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就参与土地流转的各方而言,农民虽然是流转的主体但是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农民的权益遭到损害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土地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权益成了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农民自治组织性差、经济人政府利益驱动等。为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采取以下措施:明晰农民土地产权,强化法律保护;创设土地发展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农民自治组织化程度,增加与政府对话的筹码;严格土地征用程序,增加征地成本,约束政府征地行为。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等问题,需要在法律上给以规范。应在土地地权登记和确杈、保护基本农田制度、土地流转服务体制、土地流转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以及流转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促进、保障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要保护农民的权益,常常可能实现不了土地的最高收益,要实现土地最高收益,又往往容易侵犯农民群体作为产权主体的权益。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命题,本文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创造条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是前提条件,其核心是拥有对土地产权的自主处置权或交易权,使农民通过家庭承包而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与城市通过出让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一致起来;农民土地使用产权在市场中合法交易流转是充分条件.它主要包括两个领域或形式,即农业生产用地内部之间的交易流转和农用土地向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在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的前提下,真正"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得以形成,流转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至于农地转非交易流转,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在现有土地征用制度框架内,主要靠增加征地补偿费等行政手段来改进,本文阐释此路径不能很好解决问题;一是本文提出的路径,即打破现有征地制度框架,允许城乡土地产权平等进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靠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机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达到土地效率和利益公平的统一,这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内生、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马恒升  张丹  李文征 《价值工程》2012,31(32):48-50
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问题。文章认为,现行土地征用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国家应在保证所有权主体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农民与其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平等交易。国家可在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由农民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取使用权转让费用。土地流转中的地价增值收益,应在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合理分配,保证农民所有权收益,体现政府规划权收益,保护开发商投资收益,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的一项重要法定财产权,在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中,并末作为独立的补偿对象来对待,致使农民的这一合法土地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要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作为独立的补偿主体,进行直接补偿,确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程序,以便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土地征收现象越来越普遍。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强制调整人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它的实行关系到我国九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但是土地征收过程中由于程序的不完善和各种违规操作的存在,导致大量的土地征收纠纷的出现。及时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对规范土地征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土地征收的制度出发,主要探讨了在土地征收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土地不仅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如何充分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成为土地流转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必须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征用实践中存在着征地范围宽、失地农民多、补偿标准低、安置办法单一、征地行为不规范等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土地管理制度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密切相关。必须加快征地改革,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2月,我国《宪法》宣布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全国所有,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绎过程,与国有土地相比尚存在几个亟待从法律上确认的问题。如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确立、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农村经营性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上市流转等待,都需要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探索研究,从而使我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有一个完整的地产市场,有一个法律认可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制度改革。本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若干问题,以求探索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制度,以维护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土地流转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形式出现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根据中央的政策,土地流转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在这样一种全新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否能得到保障,将结合四川省遂宁市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开发与流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和发展农村集体产权住房的开发与流转,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管理与产权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对城市住房保障市场也可以形成有益补充。目前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开发经营与流转交易受禁受限,问题实质主要还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及其形式未得到真正解决。其实在理论和实践上,只要符合四不原则,即不改变农村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地性质(确属集体建设用地),不损害土地集体所有者(农民)权益,不违反城乡统一规划,农村集体产权住房包括已有小产权房就应具有合法性而得到发展。同时,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包括进城农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可以而且也应允许通过农民(户)自有房屋及宅基地和其他农村集体产权住房的合理流转来予以解决。因此,应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积极、有序进行农村集体产权住房的开发与流转。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特有的土地财政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在扩大经济建设的同时侵害到农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权益。为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被提上日程。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必要性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对策,为保护农民财产权益,振兴乡村经济提供更好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国土经济》2011,(5):13-14
作为在土地私有制国家常用的与现代金融体系相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信托流转能不能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上找到生存空间?在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农民切身利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通过信托手段是不是可以加快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进而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地制度创新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农地资源,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本文从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出发,对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合理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物权法》看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发端于计划经济时代,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条例为中心的土地征用制度法律体系。然而,目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土地征用权过度使用、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等问题。《物权法》的实施在意识形态和实践等许多方面将对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物权法》在解决土地征用权行使合法性和土地征用合理性、协调公共利益和私权利矛盾、保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唐宋以后,我国封建社会相对完全自由的土地私有制度开始确立.国家在制度层面上不断明晰产权,使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入市场,土地流转速率加快.土地流转制度一方面可以增进社会福利、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宏观经济,并能起到融通资金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诸子均分的财产继承制度和其他历史因素的影响,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趋于零散化、分配平均化,形成了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和过密化生产方式,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是由于农民的土地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我们必须在土地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上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包括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客体突破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瓶颈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