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界》2001,(2)
2000年 NASDAQ 市场跌得很惨,但作为"科技是未来"的忠实拥护者,我们相信,虽然科技股的代表将会更替,但作为科技股象征的 NASDAQ 市场不会崩溃,而且会有更大的发展。作为投资者,摈弃浮躁和暴利的心态将是面对NASDAQ 未来所应持有的态度,让我们寄希望于2001年,甚至更远。NASDAQ 会给有耐心的投资者以良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2000年 NASDAQ 市场跌得很惨,但作为"科技是未来"的忠实拥护者,我们相信,虽然科技股的代表将会更替,但作为科技股象征的 NASDAQ 市场不会崩溃,而且会有更大的发展。作为投资者,摈弃浮躁和暴利的心态将是面对NASDAQ 未来所应持有的态度,让我们寄希望于2001年,甚至更远。NASDAQ 会给有耐心的投资者以良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是NASDAQ市场值得纪念的日子,如同一年前的大跌一样值得纪念。因为一年前的4月,股市的大跌意味着科技股神话的破灭,而一年后的4月则意味着经历了沉重打击的NASDAQ市场可能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既不是盲目的追逐概念,也不是盲目的如惊弓之鸟。总而言之,投资者信心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2001,(6)
2001年4月是NASDAQ市场值得纪念的日子,如同一年前的大跌一样值得纪念。因为一年前的4月,股市的大跌意味着科技股神话的破灭,而一年后的4月则意味着经历了沉重打击的NASDAQ市场可能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既不是盲目的追逐概念,也不是盲目的如惊弓之鸟。总而言之,投资者信心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5.
11月中旬,具有"华尔街多头总司令"的高盛证券首席投资专家科恩和美林证券首席投资专家卡利丝均表示目前是值得买进的时候,她们的讲话鼓舞了投资者的信心,并促进 NASDAQ 市场指数出现了大涨。但是从科恩和卡利丝给客户的投资建议来看,60%~65%的股票投资比例相较于以前她们80%以上的投资比例而言仍然显示出她们谨慎的态度。或许谨慎才是目前投资者进入NASDAQ 市场必须具备的心态和操作手法,才是 NASDAQ 市场的总体氛围。  相似文献   

6.
《财经界》2001,(1)
随着 NASDAQ 网络科技股的灾难在世界其他地区资本市场的蔓延,投资者对网络概念公司的态度由激动万分变成惟恐躲避不及。分析家们又抛出了他们屡试不爽的定律:网络公司不盈利。就好象当初他们从没有对投资者说过网络公司未来一定有美妙的发展前景一样。网络分析家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词就是商业模式。但追其源头,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确立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对她的产品和服务有需求的市场上的。可能是网络分析家们将真实的需求市场忘记了,而只顾给投资者们讲述 YAHOO、E-  相似文献   

7.
随着 NASDAQ 网络科技股的灾难在世界其他地区资本市场的蔓延,投资者对网络概念公司的态度由激动万分变成惟恐躲避不及。分析家们又抛出了他们屡试不爽的定律:网络公司不盈利。就好象当初他们从没有对投资者说过网络公司未来一定有美妙的发展前景一样。网络分析家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词就是商业模式。但追其源头,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确立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对她的产品和服务有需求的市场上的。可能是网络分析家们将真实的需求市场忘记了,而只顾给投资者们讲述 YAHOO、E-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2001,(5)
无论对投资者或上市公司而言,3月和4月上旬的 NASDAQ 市场表现尤为令人难忘,因为 NASDAQ 跌到了1600点的低位,也因为道·琼斯指数终于达到了熊市的量化标准。但是其后的形势却峰回路转,NASDAQ 重新达2000点.道·琼斯再度返回万点,反弹抑或反转于是再度成为每个 NASDAQ 市场参与者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在没有利好因素出台的情况下,投资者开始趋于保守,这就决定了 NASDAQ 市场也将开始趋于平静。这对于经历过大涨及大跌的 NASDAQ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大幅振荡之间投资者没有时间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此时正好给投资者一个极好的思考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NASDAQ 市场在2月份至3月份中旬的表现可以用残不忍睹来形容,股市基本沿着一个接近45度的斜坡往下。虽然在3月初的时候,股指曾经略微的反弹,但是随后的暴跌在击穿了2000点的关口时,也几乎彻底摧毁了投资者的信心。2月1日,NASDAQ 指数还收在2782.79点:3月15日,指数却已经跌到了1940.71点。整个时间段内下跌了30.26%,较2000年3月10日的历史高点5132.52点,已经整整下跌了62.19%。这也是在1998年12月后 NASDAQ 指数首度见到2000点以下。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2001,(4)
NASDAQ 市场在2月份至3月份中旬的表现可以用残不忍睹来形容,股市基本沿着一个接近45度的斜坡往下。虽然在3月初的时候,股指曾经略微的反弹,但是随后的暴跌在击穿了2000点的关口时,也几乎彻底摧毁了投资者的信心。2月1日,NASDAQ 指数还收在2782.79点:3月15日,指数却已经跌到了1940.71点。整个时间段内下跌了30.26%,较2000年3月10日的历史高点5132.52点,已经整整下跌了62.19%。这也是在1998年12月后 NASDAQ 指数首度见到2000点以下。  相似文献   

12.
无论对投资者或上市公司而言,3月和4月上旬的 NASDAQ 市场表现尤为令人难忘,因为 NASDAQ 跌到了1600点的低位,也因为道·琼斯指数终于达到了熊市的量化标准。但是其后的形势却峰回路转,NASDAQ 重新达2000点.道·琼斯再度返回万点,反弹抑或反转于是再度成为每个 NASDAQ 市场参与者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外刊     
《中国海关》2015,(2):6
2015年美国投资市场分析在股票市场方面,归结于汽车业的转型,以及科技股不断增强的远期投资潜力,2015年这两类分红型股票的表现值得期待。而对于有着加息预期的投资者而言,浮动股息优先股则是更好的选择,如美国银行W系列优先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共事业股在2014年交出了新千年后最好的答卷,但由于该领域市场饱和程度较高,投资者仍应避免将视线过多地放在这样的传统收益面。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的大科技公司一个连一个的发布盈利预警,NASDAQ 市场一波接一波的下跌。于是9月和10月的 NASDAQ 市场表现之差可比4月的大暴跌,并一起成为多头投资者的滑铁卢。数据显示,8月31日,NASDAQ 市场指数依然站立在4206.35点,9月1日指数曾摸高4259.87点。但随后,指数一路狂泻,并于10月12日达到低点3071.25点,收于3074.68点,创出了年内的新低。在整个时段内,指数下跌1131.67点,跌幅达到26.90%,多头投资者溃不成军。市场大跌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预警。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实际上就是信心经济。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企业的发展与投资者的参与是密切联系的。因此,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将会对提高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信心有着促进的作用,进而形成良性机制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于维护投资者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各市场普遍联系的今天,不确定性并未稍减——如果美国政府主导的救市毫无边界,导致数万亿美元债务被随意注销,则可能从根本上动摇整个外围市场的信心基础。欧美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并向世界输出通缩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2001,(3)
目前的 NASDAQ 市场就是处于不断寻找但又缺乏实力领涨类股板块的尴尬境地。虽然,美联储连续两次下猛药般的降息,并且预期还会降息;虽然,美国总统布什为其高达1300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在国会努力;虽然,美联储主席和美国政府官员预期美国的经济在下半年会表现良好,但是经历了网络崩溃和蓝筹电脑股盈利下降打击的 NASDAQ 市场,由于缺乏足以支持信心的新领军人物而依然尴尬——最困难的日子好像已经过去,但是上扬却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 NASDAQ 市场就是处于不断寻找但又缺乏实力领涨类股板块的尴尬境地。虽然,美联储连续两次下猛药般的降息,并且预期还会降息;虽然,美国总统布什为其高达1300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在国会努力;虽然,美联储主席和美国政府官员预期美国的经济在下半年会表现良好,但是经历了网络崩溃和蓝筹电脑股盈利下降打击的 NASDAQ 市场,由于缺乏足以支持信心的新领军人物而依然尴尬——最困难的日子好像已经过去,但是上扬却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9.
被认为是“重大利空”的举措,也未尝不具有一种积极的市场导向意义,因此,也断不会动摇投资者到股市淘金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股市长期向好的信心,对于中国股市的健康乃至发展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坏事。  相似文献   

20.
翟英敏 《商场现代化》2006,(24):290-29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乃至世界范围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日益猖獗。给投资者及相关财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严重损失;也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大冲击。破坏了资本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动摇并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本文从全方位角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以便给大家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