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业 《中国外资》2003,(2):30-31
<正> 自从2002年3月21日中国电信与AT&T携手共建上海信天以后,外资进入了半年的静默期,而最近又有消息不断传来,如联通与高通筹划的促进BREW平台发展的合作,中国电信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谋求打造“中国在线”,等等。种种迹象表明,经过一年的潜伏期,外资并购即将在中国电信业掀起波澜。  相似文献   

2.
林华 《中国外资》2002,(12):76-78
2002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开始施行,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在中国入世的推动下,终于大大方方地敞开了,大批外资保险抢滩中国。本刊在今年3月号“封面故事”栏目里已进行了相关报道。时隔将近一年,有媒体说,外资保险抢滩中国开始降温,适时撤离一批驻华代表处。表明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收缩在华战线。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在苦苦等待中国政府的一纸批文。尽管想杀进来的远远多于撤退的,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展开业务受阻是明摆着的事实。问题出在哪里,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宏 《中国保险》2003,(1):44-45
2002年共有22家外资保险公司的30家代表处撤出中国市场,保监会有关部门认为,部分外资保险公司撤出中国市场,不能简单地说是他们不看好中国市场,单从数据上做简单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象征阶段1996-2001年,外资入股的象征性意义阶段。犹如一道分水岭。自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ADB)首度与光大银行合资以来,外资机构通过参股的方式进入国内银行已蔚然成风。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尚无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外资的进入仍然采用特批方式。有投资银行家将外资比喻为盲人摸象,知道市场巨大,但是没有人知道漏洞有多大,所以这时没有任何商业合作的谈判,仅有少数非盈利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在探路。在亚行1996年入股光大之后,又有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入股上海银行,2001年ADB入股南京商业银行。到2001年,第一家跨国…  相似文献   

5.
<正> 洋啤酒二度抢滩中国 今年夏季,中国啤酒的资本运作也似乎渐入佳境。不过,与前几年国内啤酒巨头的纵横捭阖不同,今年的主角却是外资啤酒。 6月30日,世界第二大啤酒集团  相似文献   

6.
外资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本文系统分析了外资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并对外资深度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实现双赢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资》2007,(1):5-5
2006年12月28日上午,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一行莅临中国外资杂志指导工作。薄部长亲切看望了我们杂志社的全体员工,和员工一一握手,对杂志社2006年的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中国外资杂志社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视察中国外资杂志社  相似文献   

8.
非法外资进入,是指海外资本为获得高额收益,逃避资本管制和政策限制,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中国大陆进行投机的资本流动。本文1994年到2010年非法外资进入的规模进行测量,进而实证检验非法外资进入对中国股市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量外资流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可以说,大量外资流入中国,不仅为中国带来了经济起飞阶段急需的建设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物质产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提高了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当前外资流入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其中有的特征已偏离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几大国有银行上市步伐加速,越来越多有关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四大商行的消息开始曝光: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出资总计31亿美元,购入中国银行10%的股权,无论从资金数量还是入股比例,均创下纪录,突破先前美洲银行30亿美元入股建行9%股份的纪录,成为迄今为止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最大一笔交易。2005年8月,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宣布,拟出资约30亿美元,买入中国银行最高10%的股份,而且打算斥资14亿美元,购买中国建设银行股权。有分析师认为,国有银行的股份现在还不是由市场定价,这些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所花代价太大,所付价格远超过现有持股的价值。诚若如此,那么外资入股图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资引起了我国国民的广泛关注,人们执己之词表示支持或反对,但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我们不可能立即阻止外资进入,所能做的就是分析外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与弊,然后汲取前车之鉴,更好的引进外资并且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12.
王益帆  李婧  彭鹏 《云南金融》2012,(7X):172-172
近年来,外资引起了我国国民的广泛关注,人们执己之词表示支持或反对,但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我们不可能立即阻止外资进入,所能做的就是分析外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与弊,然后汲取前车之鉴,更好的引进外资并且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4,(3):5-5
<正> 首家外企获批发经营权 荷兰著名家族企业“万客隆”北京会员店不久前获得批发经营权,这是中国商务部授予批发经营权的第一家外资零售企业。这意味着该领域将全面向外资开放。 万客隆在1999年就开始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批发经营权,但是由于中国在流通领域对外资的限制,一直未得到批准,在中国入世后,流通领域进一步向外资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以及20年来关于利用外资的争论,然后反驳了第三次争论中关于中国存在“外资依赖症”的说法,通过对中国引进外资来源以及使用外资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规模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中国是否存在外资引进过多的问题,最后总结虽然在外资引进中存在一些问题,但FDI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世界各国竞争吸引FDI的环境下,积极利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应当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5.
引用外资是改革开放思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3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吸引利用外资的全过程和世界上其他有了类似经历国家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利用外资的政策进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岸元  吴紫阳 《中国外资》2002,(12):100-101
<正>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虽然中国在涉及外资并购方面还存在诸多法律障碍,但是一些外资还是设法规避了障碍,针对中国企业展开了相当规模的并购。相隔几年之后,回顾、考察当时的一些典型并购事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纳入  相似文献   

17.
近3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开始清理调整一批政策法规,市场环境日益有利于外商投资。 有专家指出,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新世纪前十年共需建住房约61亿平方米。中国百姓的住宅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房地产这块“大饼”,吸引了外商的眼球。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外资投资于北京房地产业的项目近20个,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投资总额近30亿元人民币;厦门市有47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外资企业168家,占总数的35.74%;福州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国有、私营、外资“三足鼎立”的特点。 进入中国内陆房地产市场的外商,主要来自香港地区、新加坡和欧美。不但有房地产开发商,还有房产基金投资商。国际企业正图谋中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 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作为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捷径,在中国入世的当口又得到进一步拓展。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不久前斥资2700万美元购买中国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在中国金融市场掀起又一波澜,成为迄今为止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银行中最大的持股份额。金融分析人士称,外资金融机构对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一直情有独钟,此次“洋股东”乘中国入世东风果断出  相似文献   

19.
咏之 《中国外资》2002,(8):50-52
<正> 中国利用外资,外资利用中国?这个问题就像硬币的两面:中国希望利用外资把国民经济的蛋糕做大,而外资逐鹿中原则着眼瓜分奶酪——资本的回报。综观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态势,以及外商在中国的攻略,堪称各有所图,各取所需。 外商在华投资保持强劲增势 中国外经贸部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商在华新设立投资企业1500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二成六;外资直接投资合同金额440亿美  相似文献   

20.
<正> 七载回眸,外资并购走向深入 自1995年7月,原北京北旅以股权协议转让方式与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签订合作经营协议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外资并购经历了由低谷到高潮逐渐高涨的进程。北旅并购案之后,国家暂停了向外资转让法人股的工作:1999年,华新水泥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