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增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超额外汇储备等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专家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05年以来,学术界就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成因、可持续性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需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更高更新的研究平台上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汇储备额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如此高的外汇储备显示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和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汇储备额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如此高的外汇储备显示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和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加速调整的结果,我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外部失衡的体现,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在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的不利现状。本文通过论证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性及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反向冲击作用,审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影响,提出在当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双依靠"策略。  相似文献   

5.
笔者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总体不合理,对国际收支失衡起重要推动作用;与产业的非结构性变动相对比,产业的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程度更高。在现阶段,应对本国汇率和资本管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连年顺差,特别是在近期内国际收支差额的增长速度更是令人惊叹。而我国国际收支的连年顺差必将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冲击。为缓解国际收支失衡、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3SLS和系统GMM方法,结合中国1982-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宏观经济稳定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中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了经济增长波动性,资本项目收支失衡是形成通货膨胀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波动性也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于海涛 《时代经贸》2007,5(9Z):46-47
本文对当前中国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和考察,从国际收支的外部性失衡角度出发,来阐释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是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失衡。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收入分配的失衡,即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过高且不断上升,而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且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功能性收入分配的失衡,即中国的生产要素没有按照其对生产贡献的大小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则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还将持续下去。这意味着,解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国际收支本身,而是要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即通过对个人放权让利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并以此形成真正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基于收入分配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是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失衡.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收入分配的失衡,即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过高且不断上升,而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且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功能性收入分配的失衡,即中国的生产要素没有按照其对生产贡献的大小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则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还将持续下去.这意味着,解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国际收支本身,而是要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即通过"对个人放权让利"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并以此形成真正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收支结构分析法新探——以我国双顺差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论主要以经常账户为分析框架,作者将这种分析方法拓展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由于结构性的原因引起的.其中经常账户不平衡可能与一国的产业结构有关,而资本账户失衡则可能是国内金融结构缺陷造成的.具体到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巨额"双顺差"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结构性因素造成的.针对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作者认为无论是支出转换型政策还是支出增减型政策,只能起到数量和规模上的调节作用.要根本解决一国国际收支失衡,需要通过供给政策实现结构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黄慧 《时代经贸》2011,(20):37-37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严重,储蓄率过高、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低效、失业率上升和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同时并存,这种局面的出现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但根源在于内部失衡,调节内部失衡是解决内外失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毛红燕 《经济论坛》2006,(16):32-34
2006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持续地顺差或逆差,会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即可认为一国出现外部经济失衡。我国连续15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了巨额外汇储备,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凸显。从根本上说,外部经济失衡是由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反过来这种外部经济失衡又会加剧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平衡问题。一、外部经济失衡的内在原因1.产业部门发展的失调。上世纪80年代的一轮经济增长表现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轻工业品的迅速增加,90年代的提速主要表现为通…  相似文献   

14.
储蓄大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少强  焦武 《财经科学》2007,82(9):105-111
本文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中国长期存在的储蓄持续大于投资是中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而失衡的根本原因.这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针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本文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及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现象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失衡重点表现为由货物贸易顺差占主导的经常账户顺差、由直接投资顺差引起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以及双顺差现象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运用结构分析法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扩大内需、改善外汇储备结构、调整出口结构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存在融资结构比例失衡、市场垄断、价格管制、供给不足等问题。金融市场不完善是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推高了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降低了居民消费率,加大了国际收支失衡。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对提升我国金融体系整体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东 《时代经贸》2007,5(11Z):120-120,122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已对我国内外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分析了我国外贸失衡的现状及其贸易根源,指出了外贸失衡对我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西德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尽管促进出口和经济增长是西德对外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固定汇率制的观念仍根深蒂固,但西德坚决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和资本项目开放,将国内经济均衡尤其是物价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摸索,几次主动允许马克升值,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外部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压力增大,西德的经验对如何处理我国经济失衡,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这一方面表现为美国和中东欧国家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另一方面表现为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持续的经常账户盈余。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从2004年起不断恶化,在2006~2007年达到顶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全球总需求的下降,全球失衡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李伟  李琴 《经济师》2012,(10):34-36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成功,但是外部经济失衡带来的超长增长的双顺差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文章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对影响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缓解失衡问题,不能单单依靠人民币的升值,有必要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利率,引导消费和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