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行自计盈亏,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财务管理、讲求经济核算是农业发展银行财会工作的重要课题。一、当前影响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因素(一)农业发展银行利率倒挂是形成亏损的客观因素。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人民银行再贷款,这部分资金来源的年利率为10.82%,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发放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加工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政策性贷款。这些贷款一般利率比较低,期限较长,据辽宁测算年平均利率仅为10.2%,利差倒挂0.6%。这种资金来源和运用结构的单一性和客观上的利差倒挂必然形成亏损。如辽宁省农业发展银行全年平均贷款余额195亿元,预计年经营亏损约1.1亿元。(二)信贷资产的高风险是影响农业发展银行财务成果的直接因素。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产主要是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性贷款,大部分是高风险贷款,因而贷款总量中,逾期贷款和催收贷款比重较大。根据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报表统计,到1995年9月,贷款总额中逾期贷款占14.5%,催收贷款占3.9%,但实际上还要超过这个比重。有的贷款利息不能按时收回,有的甚至本金利息都不能归还银行。  相似文献   

2.
农业发展银行要实现其银行属性,达到保本微利的经营要求,就必须:正确认识"政策性"与"效益性"关系,走出认识误区这里要明确两点:其一,农业发展银行虽属政策性银行,但必竟是银行,具有银行的基本属性。贷款要坚持有偿使用,有借有还,按期归还,还本付息的原则。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坚持政策性的前提下,坚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原则;其二,农业发展银行既要为实施国家产业政策服务,经营上要坚持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这是农发行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国家设立农发行的目的所在。农业发展银行在执行政策和提高效益的关系上,执行政策是前提,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专司国家赋予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在建行初期,农发行开办的贷款业务全部是政策性业务,一部分是扶贫及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业务,另一部分是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管理业务。1998年根据国务院要求进行信贷业务整合,将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等信贷业务划转出去,专司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业务。近几年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产主要是农业政策性贷款,这种资产结构,使得农业发展银行几乎没有利用资产多样化原理来抗击银行整体经营风险的能力,因此,单项贷款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的贷款风险产生的根源一是银行外部制度,包括粮棉流通体制、收购资金供应政策和财政补贴机制的缺陷;二是银行内部的操作失误。本文主要探讨在现行制度下,农业发展银行如何利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来防范和化解由于内部操作因素而产生的贷款风险。农发行贷款风险类型一般银行贷款业务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决策风险和舞弊风险。由于我国利率仍未完全市场化,而且央行对农发行的利率实行管制政策,贷款利率不  相似文献   

5.
一是完善国家政策性粮食贷款体系.根据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计划,由企业直接向当地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贷款,当地农业发展银行按"库贷挂钩"的原则,分批贷款,从而降低目前由中央储备粮企业统一贷款,分批下拨增加的财务成本.同时,当地农业发展银行对收购国家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库存数量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发展银好经营风险表现形式(一)农业发展银行外部社会环境造成的风险。1、企业信贷资金由国家供给,“等、靠、要”思想较浓。在业务经营方面,无论是政策性资金还是经营性资金,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依赖国家、上级行增加贷款总量、扩大项目规模,加大信贷指标的思想普遍存在,认为政策性资金是国家的资金,“不要白不要,要了就不想还”,由此带来了资金上的风险。Zx企业包袱转嫁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粮食、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一些地方政府由于挤占挪用企业的收购资金,盲目上附营项目,导致企业资金周转…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发展银行运作发展的过程来看,开发性贷款种类和数额将逐步扩大。为了有效地运用开发贷款,必须研究其政策性风险,加强风险防范,这是一项紧迫的、事关农业发展银行生存发展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开发性贷款政策性风险的突出表现单纯强调贷款的安全、流动、效益性,项目资金必将流向高效益、低风险、易偿还的地区和项目,将失去成立政策性银行的意义。开发贷款属政策性贷款,首先要符合政策,在政策规定的区域、指定的行业、指定的用途中寻找与效益的结合点。理论上,开发贷款的政策性与贷款资金效益性、偿还性是有机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开发性贷款的现状截至1996年6月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发性贷款374.83亿元,相比于1994年6月底农业发展银行分设初期的175.81亿元,增加了1.13倍,年平均递增速度为46.6%,约比工商贷款高出7.5个百分点;开发性贷款占农业发展银行全部贷款余额的7.6%,约比建行初期增长0.7个百分点。故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仍只能说是一个"政策性收购银行"。开发性贷款的结构分布:扶贫贷款205.53亿元,占54.6%;农业综合开发贷款128.84亿元,占34.4%;农业基建技改贷款24.04亿元,占6.4%;林业治沙贷款16.41亿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支持“订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农发行面临的新课题。在“订单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农业发展银行虽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所需资金予以了贷款支持,但对“订单农业”中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尚未发放贷款支持,有待于探索解决。在WTO框架下,我国对农业的支持,性质上属于政府行为,是一种财政行为或准财政行为,相应地支持方式也被限制于财政转移支付和农业政策性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因此,对于发展“订单农业”,除了财政支持外,更需要农业发展银行发挥独特的职能优势,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加强粮棉油收购贷款管理,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对于农业发展银行来讲,良好的银企关系不仅要体现出银企双方的互利与互信,更要体现出国家的政策性。因此,处理政策性银企关系必须兼顾国家、企业、银行三者利益,并努力实现三者利益的有机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企业、银行三者利益从总体和长远看是一致的,但就局部或某个阶段而言,也会出现不一致及相互摩擦的现象。比如,我省农业发展银行在1997和1998两年间,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  相似文献   

11.
按照风险原则规范贷款分类,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和改善贷款质量监管的一项重大措施,中国人民银行为此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也将逐步推开,但在实施中,如何把握分类的普遍原则与政策性特征的关系,制定与政策性贷款相适应的分类原则、分类标准及操作程序,是当前开展这项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作一粗略探讨。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的基本特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与一般商业贷款相比,呈现出明显的政策性特征,在资金来源渠道,贷款投放方式,信贷管理机制,风险形成因素,风险补偿政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面,要研究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分类,就必须首先认真研究风险形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将产生全方位影响,尤其对农业和金融的影响更为深刻。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它既体现农业“政策”特色,又反映“银行”职能,其角色的双重性会受到“双重影响”,即入世对金融和农业的影响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到农业发展银行建设与发展上来。入世对农业发展银行建设与发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单位要想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和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其政策性要求比较高,目前又处于职能调整的转型时期,其在工作中提出的一些监管概念、工作要求等更要科学规范。否则,不仅造成概念的混乱、工作上的失误,而且将会影响到今后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上级行提出的一些监管概念、工作要求等有的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科学,很值得商榷,需要认真讨论: 一、关于“垃圾贷款”概念的 第二,“垃圾贷款”的提出,不提出。自200…  相似文献   

14.
农发行县级机构成立以后,业务由全面代理转为基本自营,这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政策性资金良性循环这一目标采取的关键措施。但由于农发行机构只设到县,就山区县支行而言,大量扶贫开发贷款业务面对的承贷主体是农村千家万户,如何加强农业政策性资金管理,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山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管理难点(一)信贷人员少,承担业务量大。农业发展银行成立,重点业务是承担粮、棉、油收购和扶贫贴息项目贷款。以某山区县支行为例,1996年末农行划转农发行政策性贷款1.8亿元,其中,扶贫贷款0.53亿元,占总贷款的29.4%,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412个村,2万多个农户,方圆2200多平方公里,而该行干部职工18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完善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完善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决定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和经营发展的方向。本文拟对农发行组建一年来总体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对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机制作深入探讨。一、发展银行运行一年来的回顾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从一年来总体运行情况着,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金融职能作用得到初步发挥;独立运行的经营体系初步形成,政策金融的经营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为建立适合农村政策性金融自身发展的经营体制奠定了基础。(一)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行发挥了统一经营和管理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作用,顺利实现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管。按照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离要求,根据职能不同,农业发展银行管理国家严格界定的粮棉油等农副产  相似文献   

16.
贷款挂帐利息在会计上是通过表内科目"应收利息"和表外科目"应收未收利息"反映的。贷款挂帐利息的存在是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避免的。但是它的高低却直接反映一个银行资产质量和资金流动状况的好坏,如果贷款挂帐利息数额超过一定比例、其增长大大超过贷款增长速度的话,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银行贷款安全就受到威胁。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是实行企业化管理,讲求经营核算的特殊金融企业。在贯彻国家农业政策的同时要实现保本微利稳健经营目标,必须将贷款挂帐利息及其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和范围之内。从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贷款挂帐利息却高比例存在并呈高速度增长之势。一方面造成信贷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增设至县一级后,如何实现扶贫贷款业务的自主经营和良性发展,我们选择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了重点调查,有关情况、对策及建议如下:一、当前扶贫贷款现状特征及问题表现1、扶贫贷款是农发行在贫困地区的主要业务。1995年,恩施自治州政策性贷款余额为66522万元,其中,扶贫贷款余额达31618万元,比重为48%;1996年,新增贷款15570万元,其中扶贫贷  相似文献   

18.
胡敬淳 《农业经济》2007,(11):60-61
随着国家对政策性银行"断奶",农业发展银行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开展。文章从"转变观念,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强化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商业性贷款良性循环"、"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人员素质,确保适应商业性贷款业务需要"、"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贷款全程问责追究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贷款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首先,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重要功能.非粮食种植重点地区的农业发展银行应该让其承担部分支农政策性贷款业务,从而弥补市场的缺陷,体现国家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图.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发行面临一些问题的对策陈抒雅黎伟超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近年设立的政策性贷款银行。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专门为贯彻、执行或配合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或意图,在特定于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放贷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通活动的银行,从而成为政府对经济与社会调节管理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