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独家获悉,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将与成都王牌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王牌)于8月23日举行签约仪式,成立中国重汽—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此前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精神,中国重汽以"增资扩股"方式对成都王牌进行投资,使成都王牌注册资本达10亿元人民币。双方将致力于把成都王牌打造成年产40万~50万辆重、中、轻、微全系列商用车,营业额达400亿~500亿元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市场存在的重大机会和商业利益,只是实现了合资合作不断的重复增长,并没有体现在核心技术和能力的增长上,一个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应该做到崇洋而不媚外。  相似文献   

3.
自主品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最初谈自主品牌的人都是很单纯的,不过就是想为中国汽车工业荐言献策而已。"何龙之争"原想把自主品牌的讨论变成论战,  相似文献   

4.
1953年,一款以International K系列为原型的"长鼻子"解放卡车登上了壹分人民币的正面。57年后,International卡车的创始人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再次回到中国,寻找新一轮的"卡车梦"。9月16日,江淮汽车携手纳威司达在北京正式签署《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并与纳威司达和卡特彼勒的合资公司NC~2签署《中重卡合资项目》协议。  相似文献   

5.
重汽先行     
汪涛 《汽车观察》2011,(7):112-118
有这样一家企业,从困境中走来,每每在绝境之中,总是先行一步,化被动为主动。当然,这一切都与一个人密切相关。对于未来,马纯济领导下的中国重汽,是否又在未雨绸缪呢?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20日,商务部批复了福田汽车与戴姆勒的《合资经营合同》。历经近9年的磋商与努力,福田戴姆勒合资项目正式获批,预计10月底前可取得合资公司的营业执照。福田汽车新闻发言人赵景光表示:与戴姆勒的合资是福田汽车基于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对福田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永钧 《汽车观察》2009,(11):78-79
应当看到,外方合资谈判的立场发生变化,并非人家对我们的关照或施舍,而是自主品牌企业自身实力提高使然。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6,(9):18-18
近两年,自主研发必称自主品牌,许多人认为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华晨、奇瑞、吉利等民族车企的发展,并进而提出这些自主品牌的自主研发决定了中国汽车发展的走向。在这种舆论导向之下,媒体几乎持一边倒的态度,认为自主品牌对于中国汽车功莫大焉,而合资车企除了为外方获取市场和利润之外,对于自主研发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合资车企中从事技术和研发的人员大部分为中国人,而且这些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的成果大部分也应用在国内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9.
本报讯历经近8年的磋商与努力,福田汽车与戴姆勒的合资项目终获重大进展。7月16日上午,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企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共同签订了《合资经营合同》。该合同签订后,双方将联手做好相关工作,尽快上报国家商务部。  相似文献   

10.
1月26日上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随着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集团或东风)和瑞典AB Volvo(简称沃尔沃)合资协议的正式签订,在场的所有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无论是东风还是沃尔沃的人不必再面对媒体时对东风沃尔沃合资一事遮遮掩掩,闪烁其词,对于媒体来说,所期待的"另一只靴子"也终于落地。要知道,东风与沃尔沃合资的消息已经"炒"了七年之久,这场可称谓马拉松式的谈判如今尘埃落定,除了对东风集团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汽车观察》2013,(4):116-117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预计未来10年,中国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黄金十年的市场井喷式增长,让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汽车营销也逐渐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价格血拼、饥饿营销到安全营销、打文化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转型,汽车营销也已经发展到了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12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年,同样也对中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的意味深远,这点在正在进行的2012北京国际车展上就有所体现:北汽福田与戴姆勒、江淮汽车与纳威司达、上汽集团与依维柯、东风集团与沃尔沃展位相邻的组合,将商用车展区整齐地划分开来,似乎预示着商用车行业的合资热潮即将到来。加速与世界融合需要更多合作世界汽车组织主席布莱克在出席中国汽车论坛时表  相似文献   

13.
12月1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重汛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商务大会在济南召开。此次大会上,重汽最新研制的HOWO-T5G卡车、长头车威泺、新黄河、豪瀚等产品亮相,中国重汽5、2、3平台的登场,也宣告着向全系列商用车企业正式迈进。  相似文献   

14.
合资合作     
《中国石化》2006,(6):83-84
俄天然气2011年前正式经西线供气;中哈原油管道将成为中国西部能源的大动脉;澳大利亚天然气启运广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4月8日下午,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变速器制造商和供应商——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法士特)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下简称卡特彼勒)联合组建的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西安双特智能传动有限公司合资项目在西安举行了签字仪式。仪式上,法士特董事长李大开与卡特彼勒公司副总裁汉  相似文献   

16.
17.
在已经进入中国的各跨国商用车品牌中,斯堪尼亚一直可以说是一家“特立独行”的企业,其“在华只售车不造车”的理念一度被认为是顽固守旧。在当前曼、沃尔沃、奔驰、纳威司达等一众跨国商用车品牌纷纷在国内掀起新一轮合资风潮的当下,斯堪尼亚似乎依旧稳坐钓鱼台。  相似文献   

18.
合资自主     
张静 《汽车观察》2011,(5):68-68
该到场的都到场了:上汽通用五菱宝骏630、广汽本田理念S1、东风日产启辰概念车;该表态的也表态了:上海大众确定推进合资自主项目,长安PSA表示开辟合资自主车型,天津一汽丰田自主品牌新车已列入议事日程;还有一大批"雷声大雨点小"的跟风企业:北京现代、广汽丰田、东风本田、长安福特马自达等,虽未最终确定但都已开始慎重探讨。愚公移山式的坚持终成正果,合资自主模式正式有了自己的第一波产品,成为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不可或缺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9.
杨帆 《汽车观察》2013,(3):12-13
话说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有人用饭局上的一个笑话做了一个比方——某君在饭局上说:"这饭吃的,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却来了。"于是有人愤然离席。某君接着说,"哎,你看,不该走的却走了。"于是剩下的人也坐不住了。——一笑之余,业内人士对"该走和不该走"的企业其实颇有争议,但对该来却没来的企业却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富士重工旗下的斯巴鲁汽车!早在2010年,斯巴鲁汽车在中国销量就达到过5.7万辆,就销售数量而言,实  相似文献   

20.
合资的奉献     
, 《汽车观察》2013,(7):77-84
从1983年我国第一家中外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到现在,全世界主流的汽车企业和品牌基本上已全部进入中国,与中国的车企进行合资生产汽车。30年来,这些合资企业引入了世界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不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合资企业的中方通过对自主的反哺,又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