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是资本运行的逻辑结果,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必然阻碍社会的科学发展。从消费主义走向消费正义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以消费正义促科学发展,一是要限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消费,坚持可持续消费;二是要实现公平合理的消费,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三是要实现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的平衡,凸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视角下的过度消费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旭友  向智勇 《消费经济》2005,21(4):91-93,95
文章从价值工程的视角阐释了过度消费的涵义,分析了过度消费的心理诱因,指出过度消费是消费主义在中国扩散的典型表现方式,进而分析了过度消费的危害性,提出必须树立高价值消费观,遏制过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是以超越人们生活实际需要,崇拜和追求物质占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虽然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因此必须遏制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的消费伦理,完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倡导适度消费,既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可持续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住宅消费生态化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客观要求,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的实践,在国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生态住宅消费是一种节能、环保、“人本主义”的消费,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明显的绿色性特征,其健康性标准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生态住宅消费的内涵,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生态住宅消费极大地提升了人们住宅消费的水平和质量,已成为新世纪住宅消费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消费与绿色消费、生态消费、低碳消费等概念被视作类似的概念,学界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也不严格。然而通过对可持续消费及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和已有的定义分析,可以发现"可持续消费"较其他三个概念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因而具有合理性。可持续消费概念具有人本主义、持续性、发展性和"人-社会-自然"三重性等内涵特征,避免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也使得可持续消费的研究视角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刘娜 《消费导刊》2009,(6):19-19
消费主义是战后主导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在刺激市场、拉动内需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伦理价值带来了冲击。建立一种超越消费主义的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变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作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完竞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厘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相似文献   

8.
肖斐 《消费经济》2006,22(3):95-95
由卢嘉瑞教授等撰写的《消费教育》一书,已于2005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消费教育的专著。全书共分三编十九章。第一编,绪论,主要阐述消费教育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消费教育的内涵、目标、途径。第二编,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主要阐述消费教育的内容,包括:掌握消费经济学常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消费技能,提高消费能力;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把提高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可持续消费;鼓励消费与"消费主义";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消费决策教育;消费者组织教育;消费法律教育;中国历史上的消费思想;中外消费观…  相似文献   

9.
黄谦明 《中国市场》2009,(1):118-119
本文分析了消费主义思潮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却是经济危机产生的诱因之一。指出以过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以资源过度耗费、牺牲下一代人的幸福为代价的。消费主义思潮及其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在更深层次上引发了人类精神危机。最后指出要实现国民幸福,必须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国民消费、经济增长、国民幸福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消费方式以消费的代际公平为起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在价值诉求上,可持续消费方式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理念、坚持尊重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消费理念、坚持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文明消费理念的价值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