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通信业务出现了高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这对通信网络的容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光通信技术的出现给通信领域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在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以来,光技术开始渗透于整个通信网,光纤通信有向全光网(AON)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光通信的巨大进步是电信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历经三十年的迅猛发展,光通信已牢固确立了自己在电信网中的基础性和支柱性地位。光通信技术也由初期单纯追求点对点高速率、长距离传输,逐步发展到了利用光传输通道进行大规模联网的阶段。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SDH的大规模部署与应用成功地推动了光传送网的发展,再加上DWDM技术对单纤  相似文献   

3.
随着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发展,对通信网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各种业务对带宽和容量的要求,实质在于以更少的价格提供更高带宽的服务。基于业务的驱动,通信网正在不断演化。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带宽的办法只有光纤和光通信技术。正在日益成熟的光通信技术为通信网的光纤化演化提供了条件。在继SDH和PDH光传送技术在骨干网中被广泛采用之后,新的光通信技术如波分复用(WDM),无源光网络(PON)以及光联网(AON)等技术为通信网进一步的演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NGN承载网关键技术的探讨和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卫勇 《当代通信》2006,13(6):25-27
NGN对承载网的需求 NGN(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概念已经被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直到2004年初国际电联召开的NGN会议上,NGN被定义为: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移动网络IP化进程,针对原有MSTP传送网的瓶颈,移动运营商的传送网必须进行转型,以更好地完成高带宽分组业务的电信级传送。但在网络技术变革的过渡期,再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现网进行平滑过渡,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优质的客户业务体验。在本文中,笔者在分析移动网络IP化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和未来的传送网先进技术,对网络技术演进方式和网络结构进行剖析与研究,给出了传送网演进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6.
重构运营商的核心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应对全业务转型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如何破解当前电信行业同质竞争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是我国电信运营商构建未来核心竞争优势的一项战略性课题。笔者认为,以三网融合为机遇,从战略性资源上重构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我国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转型,建立并保持未来核心优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对通信业务的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通信网络的带宽和容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Tbit/s级WDM光通信技术的出现给通信领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专家预测,到2000年世界信息传输网80%以上的业务将由光纤通信来完成。Tbit/s级光波分复用系统势将进入光纤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建设》2004,16(5):47-47
当前IP城域网的建设从提高IP网络覆盖率,满足更多宽带用户的接入需求,逐渐转变为进一步提高VPN、专线、NGN等IP化电信业务支撑能力。将IP网络电信化,促进电信业务的IP化运营。在发展IP网的电信化的过程中,带宽、服务质量、网络健壮性,这几个基本条件需要保证。一些人简单的认为,万兆技术仅仅是对带宽的简单增加、MPLS技术的核心应用是为  相似文献   

9.
光纤作为传输媒质,为光传输提供了巨大而廉价的可用带宽,在光传送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下一代电信网需要支持更大容量更长距离的传输,因而开发敷设下一代光纤已成为构筑下一代电信网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就下一代光纤的分类、特点、应用及其设计考虑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著人们对通信带宽和速度要求的迅速增长,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传送网以其宽带宽、组网灵活、透明传输、可以升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信建设》2004,16(8):48-49
随着电信市场的逐渐复苏,经历过寒冬的严峻后,呈现在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面前依然是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一方面,各种电信新业务的层出不穷对作为业务承载网的光传送网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运营商更加注重光传输网络的建设效率,关注网络建设和运营的综合成本,更加深入地思考光传送网的网络功能,积极寻求下一代光传输网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信市场的逐渐复苏,经历过寒冬的严峻后,呈现在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面前依然是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一方面,各种电信新业务的层出不穷对作为业务承载网的光传送网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运营商更加注重光传输网络的建设效率,关注网络建设和运营的综合成本,更加深入地思考光传送网的网络功能,积极寻求下一代光传输网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移动作为目前我国电信业的主体运营商之一,为适应通信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满足用户对传输带宽的需求、传输品质和传输通道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经过几年来的光缆传输网建设,现已形成了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独立的自有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14.
面向融合的宽带接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网络运营的目标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充分满足重点客户群快速增长的多种业务需求,并住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下取得充分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面对迅速增长的宽带数据业务和各类电信业务IP化的趋势,宽带接入网作为中国通网通新一代开放电信基础设施的基础层,不仪仪是宽带骨干网业务的接入和延伸,更为承要的足应能全面满足客户群的宽带业务与带宽需求并实现各类电信业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信业》2008,(11):85-85
10月22日上午,烽火通信“40G高端光网络全面解决方案”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近年来,中国的光纤通信核心网现状是以10G传输技术为主,具有40G高速率的OTN系统将是未来光传送网络的核心,在光层引入控制信令,满足未来网络对多粒度信息交换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组网应用的灵’潘l生是光传送网发展的一个必然目标。  相似文献   

16.
烽火通信科技依托中国光通信基地的雄厚技术力量,秉承老一辈科研人员创新务实的优良传统,瞄准光纤通信、IP技术、无线通信三大领域,以市场为驱动,不断抢占新的技术制高点。 近年来,由于DWDM技术已经成熟并开始大量商用,研究以DWDM为基础的光传送网成为热点。烽火通信科技承担了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光传送网核心技术OXC和OADM的研发任务,现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电信业发展趋势看,信息化、社会化、个人化、全球化趋势将移动、媒体、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等统筹起来,融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包括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通信网和互联网、广电网的融合,以及下一代网的产业融合。用户需求的变化及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和整合,更驱动了融合向前发展。融合代表了电信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带来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黄浩东 《当代通信》2006,13(6):16-18
下一代网络(NGN)简述 根据国际标准组织ITU-T的建议,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NGN中,业务相关功能与传送技术相独立;NGN能够利用多种带宽且有QoS保证的传送技术;NGN可以使用户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移动性,可以为用户提供始终如一的、普遍存在的业务。从实际的发展看,NGN中包含了下一代电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等一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高的带宽需求使光纤通信的发展速度超乎了人们的想像,光通信网络也成为现代通信网的基本传输平台。光纤有近30THz的巨大带宽,其中适用于光通信应用的有三个窗口:850nm窗口、1310nm窗口和1550nm窗口。局域光纤通信网应用的是多模光纤的850nm窗口,传输速率低于1000Mb/s,带宽小于500MHz/km,传输距离小于2km,设备价格便宜。PDH系统应用的是单模光纤的1310窗口,传输速率也较低,但传输距离大于2km,1310nm激光器价格也相应高些。SDH和WDM(波分复用)系统采用单模光纤的1550nm窗口,SDH的传输速率多为155/622Mb/s,WDM每条光通道一般大于622Mb/s,常用的是2.5Gb/s和10Gb/s系统。  相似文献   

20.
闫晓辉 《当代通信》2005,(21):44-45
随着人们通信需求的增长、光通信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提高光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带宽供给的实时性等要求逐渐提上日程。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光网络的智能性,试图把光层组网技术和以IP为基础的网络智能化技术发展并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智能性的光网络。其中的主流方向就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