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徽酒在南京”这个选题一点都不够时髦,两年前已经被业内媒体炒得烂熟,现在再来讨论南京的徽酒似乎有“炒冷饭”的嫌疑。但是,在以洋河为首的地产酒日渐强势的形势下再来考察南京的徽酒,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我刊曾对安徽白酒在南京等地市场上的角逐做过特别报道,指出在南京市场徽酒表现出了强劲势头,以至于原有的一些川酒及江苏地产品牌都渐渐在徽酒的挤压下,慢慢滑出消费者的眼帘。从我刊对徽酒品牌追踪调查的情况来看,与南京市场颇为相似的一场徽酒争霸战正在广东特别是深圳市场悄悄重现,主角分别是皖酒王与高炉家。  相似文献   

3.
徽酒素来以终端制胜、执行力强而闻名。在合肥、南京,凡是徽酒集中的市场上就会有买店、有专场、有你能想到和你想不到的各种终端拼杀方式。因此行业人士往往把徽酒和“终端”(本文的“终端”特指酒店)捆绑在一起,与盘中盘模式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徽酒戮战的黄山市场上记者却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没有一家酒店被买下,也没有一个品牌做专场。酒店的各个包间里各家的促销员推着各家的酒,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这似乎不是徽酒的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4,(48):B026-B028
本刊发表在2004年第46期杂志的《徽酒,终端之后的持续发展危机》一文,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和争议,业内对徽酒的运作模式和竞争手段可谓是见仁见智,徽酒的问题代表的不仅仅是徽酒的问题,它反映的是市场转型期白酒企业整体的动荡以及关于市场.运作、竞争理念的思考。我们诚恳地欢迎各位同仁对此发表你的看法和意见。本期沙龙我们继续关注徽酒的南京之战。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春节刚过,安徽迎驾北京分公司正式成立,这标示着迎驾北京市场即将全面启动,这也意味着长年竖立在北京西站旁的那块迎驾的广告路牌将会快速地由一变十、变百,按照徽酒“扎堆”拓市的思路可以推测,除了原有的口子和现在的迎驾之外,还可能有更多的安徽品牌进入北京,不难想象在北京市场上一轮新的徽酒征战可能即将上演。这会成为另一个“南京”吗?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6,(40):68-71
徽酒的操作方式令人敬畏,它们是徽商智慧的结晶。单说其高效的执行力和敢打敢拼的终端投入策略就不是哪些白酒企业所能企及的,因此有人将徽酒称之为冷漠的“终端杀手”。“杀手”的出现总会令人不寒而栗,那么在“杀手”遭遇的地方谁又会占上风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仅仅对徽酒势力盘整,而且对安徽白酒市场、徽酒省外市场进行了系统盘整。这种盘整来得很及时,恰好在徽酒要进行转折的2007年,无论是迎驾、高炉家还是口子窖,甚至是种子酒、古井贡等都面临这样的转折。通过盘整,我们知道了徽酒目前的困境、机遇,也能够初步了解徽酒所拥有的蓝海和红海。说实话,对于徽酒,本文说得已经足够多、足够好了,但是我个人一直以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阿九 《糖烟酒周刊》2007,(17):45-45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徽酒板块在酒类行业的影响力与活跃度;分析徽酒的营销专长与市场战绩;并预测未来徽酒市场走势。采用随机调查方法,选取全国部分省区的酒类主流经销商访谈调研,收集调研问卷160份:并进行相关市场调查资料补充。徽酒在全国各个地方的品牌认知表现不同,相对而言,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经销商对徽酒认知度较高,而且比较看好徽酒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7,(17):59-59
阜阳只是皖北市场的一个缩影。透过现象看本质,抛开市场格局的变化,我们对徽酒的发展模式也许体会更深。在阜阳,徽酒明显给人一种“一条道走到黑”的感觉。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想的是“用什么促销品效果好”。除了惯有的港币、人民币促销以外,现在又出现了购物券、电话卡。从道理上讲,促销本身就是营销中的一部分,但不计成本、互相拼杀的促销无疑对谁都是伤害。  相似文献   

10.
从南京转战而来的白云边的罗经理,感觉郑州的酒店终端(下文简称终端)更难对付。然而,在我们的想象中,南京的终端应该是最不好做的,因为那里有骁勇的徽酒群。郑州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让我们走进郑州的终端。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白酒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役。从安徽当年的沙河、焦陂。到今天的高炉家、口子窖、九酝妙品,其省会合肥市场几度易帜,中国酒业的整合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的主角之一。继“徽商”、“徽茶”、“徽文化”等词汇之后.“徽酒”随着皖系白酒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叫响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糖酒厂商扎堆哈尔滨参加糖酒会之前后,对于东北酒的讨论一时又流行起来。事实上,以往对东北酒的讨论也不算少,但是笔者注意到,在谈到东北酒发展的时候,很多讨论者往住都怀抱“恨铁不成钢”的“忧心”、且动辄拿川酒、徽酒来对比东北酒的弱项。还好,没有拿保乐力加这样国际酒业巨头来对比,否则东北酒就更不堪了。相对于东北酒所拥有的资源和条件来说,  相似文献   

13.
王健 《糖烟酒周刊》2007,(17):40-44
徽酒的成功在于其创新的营销模式,但是徽酒的未来发展痛在战略迷失。虽然徽酒近十年来取得了惊人的飞跃,但是也出现了高速发展综合症,其未来之路朝哪里走,该如何走,是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业内,徽酒总是被认为终端做得不错,而徽酒在重视终端、拼杀终端的背后,系列的求索创新之路却鲜为人知。我们认为,应该让业内知道的是:徽酒在白酒营销方面,无论是品牌、渠道及终端、消费者都有—套值得行业探讨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5.
也许是徽酒企业一贯低调的原因,再加上行业内外的报道也多是“大同”,它们常常显得那么神秘,而安徽市场也因可以想象到的激烈竞争让人望而生畏。本刊上期曾制作了有关徽酒的专题文章,所论之处有深有浅,但大致可见徽酒及安徽市场的概貌。本文出发点是结合一些详实调查,在此基础上再做增益,故有此标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江涛 《糖烟酒周刊》2007,(17):63-65
皖南地区包括芜湖、铜陵、安庆、六安、池州、黄山等地,这里经济相对发达,自酒消费档次较高,徽酒企业对这里一直相当重视。因此,同皖北一样,皖南依旧是徽酒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新品在线     
《糖烟酒周刊》2007,(20):121-121
汾酒集团“竹叶神”酒,新品在线:风雨竹酒,圣马酒庄生日酒,0.5L-56度金酒典藏珍品(红金龙),芽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红色玉瓷酒业有限公司,“红酒皇后”——龙徽美乐千红葡萄酒。  相似文献   

18.
大平 《糖烟酒周刊》2007,(28):47-48
战略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很多企业在进行全国化的关键步骤。有的企业是通过建立样板市场来影响其他区域市场的开拓,有的是通过跟当地商家强强联合推出新品来打造新的市场,而有的就是瞄准目标市场进行市场跟随策略。所谓跟随策略,其实就是对具有某种市场效应的区域市场采取跟进策略,比如黑土地在山东济南销量较好,随后就会有系列东北酒紧跟而上。口子窖在南京的市场得到了认可,很多徽酒也迅速进入分得了一杯羹。  相似文献   

19.
事件回放:2004年12月12日,武汉中百集团与贵州茅台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国酒茅台针对武汉中百集团开发的专供酒正式上市。自签约之后,茅台将以专供酒的形式进入中百集团旗下350多个门店。据介绍,这种专供的“五星茅台”酒与普通五星茅台品质、口感完全一样,售价也是288元一瓶,只是在外包装纸盒、瓷制瓶身上加印了“专供武汉中百”的字样和武汉中百的标徽和防伪标志。  相似文献   

20.
皖北地区集中了安徽大部分白酒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不过在写作上我们选择了以阜阳为代表,不仅因为这里人口众多,关键是聚集了几乎所有的徽酒主流品牌,能够反映出徽酒在皖北市场是一种怎样的竞争态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