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市场经济宏观环境里,有的企业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而有的企业却萎缩、亏损甚至破产?为什么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有的企业利润丰厚,有的企业严重亏损?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期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有的企业频频受到竞争的重创,好景总不长?  相似文献   

2.
探讨之一:国有企业的亏损,不完全是经营不善、管理落后问题,经济政策要作必要的调整,从宏观上为解开企业亏损“魔结”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为领导者,提起国有企业亏损,总是把责任推给企业:同是一个政策、同是一类产品、同是一方领导,为什么有的企业能生存、能发展,有的却长期亏损,这不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吗?我们应当承认这一事实,有一部分企业的亏损.确  相似文献   

3.
蓝澜 《企业文化》2004,(8):10-11
纵观中国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生态位”的得失制约着企业发展的结果。同样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为什么在此地能成功,到彼地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平台,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前期能成功,后期不能成功?这些都是“生态位”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爱娟 《活力》2004,(6):43-4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致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这些问题很难简单地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规模、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努力程度等方面为其找出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正>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这些问题很难简单地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规模、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努力程度等方面为其找出明确的答案。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帕拉汉德和哈默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概念,对上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答案。文章在比较美国GTN公司和日本NEC公司10年发展后明确指出:NEC之所以可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其奥秘在于NEC远见卓识地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 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企业块头越盘越大,越办越发;然而有的企业却是越办越赊,每况愈下。原因何在?奥秘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前不久我们调查了仙桃市10家乡镇企业,并与近10位分管工业的乡镇长进行了座谈,初步探清了其中的一些究竟。“定心丸”与从长计议调查中,百分之九十的厂长认为,要增强企业经营者的积累意识,使企业不断发展,首  相似文献   

7.
徐文才 《公司》2001,(4):22-23
近些年来,石化企业厂办集体企业盈利的少,亏损的多,有的甚至难以生存下去,造成厂办集体企业发展步履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企业内部的因素,笔者认为主要原则是。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有的企业欣欣向荣,而有的企业却萎靡不振? 为什么有的企业持续发展,而有的企业却昙花一现? 为什么中国企业中优秀的企业短命的多、长命的少? 怎样做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上万人在创业,成功的企业却只寥寥几个?为什么有的企业家白手起家,却能发展成十亿的规模?创业型企业到底如何才能走向成功?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每个行业内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也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正> 现在,不少企业家之所以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感到了对哲学的需要。近年来,为什么有的企业在改革和市场条件下脱颖而出,有的则濒临破产?为什么有的企业虽然风光一时却昙花一现成为"流星"?为什么一些大企业老是在一个规模上徘徊、总是在走到顶峰时难有新突破?应该如何处理企业发展中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义与利、主业突出与多元经营等一系列关系?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借助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基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是每一个企业家和经理人毕生的梦想和追求。但在企业经营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如人所愿,从全球范围看,往往是成功的少,失败的多;长命的少,短命的多。为什么有的企业成功,有的企业失败?为什么有的企业优秀,有的企业卓越?为什么有的企业长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到如此程度,市场经济发达到如此程度,社会文明进步到如此程度,为什么有的地方、有的人依然贫穷?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太阳照,同是共产党领导,为什么贫富差距、先进落后差距如此之大?同是生产一种产品,同是经销一种商品,为什么有的赢利,有的亏损?这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应该深思、值得深思的问题.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源何在?确有社会原因,更有思想原因.300年前,英国政论家弥尔顿有句名言,叫做"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只要你注意观察思考,便可以发现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  相似文献   

13.
沙宝红 《上海企业》2002,(10):21-24
物资商品市场是一个竞争市场,近几年来市场的竞争性表现的尤为激烈,物资企业的生存发展关键决定于物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竞争力的强弱.在众多的企业群体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从小到大长盛不衰;为什么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创效的源头.这是企业多年来形成的共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有的单位亏损项目多.把亏损原因大都归结为市场不规范所致。笔者认为.项目亏损纵然有市场投标竞相压价等因素,但主要还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问题。因为市场的变化是不以某个施工企业或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尽管有些变化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规范的因素.但总体来看.市场对每个施工企业所面对的条件和环境都是相同的.谁能适应谁就占优势.反之就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讲.施工企业应把着眼点放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上.转变观念.强化内部系统集成功能.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 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生态位"的得失制约着企业发 展的结果。同样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为什么在此 地能成功,到彼地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平台,为什么有的人能 成功,有的人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前期能成功,后 期不能成功?这些都是"生态位"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的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工程项目不断,内部管理顺畅,经济效益显著,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有的则"水土不服",步履维艰,管理混乱,亏损严重.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笔者认为,加强和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惠普商学院——开创企业培训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孔龙 《中外管理》2004,(5):46-48
为什么在风起云涌的企业大学热衷内训之时,惠普却选择了相反的路?为什么作为一家IT企业,惠普能自信任何受训对象均能受益?为什么在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压力时,惠普的主管们却“挤破头”争上讲台?惠普培训为什么能成为其最大的的营销资产?……  相似文献   

18.
2011年、2012年我国一些企业出现了巨亏现象,此次企业巨亏表现出几大特点:一是亏损金额大,有的企业甚至亏损达十亿元以上;二是巨亏企业多为企业龙头企业,他们的亏损不仅影响到行业本身,而且影响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有的企业长盛不衰,而有的企业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找到了答案,企业的其他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不可回避的门槛我认为,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必须要跨越一些门槛,而这些门槛是不能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来跨过或回避  相似文献   

20.
黄海燕 《四川会计》2002,(11):30-30
在财务实践中有一种现象:有的企业收入和利润都很好,没有多长时间,企业却垮了;有的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没有多长时间,发展却很快。政府管理部门把这种逆向发展现象原因归纳为信息失真、弄虚作假、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企业的年度财务计划同实际差距较大,不能执行,企业把他归结为市场变化太快、分析不全面、分析的手段落后等。为此,本文从财务分析技术角度,对财务分析的作用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一、财务分析技术的运用对收入减支出等于利润的每一个环节,存在偶然因素较多,但它却是企业过去真实情况的体现,今天销售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