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丽华  孙涛 《天津经济》2007,(3):49-51,59
一、房地产泡沫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西方有些经济学家估计: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了6万亿美元。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在萧条中挣扎了十多年,迄今为止,日本经济依然没有明显的起色。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2.
诚信与预期     
葛立成 《浙江经济》2002,(11):64-64
近日报载,我国的合同交易目前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约率只有50%-60%,每年因逃废债务而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因合同欺诈而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因以次充好、制假售假而造成的各种损失约2000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而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换言之,企业诚信缺失的代价约为每年5855亿元,相当于浙江全省2001年 GDP 的87%。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或  相似文献   

3.
卓勇良 《浙江经济》2009,(15):18-20
浙江“拖后腿”,固然有金融危机因素,但一个直接的原因,恐怕是持续近6年的投资低增长。而经济低增长对浙江的最大损失,主要可能还是“面子”上的损失,然而,中近期对浙江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并不大  相似文献   

4.
吕阳 《辽宁经济》2009,(2):43-43
巨灾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灾害。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给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害。近年来.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巨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商,损失越来越大。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而汶川地震的直接损失高达8451亿元。每年我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约65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6%。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区建设》2005,(8):24-24
肆意掠夺中国的资源、“以战养战”是日本在占领中国时期的国策。日本政府口头喊着“共存共荣”,实际做着掠夺暴行,前后掠夺中国煤炭在5.86亿吨以上,掠夺中国粮食超过5.4亿吨。1931至1945年14年间,仅日本掠夺的资源、财物、粮食、榨取的劳动和蓄意破坏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值即在当时的2000亿美元以上,中国整体财产损失达5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潘荣琨 《浙江经济》2004,(16):40-4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浙江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形势喜人。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日益突出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对于发展中的我国,尤其对出口大省的浙江影响日趋严重。据国家商务部调查显示,到2003年,我国71%的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壁垒限制,损失170多亿美元。浙江是受损金额最大的六个省(市)之  相似文献   

7.
80年代,特别是在1985年日元升值以后,日本经济迅猛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同时,对美直接投资进展异常迅速。1980年日本对美直接投资累计余额是47亿美元,1986年达234亿美元,到了1990年更达1305亿美元,增长了近27倍。1989年日本三菱集团竟买下了洛克菲勒集团设在纽约的中心大厦,对美国形成严峻的挑战。本文拟就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状况、特点、动因等问题做一分析和评价。一、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关于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可以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13日,日本四大贸易公司之一的住友商社传出消息,它派驻东京的前铜交易主管滨中泰男长期以来擅自进行铜的期货交易,损失了18亿美元!这是继1995年9月日本大和银行派驻纽约的交易员井口俊英在美国非法作业造成11亿美元损失的大和银行事件之后日本金融界的又一大丑闻,也是国际金融界有史以来由一名交易人员所造成的损失中最巨大的一笔,超过了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美债交易员里森在新加坡擅自交易带来的14亿美元的亏损。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6,(46):31-32
【日本《经济新闻》11月7日】日本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开始减少。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为32.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预计,今年金年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很可能出现4年来的首次下滑。另外,美国和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也开始下降。目前。上述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出现向印度等国扩散的趋势,这很可能导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2010,(17):94-94
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方面 对外直接投资。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34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下同)267.5亿美元。截至7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265亿美元。1~7月,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61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22.8%,主要项目包括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17.88亿美元等。  相似文献   

11.
姚蕾 《北方经济》2006,(2):77-7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了9.6%。但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持续加剧为代价的。2004年我国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27%的钢铁,25%的铝材和40%的水泥.但创造的GDP却只是全球的4.3%。据统计.目前我国万元生产总值的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这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排放来发展的经济增长,使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凸现。因此中国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国际地位 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始于1951年,至五十年代末投资额只有2.83亿美元。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对外贸易收支实现了长期黑字化,于是从1967年到1972年先后实行了五次资本自由化措施,解除了外汇资本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制约。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采取了许多促进海外直接投资的相应措施,例如建立外汇贷款制度、降低进出口银行对海外投资的贷款利率,以及建立海外损失基金制度等,使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3.
雾霾引发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直接损失包括人体健康损失、农业损失、生态系统损失和交通损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4年发布报告,认为当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5 118亿元;北京大学张世秋研究,认为雾霾事件造成潜在总健康损失值可能高达2 000亿元/年。治理雾霾的主要对策包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治理力度,推动环境整治;调动企业积极性,引进和吸收国外经验、资本和技术;调动全民参与,提升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枣庄市矿产资源开发及地质环境破坏现状的基础上,将该地区地质环境代价类型划分为地质灾害直接损失、含水层破坏损失、地形地貌价值损失、土地资源破坏损失和土地生态价值损失五大类,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意愿价值法等对2012年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损失进行了核算,得出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代价共为494265万元.  相似文献   

15.
倪天慰 《环球财经》2008,(7):108-109
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1994年日本神户大地震造成了约500亿美元的损失,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吞噬灾民数以千计,财物损失超过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1985年以来,由于日元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日本企业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海外直接投资。投资累计总额从1985年的836.5亿美元猛增到1990年的3011亿美元,增加了两倍多。1989年全年的投资额为675亿美元,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对外投资大国,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有的积极吸引日本投资,有的惧怕日本投资侵蚀本国经济。但是在世界直接投资不断增长的形势下,1990年,日本对外投资出现了下降趋势,投资额为5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6%。1991年,进一步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约为5.9%,大大低于80年代的35%。可见,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将不会增加多少,但结构和质量将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 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国外电气机械工业的直接投资出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1986年投资额结束了35年徘徊的局面,一举增加到9.87亿美元,比1985年的5.13亿美元增加了92.4%,占对外制造业直接投资额的25.9%;1987年,投资额又猛增到24.21亿美元,相当于1983年3月前投资额23.23亿美元的1.04倍,占对外制造业直接投资的30.9%。与此同时,1988年日本对国外电气机械工业的投资总额也达到71.55亿美元,超过了对钢铁工业投资的63.04亿美元,在对国外各工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中居第一位。日本对国外电气机械工业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是日本电气机械工业等部门企业国际化迅速发展的结果。它表明已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电气机械工业企业,将以新的全球战略活跃于世界经济的舞台、率先走向日本“世界工厂”的时代。因此,研究日本对国外电气机  相似文献   

18.
1985年9月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以后,日本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生了两个较大的变化。一是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1986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达223.2亿美元,比1985年度增加100多亿美元。1987年度达333.64亿美元。二是制成品的进口增长较快。1985年以前制成品的进口占日本总进口的20%至30%左右,1986年一举增加到41.8%,1987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日本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出现了迅猛增长的态势。据日本大藏省统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1984年为102亿美元,1985年为122亿美元,1986年为223亿美元,1987年则达300亿美元,1985年、1986年和1987年度的年增长率分别是19.6%、82.8%、34.5%。在这股海外直接投资的热潮中,亚洲更是日本关注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日本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扩展,截止1992年3月底,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高达3,524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已形成了以北美为重点,欧共体、拉美和东南亚齐头并进的投资格局。分析探讨这一格局及其对日本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