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将贵州土地革命放到整个全国土地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贵州土地革命开展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从中得出贵州土地革命所具有的特殊性,即贵州土地革命的五个特点:普遍性、短暂性、复杂性、民族性、灵活性。在全国土地革命处于低潮之时,贵州却再现了土地革命的高潮,不仅促成红军长征完成了战略性的大转折,而且使贵州从完全意义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度,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在革命时期是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是中国现代革命的重要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识到土地问题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在革命实践中,依据革命基础和斗争力量的变化,对土地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本文对其调整背景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国度里,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毛泽东同志经过革命的实践,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制定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土地革命路线。这条土地革命路线对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军参战,最后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土地风雷激越,革命史波澜壮阔。这是一片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土地,是中央苏区和重点革命老区,12个县(市、区)有11个是老区,宁化、建宁、泰宁、清流、明溪5个县是中央苏区21个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片伟人革命实践的土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斗争,创立了红色政权;这是一片拥有珍贵革命文物和革命遗迹的土地,土地革命时期的文物点有69处,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熊口镇位于潜江市域中心,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熊口是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豫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贺龙、段德昌、周逸群、贺炳炎、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战斗足迹。熊口农民参加赤卫队,保卫政权,保卫家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视角     
土地流转是“第三次土地革命“《浙江经济报》报道,目前浙江省掀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土地流转潮,土地返租倒包、转包、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土地银行“等多种流转形式纷纷出现。新一轮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还包括山地、水面等。流转不是为了解决小规模种粮效益低和土地抛荒问题,主要是为了实现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更快地发展效益农业。绍兴县县长徐纪平认为,解放初期的第一次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第二次土地革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眼下的土地流转是“第三次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7.
南通是江苏省最早的革命老区,老区面积占全市的95%以上,土地革命时就建立了红色政权和红十四军,无数江海儿女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仅有姓名记载的革命烈士就2万余人,占江苏省的50%。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通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昔日的革命老区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涌动着创业热潮,彰显着时代神韵。  相似文献   

8.
肖佑铭 《魅力中国》2011,(5):318-318
一、前言 贵州地处于中国大西南腹地,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是中国开发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借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好机会,贵州举全国之力开发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向世界展示着自信和自强。但是要发展优势旅游经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最大的一个突破点便是建立起便捷的交通系统。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基本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才能夯实贵州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壮美的江汉平原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湖北省潜江市。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同志与他的战友们(周逸群、段德昌、关向应等),曾在这块殷红的土地上播下了顽强的革命火种,建立了不朽的英雄业绩,深印着闪光的足迹……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贺龙同志的崇高的形象和伟大精神,却超越时空,让潜江的子孙后代镂骨铭心,永世不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突围与赶超     
贵州是一个拥有4000万人口、17.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省,但从全国看,贵州仍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洼地。经济发展速度慢,方式粗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比较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及教育、人才等都形成了对贵州发展的制约。在"十一五"期间,贵州投入最大的精力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为走出经济发展洼地做好准  相似文献   

11.
在江西的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相交处,有一座绵延数十里的大山,这就是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留下了光荣名字的东固山。土地革命时期,东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著名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赣西南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位于赣北、濒临鄱阳湖的都昌县,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曾哺育了为中国草命作出贡批的冯任、刘肩三等仁人志士,留下了方志敏、邵武平、周建屏、陈毅等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战斗过的足迹。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占全县总面积80%从上;抗日战争时期,根据陈毅指示,都昌建立了江西唯一的县级新四军留守处。都昌人民的革命活动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仅从景观上说,都昌,看上去很美。而且,从古到今,许多对都昌的描述令人振奋:“都阳湖上都昌县”(宋·苏武),全县犹如一伸开的手掌插入湖中,湖岸线长达200余公里,它是江西的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区建设》2008,(9):41-41
最近,我们对宜昌市所辖3市5县一区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三个时期的烈士遗属及后代的经济收入、生活状况,普遍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14.
驻地工农革命军队按照发展的目标,围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公共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教育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设,解决当地居民的焦点问题,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促进当地居民自我能力的提升,凝聚了革命力量,为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土地的回声史俊,舒绍裘地处鄱湖之滨、信江两岸的江西省余干县,在土地革命的艰苦岁月,曾是赣东北革命的主要根据地之一。这里的人民跟随方志敏、邵式平打土豪分田地,用乳汁和生命支援了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惊天动地的凯歌。可时至九十年代,由于地...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12,(21):50-51
星子县地处赣北,背靠庐山,面临鄱阳湖。全县土地面积894平方公里,耕地10205公顷;人口26.4万,其中农业人口21.9万,辖七镇三乡一场一处。"十二五"扶贫开发期间,有省定重点村17个,贫困人口2.73万。星子县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陶渊明的故里。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时期,曾经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省定二类革命老区县。星子是  相似文献   

17.
红安县是我的家乡,也是我多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我对这块红色的土地有着特殊的深厚感情。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红安人民同全国各革命老区的人民一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为革命的队伍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儿女,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壮丽辉煌的不朽诗篇。  相似文献   

18.
老区精神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伟大时代精神。在战争年代,革命老区人民,不畏强暴,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赶走了日本侵略.推翻了蒋家王朝。从实践中缔造出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支柱——老区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时期就是中央苏区县的广东著名革命老区南雄市,市北“枕楚跨粤”的大庚岭上,有一峰独秀的梅岭。梅岭有贯通南北的千年古道,峰巅有称为“江广之冲”、“咽喉”、“锁匙”的梅关。梅岭奇峰耸立,峭壁悬崖,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却有“梅山万树诗千韵”,分外妖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获得一定发展,并与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起,推进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并最终在民族矛盾上升激化形势下,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