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榆婷 《商》2016,(4):133-134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国有股份制银行由资金提供型银行向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转型的进程明显加快。本文以国有股份制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建设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面临的内部环境分析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势与劣势,并以此为提出建设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来年的飞速增长,信托行业发展面临拐点,进入"新常态",转型发展成为各大信托公司的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互联网+信托"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方向。信托公司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包括网上信托、网上理财、消费信托、供应链金融。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对资管产品统一规范化开展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信托公司的牌照红利被弱化,加剧了资管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也加速向标品信托业务方向的转型。同时,我国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债券固收型的业务模式也让债券信托成为信托非标转标的主要业务方向。因此,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扩大债券投资信托业务的规模,债券领域也成为信托行业关注的重点业务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财务转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目前现代企业发展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为背景,从财务人员结构、全面预算管理、资金成本管理与改善、会计信息与方法等方面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企业财务转型的方向.通过财务转型,使得财务人员成功实现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决策支持型人才的转变,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能够更好的融入业务、理解业务,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商》2015,(24)
信托制度起源于十六世纪英国的土地用益制度,但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仅有几十年的时间。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信托业经过了数次整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据统计,到2014年末,信托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3.98万亿元。1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信托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样化,对信托业发展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已经处在了机遇与挑战的十字路口,其发展转型刻不容缓,立法完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REITs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宁  李永杰 《商场现代化》2010,(11):112-112
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信托产品以贷款类信托产品为主,同REITs相比有很大差别,存在较大风险而且缺乏流动性。本文从资金供给、需求、风险规避机制、法律配套等方面分析了REITs在我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REITs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13)
近年来,家族信托在国内兴起,商业银行、信托、保险、PE等财富机构纷纷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力争能在产业初创期分一杯羹以尽早获得部分市场占有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制度红利截止、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的现状,抓住市场机遇,努力发展其他中间业务以提高利润空间才是明智之举。开展家族信贷业务是中间业务中利润率较高的业务之一。本文旨在简要分析商业银行如何在该业务发展初期确定业务模式及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呈快速增长态势,并趋于标准化.实践证明了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和房地产公司型投资模式在我国都是可行的.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更适合发展信托计划模式.通过完善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法规、规范业务经营、建立优惠税收制度等措施,使我国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朝标准化的REITs发展,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托行业实现了飞速发展,但在中央政府行业监管日益规范的背景下,信托类企业如何扭转以往过度追求利益,偏离主业、广种薄收的粗放式发展,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我国中小型信托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类企业当前面临的内外环境,提出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重点以及相关实施保障,希图为中小型信托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已经走过二十余载,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中小型企业的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私募股权基金可以分为公司型、有限合伙型以及信托型。通过从三种不同形式的对比、现阶段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虽然现阶段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在监管上相对规范、筹资资金等方面优势突出,但是我国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只有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加大与成熟私募公司的合作,再加上设立专业的信托型PE团队并进行专业化培养,通过为目标公司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才能改进信托型PE的不足,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托公司的发展。传统的信托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信托业务需要,婶于信托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适合信托公司的发展需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信托及信托业务的概念。了解和分析信托业务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阐述了信托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并研究分析了信托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2.
资产证券化中的SPV设置通常具有破产隔离、承担发行证券的业务以及税务筹划的功能,本文结合中美两国的实践与经验初步回答了双SPV模式缘何兴起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资产证券化中双SPV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于基础资产存在权利瑕疵、未来现金流不稳定难以特定化的情况,通常采用"信托+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双SPV模式;"私募基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模式在资产证券化的同时兼具资产并购重组的特点,适合对项目公司有控制权要求的业务需求方;"资金信托+资产支持票据层面的信托"模式因在银行间市场公募发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其对发起机构的要求门槛较高。  相似文献   

13.
信托产品的"命门"是兑付时间刚性,即到期后必须向投资人偿还本息。因此房地产信托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房企销量下降,销量下降会直接影响资金流动性,进而影响信托公司偿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章新峰  王坤华 《现代商业》2007,(17):47-47,46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呈快速增长态势,并趋于标准化。实践证明了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和房地产公司型投资模式在我国都是可行的。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更适合发展信托计划模式。通过完善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法规、规范业务经营、建立优惠税收制度等措施,使我国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朝标准化的REITs发展,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5.
党永嘉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12):I0026-I0026,I0028,I0029
由于高能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最终无法持续,低价能源要素的逐渐消失让中国企业面对的能源缺口越来越突出。正是看到了能源稀缺性上升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原本从事电气工程的佩尔优通过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型成为了一家能源合同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6.
王子刚 《北方经贸》2001,(2):191-192
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务转型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为投资银行业务的多样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1世纪,企业并购重组将为投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投行在企业并购重组领域将大展身手。通过投行业务,实现中国新经济体制下企业运用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对道富银行的证券清算银行业务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回顾道富银行由区域性银行向全球领先专业清算银行转型发展历程,概括道富银行在投资服务和投资管理领域的业务内涵,总结其转型成功经验和成长路径,为大资管时代信托公司如何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发展证券信托业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托公司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及《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陆续出台,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直至2012年年末,信托规模一举超过保险业,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信托业务的迅猛发展,信托规模的快速膨胀,对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基于净资本管理办法下的信托公司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金融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产品创新。这三个层次既互相联系、互相推动,又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独立发生。信托产品的创新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业务主要有五类;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投资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后三类业务因投资基金法未出台,与证券公司、银行  相似文献   

20.
张雪春 《新财富》2007,(3):104-107
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及《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之下,证券类信托产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但资金来源也被限制于高端客户群体。因此可以预计,一些以高端理财和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具有全方位资本市场视野、需要管理人很强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信托产品将逐步出现,如以套利交易为主的套利信托、广泛运用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对冲信托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