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宁波作为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近代以来,随着五口通商口岸的开放,是中国最早引入了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城市,遗存了大量工业遗产。因此,宁波市开始关注工业遗产保护,但局限于从功能上进行改造,而忽略了其文化价值的利用。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工业遗产发展现状的调查,剖析了宁波市工业遗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价值的挖掘,以及与旅游业的跨界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索新时期浙江城市提升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模式与基本对策,对宁波工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现状与主要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产业竞争力,这必将对杭州、温州等与宁波经济发展具有相似发展环境与特征的其他许多城市的工业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为了研究如何发展工业经济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构建环境污染同工业结构间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试图从工业产业结构化的角度,找出在保护环境质量约束下,实现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思路,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永杰 《中国市场》2012,(37):65-67
当前工业经济增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当予以警惕。尤其是要高度关注工业经济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和成本效益结构等五大结构变化趋势。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结构性政策机制,推动工业快速发展,确保整个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湖北省兴山县工业经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本文着重围绕如何加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振兴兴山经济这一课题,作个初步探讨.工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兴山县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是:——企业结构不协调.从企业规模看,一是小型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宁波市工业系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以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主要奋斗目标,为“十一五”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东北三省一带的经济增长相比于其他地区来说较为缓慢,因此为拉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增长,国家制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从经济结构、农业、企业、机械、医药等多个领域贯彻落实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带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以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吉林省的实施为基础,对其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甜甜 《商》2013,(2):193-195
能源问题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1990—2010年新疆工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新疆工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从长期来看,两者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工业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因此,必须采取新的能源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向集约化和能源节省性转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对各种新型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9.
金维祥 《现代商业》2014,(5):186-186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创造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奇迹,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而工业经济的增长在总的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分量。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一方面工业能源消费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工业经济的增长又增加工业能源的消费。基于此,本文就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从实证研究出发,首先阐述了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发展形势,然后说明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特点,从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构建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2-2013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历年综合发展指数,探讨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历程,找出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提出进一步提高广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呈现出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总体演变态势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极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第二层面上的核心城市;南京等日益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旅游核心城市;常州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地位日益提升;泰州等旅游城市持续被边缘化。城市旅游交通枢纽的形成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宁波游憩商业区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宁波所呈现出来的由三江口这一单核结构向海曙、江东、江北三大区并存的多核结构转变的动态发展图景,进而明确指出宁波已基本形成了"成长三角"型游憩商业区系统(SRBD)。在成长三角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还从整体和分区两方面入手对宁波游憩商业区系统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组团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宁波经济面临着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该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和培育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正处在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轨的关键时期。探索、分析、研究长三角零售市场一体化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零售业态的创新是建设的核心。明晰基于业态创新零售市场一体化的生成环境、成长要素、发展趋势,以及把握业态创新内涵,即启动特征、进展特征、趋势特征,实现理念、技术、产品、管理、布局创新,是建设长三角零售市场一体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OT分析的会展旅游之对策研究——以浙江宁波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是发达的轻工业城市和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灵活的制度优势,凭借自身优越的条件,近几年来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会展旅游对宁波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带动相关产业如餐饮、宾馆、零售、交通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显而易见。如何更好地发展会展旅游对宁波的经济建设和整体旅游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SCP框架的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霞  赵现红 《商业研究》2005,(19):176-179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根据新产业组织理论,应用SCP框架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特征,发现旅游企业规模偏小,竞争手段单一是我国旅游产业市场绩效差的直接原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消除企业进出的人为壁垒,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是增强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提高行业整体效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宁波发展绿色物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物流业在宁波经济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物流的发展也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宁波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提上日程,这给现在发展的物流企业提出了难题。本文从宁波物流现状分析,提出了宁波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迎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装备严重老化;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分工程度低,未形成产业集聚;装备制造业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等方面。应转换政府的经济管理模式和职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的友好结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以其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成为振兴哈尔滨老工业基地首要的战略模式选择。哈尔滨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依靠市场机制,利用本地优势产业的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优势产业的集群规模效应,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集聚化的发展,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宁波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赛颖 《商业研究》2006,(15):96-102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器”,它在宁波的经济发展历程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它在给经济建设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宁波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其现状,探讨其对宁波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宁波日后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