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已向外资银行完全开放银行业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外资银行已经在我国向中资银行展开了全面竞争。我们需要对其进入后的影响有理性的认识,以便中资银行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2.
徐群  韩雯 《经济导刊》2007,(12):69-71
中外资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从国际经验和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实践来看,人才方面的竞争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各个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鸣晓  黄晓娟 《时代经贸》2007,5(9Z):201-202
根据入世规则,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开放金融业,中国已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人民币业务也已对外全面开放。由于外资银行所具有的一系列优势,从长远来看,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在某些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股权控制、抢占中间业务和农村市场、申请金融产品专利欲限制中资银行的使用、阻碍了民营银行的发展等。为了消除外资银行带来的不利因素,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外资银行对中国零售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3年来,中国逐步放宽了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2006年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本文回顾了目前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中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竞争形势,认为中资银行今后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将受到外资银行强有力的挑战,提出了中资银行应抓住剩下的过渡时间迅速做出调整,迎接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后新的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6.
欧阳琦 《经济管理》2003,(23):88-92
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加入WTO以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将适用于我国,我国的金融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资银行较外资银行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丧失。本论文试图从中资银行本身存在的导致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入手,分析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差距,论述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亮 《资本市场》2006,(10):40-41
<正>12月11日,银行业开放大限将至。彼时在中国本土,以猛龙过江之势到来的外资银行将开始正面与中资银行交手。如何避免中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沉沦,防止国家的金融命脉被外资银行所掌控,是此时监管机构最为关注的命题。近期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似乎就是一个证明。这一条例试图对在中国发展的外资银行进行一些技术性的限制;同时在符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发展迅速,银行系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商业银行效率测评是目前银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推进金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的发展情况具有显著意义.相较于传统DEA方法和SFA方法,StoNED方法结合了两者的优势,解决了两者在度量效率时存在的缺陷,实现了对效率的更全面评估.因此,本文基于StoNED方法对2015-2019年间我国外资银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中资银行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外资银行效率相对中资银行较低.同时,外资银行在2017年之后效率得到了提高,表明我国近几年银行改革策略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6年我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限越来越近,将会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以入股方式与国内银行合资、合作,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正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一方面有利于中资银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内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较大的风险。为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竞争环境,有必要关注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带来的问题,检讨我国的相关立法,完善法律监管以防止外资银行在入股中资银行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燕 《经济论坛》2004,(23):18-19
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金融开放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冲击。首先,加入WTO,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都将实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在各方面与国内银行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满足各银行对本币即外汇头寸调剂的需要,现存的以会员制为主体、封闭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将难以为续,必然逐渐走向开放。其次,外资银行在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后,  相似文献   

11.
张昱 《时代经贸》2008,6(11):125
2006年11月8日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当年12月11日起实施.这表明我国已结束入世后的过渡期,开始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资银行不断创新和提高,也会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因此,为了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健,保护广大中资银行和国内存款人的利益,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张昱 《时代经贸》2008,6(7):125
2006年11月8日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当年12月11日起实施。这表明我国已结束入世后的过渡期,开始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资银行不断创新和提高,也会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因此,为了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健,保护广大中资银行和国内存款人的利益,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外资企业客户对中资银行的依赖性还比较大,但外资银行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后,客户的流失效应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中资银行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应对。1.中资银行要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从合作中获取自己的应得利益。由于一部分客户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中资银行对这类客户没有必要作过多让步甚至不惜血本以留住客户,比较合适的策略是争取与相应的外资银行合作,利用中资银行点多面广、网络庞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为外资银行提供人民币资金拆借、结算、汇划等服务,从外资银行身上分得部分利益。2.中资银行应当实行地区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的加深,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将不可避免的展开一场人才争夺之战,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本从员工选拔、培训、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过渡期的外资银行监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在毕业务将获得巨大发展,五年后,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国民待遇,五年过渡期内,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对于维护正常的国内金融秩序,降低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中资银行的不利影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前,理论界在讨论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时,有学者认为:中资银行机构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对优势,外资银行机构处于人生地不熟的劣势,得出外资银行机构的进入不会对中资银行的业务形成较大的影响与冲击的结论。实际上,这种低估外资银行竞争力的观点是有害的。因为,外资银行进入  相似文献   

17.
王莉 《经济师》2003,(4):201-202
中国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开始大举进入中国 ,它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 ,也势必加剧了竞争。文章分析比较了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实力 ,从中找出中资银行相对于外资银行的优势和劣势 ,并结合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 ,寻求积极有效的对策 ,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外资银行在国内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到2001年末为2%左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将在2006年后获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届时,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将得到飞速发展,在未来的10~15年,将逐渐扩大到30%的市场占有额。这就更需要中资银行在竞争中加强与外资银行的联盟,促进双方更快地发展和进步。 1.技术合作。技术合作将对中资银行的内  相似文献   

19.
李玥 《时代经贸》2008,6(4):162-163
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2007年后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迎来了竞合的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2007年后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迎来了竞合的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