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对我国修订内部控制规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丽  孙宏英 《物流科技》2007,30(10):76-78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一种新型行业,企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瓶颈的制约.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最新成果——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八要素理论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对该行业做优做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风险管理缺失的问题.本文以ERM框架为参照,指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ERM框架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并针对中信泰富巨亏事件从内部控制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ERM)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的内部控制基本目标为视角,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CI);根据Altman(2002)的Z指数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归为三种类型:危机,稳定和良好,以2008年~2011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次序logit回归(ordered logit regression)模型检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降低了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内部控制在完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COSO风险管理报告——内外部关系的解读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CO SO新报告的基本内容2004年美国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机构COSO委员会继1992年提交第一份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下简称《内控框架》)后,又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以下简称ER M),这表明内部控制理论进入风险管理阶段。ERM共分两卷:第一卷  相似文献   

8.
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部分。自此,风险评估被纳人内部控制系统之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维持企业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是随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套先进有效的管理体系。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在保留原COSO报告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颁布了名为《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RM框架)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释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比较了传统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联系;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对我国内部审计实践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比较了传统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联系;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对我国内部审计实践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宋鑫  雷英 《审计月刊》2004,(5):50-51
美国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ttee,简称COSO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一个。随着新的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逐步形成。COSO委员会为了应对来自理论与实务界的挑战,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平台和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它随着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而不断演变和丰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在西方被广泛地应用于内部控制领域。采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法并结合2004年10月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框架),探讨了内部环境中的董事会和企业文化两项要素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使传统内部审计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使之从管理的范畴上升至治理的高度。就风险管理而言,内部审计应帮助机构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帮助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美国COSO委员会2004年9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COSO—ERM斜匡架是一个指导性的理论框架,为公司董事会提供了有关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信息。企业风险管理本身是一个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与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进行多层面,流程化的风险控制过程,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内部审计凭借其在组织中的独立地位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理论演进的中外比较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密柱 《财会通讯》2008,(2):101-103
内部控制问题正逐渐为全球所关注。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发布,使内部控制理论进入了风险管理的新阶段。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近年有了较快发展,但理论研究重在引进,实务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内部控制理论演进的中外比较,提出了推进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闽 《财会通讯》2008,(7):73-74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IC—IF”)4个台阶式跃进发展阶段。2003年7月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财务经理协会以及管理会计师协会组成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权威机构——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在其1992年提出的IC—IF基础上发布了一份题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简称“ERMF”)的讨论稿,  相似文献   

17.
2004年COSO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这是继1992年其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后的又一个飞跃性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本文从公司治理内涵入手,以广义公司治理所基于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考察内部控制演变过程与公司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COSO的最新研究成果ERM这一广义的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ERM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施有效公司管理,实现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纵观内部控制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变迁,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四个阶段。内部控制作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已不断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完善企业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2008年6月28日,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的印发,  相似文献   

19.
张泽南  左桂云 《财会通讯》2008,(10):101-102
一、ERM内涵界定 ERM,即企业风险管理,近些年逐步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不仅在理论上发展迅速,而且在实务上也在不断完善。美国COSO委员会在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和建议之后,在1992年出台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美国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以ERM框架为依据,以控制要素为内容,以全面风险为对象,以企业层次控制为重点,以业务层次控制为落点。内部控制体系文件应该独立编制为内部控制手册,具体包括企业层次内部控制和业务层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手册同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为,前者为统领性文件,后者为支持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