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帅乾 《中外企业家》2009,(3X):124-125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刑讯逼供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导致了大量冤假错案的产生,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为了打击这种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专门的罪名,即刑讯逼供罪,刑事诉讼法也明令禁止刑讯逼供。但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却屡禁不止。导致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学界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遏制刑讯逼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立 《民营科技》2010,(10):85-85
从四个方面重点讨论如何遏制刑讯逼供的司法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刘德军 《活力》2006,(6):126-127
本文论述了刑讯逼供行为存在的主要原因,侦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处于不公开与无法监督的状态,是刑讯逼供行为产生的重要条件,重视口供在查办案件中的作用,是侦察机关产生刑讯逼供行为的内在因素,刑讯逼供行为在实践中难以认定,使这一行为有了存在成长的空间。减少和遏制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对策是建立在看守所集中提讯制度,实行审讯主体与犯罪嫌疑人隔离制度,实行禁止在看守所以外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确立沉默权有利于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的保障;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行为,客观上促进我国法证工作的进步,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同时就我国现阶段确立沉默权制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杜学毅 《活力》2012,(18):34-35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明确规定,是新中国立法史上的巨大进步,为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搜集证据的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制度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后来逐渐为其他国家和联合国机构所采纳。目前法律界对于违犯法律形成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刑讯逼供行为,其社会危害性众所周知,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屡禁不止。本文试图从刑事诉讼制度和价值的高度揭示产生刑讯逼供的深层原因,并为遏止刑讯逼供现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作为一种顽症屡禁不止。冤假错案、致人重伤、死亡的案件时有发生。近来,随着新闻媒体对司法监督力度的加大,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审判公开、栓务公开和警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司法机关中刑讯逼供死伤的一系列事件一一被公开曝光。这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刑讯逼供已成为当前司法机关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课题。刑讯逼供为何如此屡禁不绝。刑讯逼供到底有哪些严重危害?为了彻底根除刑讯逼供,应采取怎样的新方法和举措?试图对如上问题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言  李玉涛 《活力》2011,(16):30-30
一、职务犯罪案件中刑讯逼供发生的原因刑讯逼供在我国之所以难以消除,有其多方面原因,除司法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外,笔者认为职务犯罪案件中刑讯逼供还有着特殊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诉讼文明化日益到彰显的今天,刑讯逼供这种古老而又野蛮的诉讼手段印在法治的时代背景下禁而不绝。尽管许多国家都在法津中废止了刑讯逼供,但在各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仍有大量的秘密刑讯和变相刑讯存在。所以要想真正杜绝刑讯逼供,必须剖析其产生的根源,立足于中国的大背景中,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价值性,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成长,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在建设法治的中国社会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摒弃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10.
在诉讼文明化日益到彰显的今天,刑讯逼供这种古老而又野蛮的诉讼手段印在法治的时代背景下禁而不绝。尽管许多国家都在法津中废止了刑讯逼供,但在各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仍有大量的秘密刑讯和变相刑讯存在。所以要想真正杜绝刑讯逼供,必须剖析其产生的根源,立足于中国的大背景中,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价值性,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成长,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在建设法治的中国社会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摒弃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项国际公认的刑事诉讼规则,沉默权制度对于保障人权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中国语境下,沉默权却与司法实践普遍存在的刑讯逼供现象相矛盾。可试从沉默权内涵及发展和刑讯逼供原因的分析两条进路出发,探讨在中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今天,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刑讯逼供十分严重的现象,我国在减少刑讯逼供方面进行了艰难的尝试.在理论上,对为什么进行刑罚各有观点,在实践上,效果仍是多重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在当代社会,刑讯逼供行为会导致一系列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发生,我们不仅要从法律制度上入手,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意识和观念上,将程序正义的思想灌输到执法者和司法者内心的观念当中去,由此可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于德林  魏永东 《民营科技》2010,(10):104-104
浅析刑讯逼供犯罪的原因,并从立法和司法两方面谈谈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陷警门"这个词来源于网络,是媒体对安徽民警方卫、王晖刑讯逼供案的称谓。本案是我国少有的非法证据排除案件,笔者通过本案案情,分析被告人方卫、王晖的羁押行为是否构成刑讯逼供,讨论"变相肉刑"的认定与解释。并且以"陷警门"一案为视角,分析现行立法中存在的缺陷,建议相关法律在"变相肉刑"的认定与在押嫌疑人休息时间的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施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是检察机关顺应国际先进执法理念,适应国内法治建设发展进程,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检察体制改革、完善法律监督制度、实现司法公正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制度对于防止刑讯逼供,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遗憾的是,在实践中,这项制度却经常被异化成侦查机关刑讯逼供的挡风墙,只有找出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反思这一病态现象的成因,对于完善录音录像制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来,乡镇治安办工作人员非法拘禁他人的案件不断发生。这些案件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没有确凿证据,也未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的情况下,就将嫌疑人传讯到乡镇,非法拘禁,间或进行体罚或刑讯逼供等。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相似文献   

17.
刑讯逼供是当前中国刑事侦查中的一大顽疾,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无疑是破除这一顽疾的一把利剑。我国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和表现,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起源于英国,如今己被众多国家接受。而我国是否引进沉默权,引起了无数争论。笔者认为在我国引入沉默权有其必要性,如刑讯逼供、在实践中易出现冤、假、错案等迫切需要沉默权,而且从履行国际义务,促进我国刑事诉讼进一步民主化和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等角度来看,我国确立沉默权规则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调控 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指出,自去年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行差别化的信贷、税收和土地政策,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之后于4月17日,国办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年10号),对新的调控政策进一步地细化、完善,再出组合重拳,部署遏制高房价,房地产新政的实施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