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学校,也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高校。独特的历史地位赋予了学校在国家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的道路上,在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国防创新体系构建中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EMBA     
《湖北经济管理》2011,(14):F0002-F0002
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 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 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财经学科誉满全国,拥有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等6个国家级经管类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3.
北方交通大学座落在北京市西直门外,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清政府邮传部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及北京邮电学校。 1921年与上海、唐山两所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交通大学,下设京、沪、唐三校,我校称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为校长,并于 1951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81年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相继批准可自行审定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 1994年 7月率先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 211工程”预审,成为首批…  相似文献   

4.
厦门大学EMBA     
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7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5.
厦门大学EMBA     
<正>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财经学科誉满全国,拥有会计学、企业管理、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等6个国家级经管类重点学科,该学科群的国家重点学科数位居全国综合型大学第一。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EMBA     
《中国集体经济》2012,(8S):197-197
<正>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 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财经学科誉满全国,拥有会计学、企业管理、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等6个国家级经管类重点学科,该学科群的国家重点学科数位居全国综合型大学第一。201 y年中国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7.
《中国集体经济》2012,(6S):204-204
<正>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财经学科誉满全国,拥有会计学、企业管理、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等6个国家级经管类重点学科,该学科群的国家重点学科数位居全国综合型大学第一。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厦门大学"工商管理"位列全国第一。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是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2003年全国"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厦大管理学院的整体实力在35所大学中名列全国第三。2007年工商管理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8.
厦门大学EMBA     
《中国集体经济》2011,(3X):1-242
<正>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7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9.
厦门大学EMBA     
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财经学科誉满全国,拥有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经济  相似文献   

10.
厦门大学EMBA     
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我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镇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开办EMBA学位教育的十所一类大学之一,财经学科誉满全国,拥有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经济  相似文献   

11.
技术、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志国 《特区经济》2005,(9):304-306
技术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Technikos”,原指个人的技能和技艺。英语中技术是“Technology”,意为:“①工艺的科研与应用和应用科学;②(工业等方面的)技术应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997)。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机构曾给技术下过各种定义,有代表性的包括:曾德聪提出的“技术是为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科学实验、科学管理和提供服务等目的需要的,在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2.
邝国良  唐汉清 《特区经济》2006,(12):323-325
本文从经济学意义的角度,从效率及效率的提高出发给“技术”明确的概念界定,进而引入“技术存量”和“技术流量”的概念。从而将“技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串连成递进的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 We first estimate country- and sector-specific technology frontiers within the EU, and show that countries that joined the Union in 2004-7 clearly stand below the lower...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way in whic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payments system is responsible for growing inequality in many poor countries. The payments system describes the set of rules governing property rights, access to work and income from work. Payments systems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raditional, capitalist, mixed and socialist, although most economies exhibit hybrid characteristics. It is argued that capitalist and mixed economy payments systems ar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ose situations where poverty has increased despite growth in per capita income. Finally the paper considers methods of reforming the payments system.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实验快堆是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由国家科技部和国防科工局共同管理,实施单位是中核集团公司,而具体的研发、设计和建设责任在原子能院。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技部就组织我国一批能源领域资深专家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21日上午9点50分,我国第一座快堆也是本世纪世界上建成的第一座快堆——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了首次临界。这是我国核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我国核能技术开发和核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对促进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和先进燃料循环体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快堆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需要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创新,形成一种互动、交互的方式,集成的方式,核心是要把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科技创新离开了制度创新,科技就成不了第一生产力。 一、调整以抓技术项目为主的技术创新工作思路,树立制度重于技术、环境重于项目的观念,以推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抓好技术创新工作 制度创新要以能调动专业(技术和商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主线展开,逐步形成广阔宽松的创业空间、良好的法治环境(包括稳定的社会信用〕、充裕的资金供应,引来专业人才趋之若骛地聚集。这种方法,比起仅热心于抓项目的方法,看起来慢,实际则快。  相似文献   

19.
过去10年,深港合作,互惠互利,两地经济得以大发展,踏入新千年,深港合作仍然是个重要话,深圳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必须要充分考虑“香港因素”,深港合作是全方位的,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方面,以往的合作主要是在工业和贸易方面,今天的合作则应侧重在高科技术产业方面,下面,就简略谈谈对香港发展创新科技产业的一些感受,再结合深圳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情况,谈谈加强深港两地科技产业合作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Trade,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food production in China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Trade,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Food Production in China. — This paper studies technology spillover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inputs being the prime carrier of knowledg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uman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determine the local usability of foreign knowledge for Chinese farmers. The authors utilize a multi-region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o analyze Chinese opportunities to benefit from foreign technology improvements in grain production. It is shown that possible negative welfare effects of unilate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of China against North American imports of agricultural inputs may be more than compensated by productivity gains if technology spillovers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