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上海乡镇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乡镇企业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各界对乡镇企业管理体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一种意见认为,有些上级职能部门为上海乡镇企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部门的功能正在丧失,有些成为只向企业索取。  相似文献   

2.
作为改革的试验产物,中国的保税区从建立之初就有其内在的局限性。作者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升,适时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保税区发展的必然逻辑延伸,也是解决保税区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多个层面上仔细分析和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改革新视角     
《中国科技产业》2004,(1):26-28
成思危:推出保税区转型改革试点时机已成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表示,我国15个保税区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适应全球化潮流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在区域定性、管理体制、功能定位和设区原则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保税区如何创新发展思路,构筑全新的比较优势,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经过多方论证研究,结合我国现有保税区的…  相似文献   

4.
一、保税区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保税区发展所面临的内部外部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区域布局、监管模式等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保税区面临的改革和转型任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正> 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发展所采取的一种新形式,上海、深圳、天津的保税区已在建设中,广州保税区也在争取筹备中。保税区有何特点?其功能与现有的经济特区有何不同?保税区应采取什么模式?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正在建设或筹备建设中的保税区,无疑是有意义的。一、保税区的概念保税区是经济特区的一种形式,与我国现有的经济特区相比,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保税区是采取保税的办法,根据保税原则设置的特殊经济区域。“保税”主要是指在进口货物出售以前保留关税  相似文献   

6.
首先谈一下对中国保税区现状的一些认识. 我们国家保税区从产生到现在,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全国有15个保税区.保税区政策的实质,我认为就是通过企业延缓交纳关税和其他间接税,为企业创造相对优惠的政策环境,以吸引企业在保税区里发展,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保税区发展模式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新的发展阶段保税区的作用 保税区的作用问题涉及到探讨保税区发展模式定位的重要性问题.作为对外开放的一种具体形式.10年来,我国15个保税区在拓展引资渠道、开展改革开放新措施和新办法的试验、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服务国内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作为WTO的成员,我国对外开放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有人以为保税区将因此完成其历史使命.其实不然.尽管保税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量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其作为符合WTO例外规则的特殊经济区域,仍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少有:  相似文献   

8.
“三项改革”出台后对保税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在新形势下保税区的优势在哪里?保税区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这些都是保税区管理者和企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仅就此作些浅析,目的在于澄清有关“三项改革”实施后保税区将会丧失优势的错误看法,正确认识保税区的功能、作用及发展前景,树立对保税区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价格体系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了其它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而提到了议事日程。改革旧的价格体系及其管理体系,一个问题是要在改革中建立哪一种目标模式。笔者认为,必须在改革中建立中国式的开放型的价格体系及其管理体制模式(如下简称为开放型价格模式)。本文仅就与此有关的问题,提出初步思考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井 《南方经济》2012,(4):73-74
一、“南方谈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言 从改革开始到邓小平“南方谈话”前,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导向和目标模式的重大问题,党中央高层包括元老,认识上有分歧,理论界和政界有争论:一种意见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种意见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后一种主张占上风,影响着中央决策.党中央文件先后提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覆盖全社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提法虽然变过多次,但实质仍然是计划经济为主.理论界则先批判商品经济,后批判市场经济,认为都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