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对于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以及提升农业生产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共财政投入的视角,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财政投入目标、结构、效率现状,目前在现代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中还存在着支持目标多元化、农业科技财政投入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财政投入资金支持效率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明确公共财政投入目标;从社会服务体系、智力支持体系、管理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角度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支持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财政的投入效率,实现现代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转型创新助力我国粮食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产业发展,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新常态这个宏观背景,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未来粮食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作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3.
&#  &#  &#  &#  &#  &#  &#  &#  &#  &#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4):21-26
面对经济新常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就是在国家层面开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践。本文结合丘陵地区的自然特点和经济特征,以南充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发展与改革为例,提出了适合丘陵地区的现代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现状、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背景下,财政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项公共支出绩效。公共风险与公共危机是现代社会的常态,政府的使命就是尽力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作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共财政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影响着应对危机的效力。要加强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机制建设,加大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从财政收入、支出、协同等方面探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发展和完善的可能途径,其中提出的建议可为具体的地区政策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不断加大三农投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必须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郑敏  王瑞萍 《当代经济管理》2004,26(2):5-8,12
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新生动力,它的产生与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民致富奔小康、农村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起步晚,各界人士对我国农业园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经营模式以及发展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目前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主要的经营模式以及发展建设中一些启示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均等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展开了以“服务型”政府理念为指导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同时我国的公共服务支出体系明显改善,支出规模也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就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状况进行分析,并得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支出居民负担重、城乡差距明显等结论,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离均等化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分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解决人口、经济发展与土地紧张矛盾的根本出路,问题在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压缩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现代农业的转型因而成为必然选择。通过梳理中国农业经营格局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政治上逐渐导致了基层政治的虚无化,在经济上导致了农业内生增长动力的逐渐丧失,在社会层面则是影响了乡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的未来又离不开家庭这一基本单位,现代农业的实现路径在于:以新型城镇化保障现代农业的高质量要素投入;以土地发展权保障现代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以政府调控保障农民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贷款紧缩与经济管理效率等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发展限制,是当前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发展问题。为了提高我国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格局,本文以我国企业在新常态背景下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分析重点,提出企业经济管理的革新路径,旨在增强我国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扶持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财政手段,加大对农业生态领域的支持力度,治理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农民的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只有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农业、农村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文章选取我国198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描述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的推动作用,但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支出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收入增长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积累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大,但总体来看,这种正向冲击还是偏弱。最后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有利益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和广泛的外部性,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通过选取安徽省1988-2010年农业产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Barro(1990)财政支出自然效率法则,对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安徽农业产出与财政支农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安徽省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为11.7%。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保持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严格依据《农业法》的规定,建立财政支农稳定的增长机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总量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规模较为合理;第二,从结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挤出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结构严重扭曲;第三,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不同效应:经济建设支出、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科技支出与财政支农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改造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本文研究了财政支农、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和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支农政策的实践效果,指出了三种方式的利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每种新农村建设的融资模式的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新农村建设融资模式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的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新农村建设融资模式评价方法体系,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加准确和客观地选择新农村建设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永飞 《西部金融》2012,(7):83-85,92
近年来,榆林市借助能源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金融部门也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为突破口,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金融在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使金融在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中发挥更积极更有效的作用,已成为榆林市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财政的改革内容映射出我国公共道德应具备普遍性、平等性、民主性和共情性特征,故应充分利用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契机,通过深化现代财政与公共道德的理论认识、规范现代财政收入体系、改善现代财政支出结构、建设现代预算制度和革新现代财政考量制度等措施,实现现代财政制度下公共道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出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在中国政府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中国财政支出的未来走向受到了广泛关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通过对1981~2002年中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教育科研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数据,为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宏观税负的高低没有固定的判断标准,其合理程度取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建设比重偏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偏低、社会保障支出不足等问题。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应进行战略性调整,着力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公共财政,具体改革思路是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重新界定政府支出范围、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遵循公共财政的基本功能,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以及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公共财政,以此确定合理的、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