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让新市民融入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除一部分季节性往来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外,相当数量的进城农民长期固定生活在城市。这些人员,过去被称为“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农民工”等,近年青岛、西安等地区将他们称为“新市民”,其市民化问题渐渐进入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视野里。  相似文献   

2.
昆山市委、市政府视外来务工人员为新昆山人,把保障外来工的合法权益看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努力营造外来工与本地人“共聚一地、共创繁荣、共保安宁、共树新风”,金融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昆山“两个率先”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王启富  俞建文  谢磊 《宁波经济》2009,(5):36-39,42
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其在城市的居住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宁波为例,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调研,深入剖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现状及特征,具体分析目前居住状态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外出务工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余姚作为沿海较早开放的城市,也吸引了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以阳明街道为例,由于地处市中心、工业商贸经济较为发达,有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近百家,从而吸引了近10万外来务工人员来阳明街道就业创业。为适应外来务工人员快速增长的势头,更好地为其提供服务,目前阳明街道已建立新经济组织工会160个,其中有34个村和社区建立了联合工会,覆盖了1670家企业,会员达35014人。但如何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以利于他们的发展和社会服务,这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23):24-24
“许多城市只要‘人手’,不要‘人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表示,许多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态度却是矛盾的,需要他们劳动,却不希望他们分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23):24-24
“许多城市只要‘人手’,不要‘人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表示,许多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态度却是矛盾的,需要他们劳动,却不希望他们分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宁波是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城市之一。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合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以引导、服务、发展来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杭州城区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百万。他们的流入,对于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等产生积极影响。但现实表明,杭州市在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物质利益保护的情况下,对其精神领域的关注度并不高,这便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客观反映在杭外来务工人员业余文化精神生活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丰富其业余文化精神生活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在杭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一研究对杭州实践“和谐创业”理念、实现“生活品质之城”目标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普兰店市公安局炮台镇派出所只有8名民警,辖区点大线长,治安警务任务繁重。在春忙时节,他们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口的管理和法制宣传教育,并为方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暂住证开辟了“绿色通道”,6000多名务工人员通过这条“绿色通道”顺利办理了相关暂住手续。同时,他们在设立网络治安和消防布控的基础上,走基层,下村屯,抓治安防范管理和森林防火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玉 《北方经济》2010,(12):85-86
目前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劳动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解决好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有效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对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来务工人员一般是指以就业为目的进入城市,与城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不具有城市常住户口的劳动者,该部分人员主要来自农村.据宁波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08年6月,宁波市现有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为359.6223万人,相当于总人口的63.72%.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为宁波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课题组在2008年暑期进行的调查显示,这部分群体在权益保障方面长期处于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水平显著高于甘肃省其他地方城市,因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兰州市。由此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渐凸现。本文以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社区为例,通过对银滩路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生主体自身的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问题,分别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家庭和社区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而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四个层面提出改善兰州市安宁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现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城市人对农村人的集体称谓,这个中性的称谓,有时也包含着一部分城市人对农村人不敬和贬低的意味。当然,大多数从小生长在城里的人对外来的农村人是友善、理解和接纳的。但是,一些城市人并不了解农村人,不能客观分析农民具有的特点,也就难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和对待他们。  相似文献   

14.
周洪达 《中国经贸》2008,(24):10-10
在新的用工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在企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务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存在“有劳务没关系,有关系没劳务”的现象,实际工作中忽略了对他们的管理,造成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事故特别是安全频发。  相似文献   

15.
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像随风而来的蒲公英,命运让他们在城市里扎根,如果城市这片土壤能够善待他们,他们就可以在城市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每朵蒲公英都应该有美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6.
黄纯华 《魅力中国》2014,(16):18-18
农民工,就是一群,从农村带着各种希冀与最简单的行囊,踏进所谓的具有包容性和实现梦想可能性的大城市这片土地,去追求和寻找的人。“农民工”,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它也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基本上的劳动力工厂都是农民工,他们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热点思考”专栏:《宁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与思考》一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从全新的视角评价了2001年以来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金融危机下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形势分析》一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玲 《宁波通讯》2008,(2):61-61
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融入我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已在相关部门进行暂住人口登记的有331万余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9.11%。有些区和相当部分镇(街道)以及村,外来人口已超过了本地世居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宁波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涌现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19.
8月25日,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雁子”项目在广州市海珠区康乐小学正式启动,项目将可为海珠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课后托管和暑期功课辅导。据悉,“小雁子”计划是世界宣明会、海珠区团委、海珠区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共同合作开展的广州市海珠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提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超大班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教育总资源扩充的速度没有赶上外来人员进城的增速。因此,超大班额中超员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农民工无疑是其中最弱势的群体。这就不能不让人担心,一些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