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如果说企业自身良好的业绩及社会影响是企业家品牌的一轮光环的话,这轮光环是“过去时”的。企业家随时展现的“形象”则是企业家品牌的“现在时”标签。而要勾勒一幅“将来时”的蓝图,就需要企业家品牌的成分中增加“想象”的元素,从而用对空连贯的品牌记忆点串起一个立体、生动、有时空感、有价值的企业家品牌。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性格直接影响企业的文化,企业家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研究企业家应该是企业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钟伟 《英才》2005,(8):70-70
我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这么四类: 第一类,企业家个人形象超越企业形象,甚至让人觉得企业不再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像王石,个人形象非常的鲜明。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记住了企业家的光辉形象,忘记了企业。第二类,企业家过度曝光,使得商业味道过浓。这类企业家形象与企业结合得很紧密,企业的知名度也因企业家的高出镜率而水涨船高,但是否美誊度会增加,就很难说了。潘石屹就是一位很会利用媒体的企业家。他每次在媒体上露面部很明  相似文献   

4.
前些时候,在与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企业家闲聊中了解到:目前,在我国企业家队伍中存在一种超越常规的心态。这位企业家坦诚地告诉我:“我实在不愿意媒体宣扬我的企业和我个人的业绩,因为这种宣传有意或无意地会加速我的企业垮台和我个人的失败。”接着这位企业家扳起五指...  相似文献   

5.
<正> 企业家的崛起在新中国大地还为时不长,但影响力极大。不容置疑,大力发展企业生产力是企业家的神圣使命。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浅见。一、中国式企业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 (一) 企业家应拥有企业家权力。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家有企业家的责任,责任必须履行,履行则需要条件,而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企业家的权力,责权必须对称。第二,企业家是企业的首脑,是指挥者。他要指挥下属按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进行活动。这种指挥是以权威作基础,而权威树立的第一前提则是企业家要有权力,不然的话,指挥就难以奏效,第三,企业活动受到多种因素与力量的影响,这使得企业活动所处环境是不稳定的,是要不断地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 一、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个人文化所谓个人文化,可以定义为:建立在个性基础之上的观念、意识、情操的总和。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个人文化,或者说,个人文化的差异,是这个企业家与那个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1.企业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色彩:有  相似文献   

8.
丁栋虹 《经济界》2010,(5):24-27
企业并不仅仅是个利润的实体,它首先得是一个精神的载体。企业家精神本质是一门智慧科学,也是一门有关"道"的科学。当代中国企业家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精神。《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家精神的特质分析、国际比较、制度发展及实证演绎等4个角度,在国内外首创性地建构了企业家精神分析的完整体系,全面揭示了企业家精神的思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 ,是率领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的风云人物。笔者在对企业家进行学习和研究当中发现 ,有关学者和政治家经常提到“农民企业家”、“军人企业家”、“某部级企业家”、“厅级企业家”等一些概念和说法。表面上是对企业家类型的一种划分 ,在这个层面上有其合理性 ,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却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企业家也具有身份。作者认为企业家有其深刻的内涵 ,如果有所歪曲 ,就不利于我国企业家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身份企业家”出现的原因一、对企业家的内涵不清企业家的概念在理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与创新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志华 《经济界》2005,(5):50-55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家在企业形成与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如何理解企业家的本质特征,怎样利用企业家这一特殊资源,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这些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试图在对简述企业家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上述3个问题做出回答。一、什么叫做企业家什么叫做企业家?对此的回答与企业家问题的提出方式有关。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企业家问题,会产生不同的企业家定义。1、企业家问题的提出促使人们关心企业家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如何理解财富增长的源泉。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就着眼于说明财…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家对经济形势判断(一)企业家对2011年经济形势总体看好,超半数企业家认为2011年经济将呈平衡增长态势。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调查显示,企业家认为2011年经济运行环境将持续向好,对2011年经济形势总体看好。据调查,55%的企业家认为将"平衡增长",29%的企业家认为将"温和复苏",9%的企业家认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企业家”这顶帽子被随意地戴来戴去,已失去了其原本意义上的含金量,以至于有些真正的企业家不屑于此称,其最恶劣的后果是“劣币驱除良币”。有些企业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惨淡经营,经营者便堂而皇之地以企业家自居。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理论,几乎成了漫天挥舞的金箍棒,沦为一种亮丽的装饰,大大游离了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义。所以,若论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有必要正本清源,先对“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内涵作一下界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家就是为企业谋取利润,并为此承担…  相似文献   

13.
凌德凯 《企业活力》1995,(12):40-43
本质特征契机──企业家创新思维三题凌德凯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拓进取型的经济,因而创新是一种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应当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企业家们,特别是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们,常常面临大体相同的外部环境,有着大体相仿的...  相似文献   

14.
吴刚 《企业活力》1997,(9):21-22
内企业家和劳动者:两个不可忽视的创新主体□吴刚企业创新,特别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推进和承载主体是谁?对于这一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过去,经济学界往往持创新主体“一元论”的观点,即只讲企业家主体。从现实来看,创新活动是企业家、“内企业家”和劳动...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家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王振昌中共中央政治同委员、书记处书记吴邦国说:“建设一支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 据浙江省最近的调查,面对宏观调控,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下跌。在被调查的1390家企业中,有46.9%的企业家对宏观经济持“乐观”态度,45.3%的企业家认为“一般”,7.8%的企业家“不乐观”,综合量化以后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9.1,比一季度下降8.3点,比历史最高点下降11.1点,三季度企业家预期信心指数为137.2。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是对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的一种必然反映。资料表明,宏观调控措施对企业微观层面  相似文献   

17.
晓艳 《企业活力》1998,(4):24-25
企业家应注重增强继续发展能力晓艳所谓继续发展能力,即持续努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求索创新的能力。这一能力,对于企业家成才后工作能力的继续发展和提高,有着决定性作用。纵观一些厂长、经理,任职前进步很快,任职后继续发展能力却明显降低。我们知道,企业家和其他人...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管理(北京)》2004,(2):108-108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2003年11月中旬.“光辉岁月、基奠中国——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西湖聚会”在杭州举行。历经15年的沉浮之后.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的集体聚会,少了一点激昂,而多了一份沧桑。当年的集体聚会,20位企业家阵容齐整,意气风发,而这一次,到场的企业家只有10位,且有不少已经白发染鬓,身体不便。  相似文献   

19.
日前欣闻本刊“多元化经营”栏目的主持人康荣平、柯银斌写出了一部新著———《企业多元化经营》 ,而且 ,由此还引出了一件新鲜事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为该书写了个序言。因为通常 ,为他人著作写序 ,是知名学者或政界名流的事。作为一个企业家特别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为一部书作序 ,确实并不多见。这确不多见的新鲜事或许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中国的经济理论需要企业实践者特别是企业家的注释 ,二是中国的企业家需要符合实践轨迹的经济理论。在本期的《多元化经营》栏目中 ,我们把张瑞敏总裁所作的序言奉献给读者 ,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浅谈国有流通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刘振杰一、目前国有流通企业家队伍的现状1,数量少。在我国,企业家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经济建设做出优异成绩和贡献的职业企业经营者。显然,那些没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加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