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6.8亿吨,同比增长0.8%,增速明显趋缓。消费方面,2013全国煤炭消费量达36.1亿吨,同比增长2.6%,远低于前10年煤炭消费增幅的平均值9%;库存方面,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重点煤企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159万吨,可用19天。煤炭市场整体继续呈现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当前煤炭市场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煤炭物流发展有哪些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乳制品业已经历过三次巨大考验 :第一次考验在改革开放之后 ,以雀巢为代表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包括跨国公司中国都有了“桥头堡”———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 ,企业数超过40家 ,然而从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等各方面来看 ,国产品牌始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第二次考验是大量走私进口乳制品。1997年和1998年每年进口各类乳制品11万吨左右 ,1999年14.8万吨。每年却有近10万吨的走私品进入国内市场。这些正常与非正常的进口冲击着国内乳业。中国乳业在这种情况下从中国国情出发 ,使奶粉、液体奶、酸奶、…  相似文献   

3.
当前消费品市场有效需求不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998年消费需求只增长68%。扣除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是自1994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下降。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7年的555%下降为40%。下降了155个百分点。现在市场已没有热销商品。据有关部门统计,在605种主要商品中,有333%的商品供求平衡,有667%的商品供过于求,比1998年下半年增加了387个百分点。长期的卖方市场已转为买方市场,物资短缺已转为商品过剩。我国市场出现的商品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是低水平过剩而不是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曾经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状态终告结束,买方市场格局开始出现,总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面。就市场行情看,从生产资料到消费资料,从城市市场到农村市场,99%以上的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状态。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加工工业开工率一般只有60%左右。面临市场过剩、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和经济要素日趋过剩的状态,企业如何才能寻找到有效的市场机会,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1从消费热点中寻找市场机会有人认为,我国当前消费断层现象将进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乳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面临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乳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数据显示,1993年以来,我国乳品业产量每年递增6%到10%,1996年达到625万吨。预计2000年将达到780万吨,2010年为1700万吨。 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乳制品工业产值在食品工业中所占份额较低,1996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达6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而乳制品工业  相似文献   

6.
张建学 《新质量》2003,(5):50-54
在食品行业里,恐怕没有哪个行业比乳业竞争更激烈,炒得更热乎了。2002年总产量突破1250万t,乳制品产量增长25.6%,液体乳产量增长65.8%。与此同时,大并购、大整合风起云涌,资本竞争去年更达到高潮。专家预测,5年内,我国乳制品市场将保持15%的综合增长速度,液态奶的年增长率达50%。去年刚刚经历了一场“无抗奶”风波,今年又揭开了关于还原奶(勾兑奶)的黑幕,乳品行业的诸多问题也由此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五、国民经济存在着生产过剩,并存有经济危机的风险 中国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动看,由于城镇失业率越来越高,消费能力相对收缩;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决定的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不相对下降,可能反而上升,产出更多的物品,导致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市场许多消费品和工业领域一些中间产品结构性过剩。  相似文献   

8.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获得了重大发展.钢产量连续6年超过1亿吨,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已能够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的过剩.在加入世贸组织面对国际市场挑战的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整体素质不高、钢铁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弱势明显,亟待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9.
辽宁桓仁葡萄酒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葡萄酒行业状况葡萄酒是世界上主要的酒种之一,是除啤酒外的第二大酒类饮品。我国是一个以白酒消费为主的国家,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一直处在很低的水平。新中国成立时,葡萄酒的年产量还不足200吨,1980年的年产量首次超过5万吨。在这之后,我国的葡萄酒进入相对较快的发展阶段。据相关数据分析,1994年至2000年世界葡萄酒产量增长6.5%左右,而同期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增长61.8%。2000年之后,葡萄酒的产量一路飙升,2007年过50万吨大关,预测2010年达到80万吨。在世界葡萄酒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中国仍旧是可以开发的沃土。葡萄酒的发展使中国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大量的企业。80年代只有三四十家,到了1995年年底发展到240多家,估计现有葡萄酒厂总数有600多家。从目前行业结构看,企业小、生产分散是最突出的特点。在6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80%的企业年产量不足0.1万吨,10%的企业年产量介于0.1~0.6万吨之间,只有少数企业年产量超过1万吨。现在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已经度过了曾经半汁天下的“混乱期”,其中干型、半干型葡萄酒已占总量的50%~60%。高档次产品品种日益丰富,除已有国际公认的高档单品种葡萄酒外...  相似文献   

10.
发展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还原奶充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奶源奇缺成为瓶颈;备受质量问题困扰,但奶源模式已悄然生变。繁荣与虚假并存,前景与困难同在,希望与问题相伴。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方有生认为,中国奶业正面临阵痛。还原奶充斥市场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了中国奶业一系列发展数据,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自1995年以来,中国奶业增长速度一直保持30%以上,上规模的乳制品企业的增长更高达45%。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月-6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总产值为191.23亿元,同比增长36.82%;销售收入220.31亿元,增长39.35%;实现利润14.98亿元,…  相似文献   

11.
吕炜在《财经问题研究》撰文指出 ,我国已进入后短缺时期 ,即在我国渐进改革过程中 ,市场化总体程度已得到实质性提升 ,而在市场化程度结构性不均衡问题突出的背景下 ,经济运行必然要经历的一个供给总量基本平衡甚至长期过剩、供求结构性失衡矛盾尖锐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运行既有别于传统体制下和体制变革前期的全面短缺状态 ,又有别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约束状态 ,故称之为“后短缺时期”。它的主要特征如下 :这一时期的市场过剩是在低收入水平下的结构性相对过剩 ;这一时期的有效需求不足 ,包括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及低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2.
西部能否成为拉动全国的新经济增长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丰衣足食”的时代终于到来。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却出现了商品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并导致产品无市场、消费无热点、投资无项目的状况。面对内需不足,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包括增长区域。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让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开放率先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梯度推进战略。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符合我国国情,是成功的。20年来,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也获得飞速发展。从1978…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煤炭消费量的大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75年江苏省煤炭消费量为1 545.9万吨,其中工农业生产性煤炭消费1 144.4万吨(包括发电用煤——下同)、生活用煤307.6万吨、市场生产用煤只有93.8万吨;到1985年,江苏省煤炭消费量达4 224.3万吨,比1975年增长一倍多,其中:工农业生产性煤炭消费3 293.6万吨、生活用煤509.8万吨、市场生产用煤420.9万吨。煤炭消费量在10年间年均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估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协整、动态最小二乘法与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对1953年以来的中国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价格弹性系数与结构弹性系数进行了估计与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均能对能源消费产生显著影响,但能源价格的影响相对微弱。GDP增长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1833万吨标准煤,这与最近6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吻合地很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3136万吨标准煤,能源价格增长1个百分点将抑制能源需求813万吨标准煤。过去50年中,经济增长消费了约90%的能源,10%左右的能源被浪费。得到的主要政策思路是:政府要想更大地发挥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调节作用,必须让市场主导能源价格机制的形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或降低工业能耗对于实现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7亿吨标准煤的总量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 畜牧业     
【畜牧经济发展概况】 畜牧业经济快速增长。1995年,总产值达到51亿元,比1994年增长14.5%,占农业总产值的31.5%;全省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30元,比1994年增加39元。肉、奶、蛋总产量超额完成“五个一工程”要求的100万吨任务。1995年,全省肉、奶、蛋总产量达到126.4万吨,比1994年增长17.6%。其中,肉类总产量61万吨,比1994年增长21.1%;奶类总产量29.3万吨,比1994年增长14.0%;禽蛋总产36.1万吨,比1994年增长14.8%。养猪、养鸡业继续发展。1995年,饲料价格特别是玉米价格一路攀升,最高达1.6元/公斤,最终在1.5元/公斤左右的高价位上运行,而肉猪…  相似文献   

16.
观点速览     
要下力气降低消费成本我国消费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前几年是20%,现在是15%到16%之间,而发达国家是8%。在这方面有很多文章可做,要下力气降低消费成本,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已出现积极效应今年1至2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表现在就业稳、内需稳、物价稳,投资、消费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经济呼之欲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已出现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变动结果 :微利时代随着中国经济总体上由短缺转入供给过剩 ,经济发展进入以结构优化和升级、整体经济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 ,至90年代中后期 ,中国各主要产业部门总体上呈现出总量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过剩并存的状态 ,工业品存在结构性的市场实现障碍 ,生产过剩和生产能力的过剩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市场上主要商品普遍供过于求 ;生产能力过剩 ;局部资金供给宽松 ;劳动力供给过剩 ;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上述情况下 ,行业平均利润下滑。一方面 ,新兴产业因科技含量较低。缺乏行业进入壁垒 ,产品在进入市…  相似文献   

18.
钢2007年全球表观钢需求预计达到11.8亿吨,同比增长5.2%。其中,中国需求将达到4.13亿吨,同比增长10.4%,增长率将比2006年的14.4%放缓。与此同时,2007年全球粗钢产量将同比增长8.7%,为连续第7年增长。到2008年全球钢产能过剩将增加35.6%,达到1.6亿吨;全球钢表观需求将增长20.8%,达到12.4亿吨。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形势向好,预计2007年粗钢产量4.6亿吨,比2006年增加4500万吨,增长11%左右;钢材产量(含重复材)5.05亿吨,增加5000万吨,增长11%左右;钢材进口基本稳定,钢材出口呈下降趋势;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维持高位区间运行,国内市场价格水平仍将…  相似文献   

19.
在2008年以前,国产品牌奶粉占据国内7成市场,洋品牌奶粉仅为3成,但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一道"分水岭",国产品牌奶粉至今没能重回消费者的心中。国内乳企自信不足海关总署2011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甚至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生产企业,如贝因美、飞鹤和娃哈哈等,为适应国内消费需求也开始使用进口奶源,导致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居高不下。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介绍,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量14万吨,2009年激增到31万吨,2010年增长至48万吨。目前,洋奶粉已经占据国内  相似文献   

20.
一、一季度物资市场形势分析1.社会需求稳步增长据初步测算,1-3月,煤炭、钢材、生铁、木材、水泥、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等16种主要物资全国总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5.2%。其中国内消费增长6.6%,出口下降25.5%。主要物资品种中,煤炭全国需求总量3021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钢材使用总量2343万吨,增长3.8%;铜使用总量22.5万吨,下降1%;铝使用总量44.7万吨,增长0.7%;水泥使用总量9545万吨,增长11.4%;木材使用总量1023万立米,下降1.2%;烧碱全国使用总量135.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5%;纯碱使用总量147.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2.1%;橡胶使用总量22.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