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老舍对民族文化悲剧的抒写包括对“真金”失落的痛惜与“灰土”拭拂不去的痛恨,他在小说中写尽“老字号”的悲哀和“老”民族精神的幻灭。这既是对转型期中国民族文化缺损以致衰落的冷静审视,又是对民族文化幻灭状态的痛苦反思,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出路及民族精神的重构做着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哈代悲剧小说与古希腊悲剧在形式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共同的审美价值在于,在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拒力抗衡,毫不妥协,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崇高的悲剧精神,然而关于“命运”的内涵,在古希腊悲剧中表现为不可理解的“无意”,在哈代悲剧小说中则是“比较可以理解的”,也就是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自发力量。  相似文献   

3.
贾宝玉与贾惜春悲剧性质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一部《红楼梦》惜春的悲剧并非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只是一种“观他人之痛苦”的,“超自然的,神秘的”、“平和的”悲剧,而是一个不幸的、孤独的、被冷落的命运悲剧。精神和心灵备受折磨的痛苦的悲剧。惜春最终的出家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主动决绝与摒弃。较之宝玉。惜春悲剧的审芙价值并不逊色多少。  相似文献   

4.
哈代悲剧小说与古希腊悲剧在形式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它们共同的审美价值在于 ,在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 ,拒力抗衡 ,毫不妥协 ,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崇高的悲剧精神 ,然而关于“命运”的内涵 ,在古希腊悲剧中表现为不可理解的“无意” ,在哈代悲剧小说中则是“比较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自发力量。  相似文献   

5.
《还乡》是哈代一本非常成功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男主人公克林从大都市巴黎回到家乡荒原,试图改造荒原,实施“广泛教育计划”,在此过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人生经历。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因为克林在理想和爱情上的盲目性,造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剧,在给自己带来悲剧的同时,也将毁灭带给了周围的人。追求和谐的今天,认真解读哈代,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孤独的存在——《边城》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边境》优美隽永山水田园图画的背后,上演的是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悲剧,其根源在于“茶峒人”特定的生存状态-孤独。“茶峒”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凝滞闭塞的生存方式,以及被时代抛弃的失落感,使“茶峒人”呈现出一种孤独的生存状态,沈从文苗土混血的民族出身,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形成了他人孤独情绪。这种独特的个人情结内化为作家创作的潜动机,并贯注于《边城》的山水风光、人情风俗之中。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资源由于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权属性,造成了其“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目前对于“公地悲剧”的解决模式主要有地方政府主导、外来投资者主导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三种制度模式,它们分别对应着管理主导、产权主导及产权和管理相互结合的方式,存在着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与局限。我国目前资源产权体制的弊端就是产权公有造成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低效率,要彻底解决“公地悲剧”,必须明晰资源产权,政府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着眼于其历史,从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看其民族特征,最后从服饰的物质文化和艺术的精神文化归纳出湘西苗族的“勤劳智慧”与“尚美如流”、“热情大方”与“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深受尼采悲剧理论的影响,对构成尼采悲剧观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透彻的阐述,把握了尼采“强健悲剧观”的关键内核-“真理两面”。同时,朱光潜对尼采悲剧理论中的某些问题,作了个人化的阐释。本文分析了朱光潜与尼采悲剧理论上的差异,并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吴松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1):22-24,28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给悲剧价值论建构起了“欲—解脱”这样一种二元结构,这一悲剧价值观念有着中西思想来源,它的形成是中西思想相互借鉴的产物,这些因素使得王国维悲剧理论中带有浓厚的价值论特质。  相似文献   

11.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文学中独特的文学现象。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的奥涅金开启了占据俄国文学重要地位的"多余人"形象。本论文将从"超越"的角度分析这个"多余人"鼻祖奥涅金的悲剧性。悲剧精神是一种超越精神,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论文从奥涅金超越的动因和超越最终失败的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多余人"奥涅金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克罗齐所处时代的美学是以彰显人的感性主体为主要内容的,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人的直觉,提出直觉就是表现,表现情感的意象这一核心概念。克罗齐主体性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由朱光潜来完成,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和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示。研究克罗齐美学主体性的目的就在于复苏主体的直觉创造精神,使心灵由于感性的加入而获得真正的完整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海宁方言以硖石话为代表,属吴语语系。至今保留着古代汉语语音的基本风貌。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声母方面,一是辅音声母大多清浊相对,而且零声母也清浊相对;二是没有翘舌音。韵母方面,有大量的入声韵;圆唇音只有o一个,无ü打头的韵母;无前鼻韵an,无后鼻韵ing和eng,后鼻韵母ang分“前”“后”。声调方面为平、上、去、入四声;除了平声外,上、去、入都有清浊相对,如果细分的话,则有七种不同的声调:平,上、浊上,去、浊去,入、浊入。  相似文献   

14.
依据相对收入假说理论,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联动效应,分别研究相对收入假说构架下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示范效应"。基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这两种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曼殊小说几乎都是一曲曲缠绵悱恻、凄楚哀怨的爱情悲剧,虽然它不能给人指出前途出路,给人更多的是彷徨、苦闷、失望,但它却揭示了悲剧的时代内蕴和社会性,揭示了封建道德观念给人的沉重枷锁,揭示了造成社会非人性的劣根,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它不仅从经济、政治方面改变着中国社会,还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着人们的深层观念甚至是人格养成.青少年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形成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当今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呈现“两极性”特点:依赖父母而又蔑视其权威、安于现状而又鲁莽冲动、我行我素而又缺乏创新.要准确把握青少年的特点,需将国家、家庭、学校三个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因素放到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去理解,找到形成“两极性”的原因,从而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以更好地适应转型期迅速变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主权思想是王宠惠外交思想中重要的内容。他的主权意识萌芽于青少年时代,自1912年王宠惠开始踏入民国外交舞台之后,其主权思想通过他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得以展现。重视以国际法理为依托来维护国家主权和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是王氏主权思想的两大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包括学生管理在内的大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作为实施管理的主要力量,还是作为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大学生骨干群体的发展和完善都受到高度重视。思想素质、工作能力、方法艺术、日常表现、工作心态等构成了高校大学生骨干自我完善的主要方面,其做法和成效在大学生及一般学生干部群体中具有教育作用和示范意义,呈现杠杆效应,需要从纯、真、分、稳、忍几个“维度”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9.
凤阳花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属于典型的"草根艺术",曾经在广大民众中广为流传,丰富了孕育它的这方沃土上的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了我国民间舞蹈艺术。文章对凤阳花鼓的产生渊源、流播、演变、发展及现今状态进行历时性的纵向陈述,阐述凤阳花鼓艺术形式发展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农村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农村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变迁,并对现行农村公共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和“租金耗散”进行了分析。在对农村公共水资源市场治理和政府管制的不足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治理的一种新维度:以社区为基础的自主治理,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论证了价值信仰、社会声誉和社会纽带对于促进农村公共水资源社区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