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小出口企业结算方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辉 《商场现代化》2007,(34):384-385
中小出口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面临着结算方式的选择问题。在汇付、托收、信用证、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和国际保理业务这6种结算方式中,企业首选信用证,不得已才选择托收,这种做法已不合潮流。信用证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全,托收的风险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通过做国际保理业务或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有效地防范托收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中,国际贷款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这三种。由于信用证支付方式给进口方和出口方增加了一层银行的保险并且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这种支付方式已成为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广泛使用的最为重要的一种支付方式。但我们都知道,一种支付方式能被如此广泛、长久的应用,就必然有些“钻空子”的人出现,这些人的做法使信用证的使用中充斥着风险,对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干扰。本文将对这些风险作一个汇总,并针对不同风险阐述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尤璞 《现代商业》2007,(26):235-236
汇付是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最灵活方便,资金周转速度最快的结汇方式,近年来,随着信用证结算比例的减少,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如汇付和托收方式的比例越趋升高。汇付因为没有银行信用的保障,会使各方当事人面临各种风险,所以研究汇付方式下风险的规避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汇付方式下风险的种类,导致风险的原因,风险的控制和规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主要国际结算方式的含义,分析了出口企业选择这些国际结算方式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中商业信用下的付款方式有汇付、托收和赊销.我国中小企业卖家鉴于风险控制考虑,对未建立起良好信用关系的客户,都慎用以上支付方式.但碍于信用证支付的繁琐和费用以及国际买家的坚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卖家都能接受其中的两种支付方式:一是买家电汇(T/T)30%定金,卖家开始做货,交货,买家在收到海运提单副本及其它相关单据的电子文件后,电汇(T/T)支付70%余款,卖家收到余款后寄出海运提单正本或做提单电放,买方提货完成订单;另外就是付款交单(D/P),即卖方按合同的要求交货并提交单据给托收行并转代收行后,由买家付款后领取单据提货,完成订单.这两种支付方式在实践中被证明基本上是安全的,被广大的中小出口企业所采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容易被卖家忽略的风险,需引起中小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出口贸易货款支付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做出口贸易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货款支付方式非常重要。出口商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最主要的因素是货款回收的安全性和及时性,还有就是尽可能地压缩银行费用。作为出口商来讲,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合同条款的不同、成交金额的大小选择适合的支付方式。1.成交金额的大小决定货款支付方式采用银行信用还是客户的信用。对于出口商来讲,交易金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货款支付方式的选择。如果交易的金额不大,比如说只有两、三万美金,贸易双方比较信任,比较了解,这时采用汇付的方式比较好,因为汇付手续比较简单,而且对于进口商来说,又可以节省一些开证的…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支付方式与汇付、托收相比,降低了出口商的收汇风险。但信用证中软条款的出现使出口商陷于被动。本文主要探讨软条款的成因,出口商如何识别跟单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并提出防范软条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信用证、汇付、托收和银行保函等。其中,信用证支付方式因其兼顾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同等地位和利益而被广泛采用。针对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分别从出口商和进口商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出口贸易中,托收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的结算方式之一,正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托收能够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成交,扩大出口.但是,托收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跟单托收结算方式下卖方的主要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林俐 《商业研究》2002,(2):152-153
各种支付方式结合使用是国际结算的新趋势,其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汇付与信用证,付款交单与预付以及跟单托收与信用证结合使用,通过采用上述结合方式,进出口商克服了单一支付方式的缺陷和控制交易风险与降低交易成本,进出口商应不限于对单一方式的选用应适当扩大对结合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试析各种支付方式相结合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俐 《商业研究》2002,(3):152-153
各种支付方式结合使用是国际结算的新趋势,其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汇付与信用证、付款交单与预付款以及跟单托收与信用证结合使用,通过采用上述结合方式,进出口商克服了单一支付方式的缺陷和控制交易风险与降低交易成本,进出口商应不限于对单一方式的选用,应适当扩大对结合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5,(1)
托收支付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结算方式之一。作为一种国际常用商业信用,在具体的业务实践中,托收支付在其领域当中发挥出无可比拟的作用,很好的保障了进出口买卖双方的利益。与此同时,此种操作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交接货与双方资信风险。如何将托收支付当中风险细致罗列以及怎么规避远程买卖双方风险防范成为本文之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中,目前普遍采用的出口结算方式有三种,即信用证、托收、和汇付,选择或偏重不同的结算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乃至整个地区外贸出口的特点以及风险偏好。温州从2000-2005年期间,温州出口增长率多数年份均高于浙江及全国同期水平,表现出了良好的上升态  相似文献   

14.
析远期付款交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收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远期付款交单是一种带有缺陷的较为特殊的跟单托收方式.在实务操作中,为了保障安全收汇,出口企业应谨慎使用远期付款交单的托收方式.  相似文献   

15.
出口业务中存在较多的混合支付方式(即:部分T/T预付款与部分信用证支付的组合、部份T/T预付款与部分托收支付的组合).这类支付方式,如果我们操作不慎,会产生较大的风险.以下我们分析三则混合支付方式的典型案例,评述得失,以引以鉴戒,规范操作,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全面兴起和高速发展,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越加灵活,目前普遍认可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有汇付、托收、信用证和国际保理等四种主要方式。本文对该四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特点对进出口商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根据不同的贸易对象,贸易国别的政治经济环境差别,结合不同的贸易条款和术语选择相适宜的支付方式的建议,以达到促成交易,同时降低风险、减少费用,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商》2015,(8)
中国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中且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今国际贸易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而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动影响和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上涨等客观性因素,一些不法企业或者个人利用"假进口出口零结汇"等方法去度过其经营困难,导致了国有型资金的大量损失。本文将根据现有的国际中几种支付方法,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结算在内的所存在风险和相应防范措施进行说明,力求最大化降低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保证贸易目的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国际贸易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算风险防范对于保护企业利益显得尤为重要。从汇付、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四个方面阐述结算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所使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汇款、托收和信用证。这三种支付方式虽然都通过银行办理,但银行所承担的义务是不同的。汇款和托收,银行不承担买方付款或卖方提交货运单据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结算基本方式的适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结算的基本方式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其中信用证是使用较广泛的一种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市场行情、客户信用、交易规模、国别风险等是影响国际结算方式选择的因素。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实践中必须灵活选择国际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