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有股占大头,又不能流通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影响和制约的分析,对保险资金入市和国有股减持问题做了探讨,提出保险资金入市是一项双赢的选择,不仅可以使保险业走出困境,扩大投资渠道,还可以减缓因国有股减持对股市带来的冲击,有利地推动国有股减持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罗晨雨  张斌 《甘肃金融》2002,(3):25-26,29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目标之一就是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合理调整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让其担当起自身应有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这一目标不难看出,国有股减持是带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一项措施,其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利好.但从市场的反映来看却并非如此.我国股市从2001年6月宣布存量减持国有股以来,股市应声下跌,直到10月暂停这一方案,股市才止跌.为何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呢?我认为关键并不在于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不妥,而在于没理清国有股减持与国企改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及定价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直接影响着国有股减持的力度、广大股民的利益及股市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章从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了5种减持方式:国有股回购、国有股向社会公众股东配售、组建若干只受让国有股减持的投资基金、国有股减持协议转让和场外拍卖、由国有投资公司减持国有股及股转债。特别对股转债的三种具体方式即国有股转为可转换债券、转为国家债权、零息回购转债方式进行了论述分析。另一方面章又结合股转债的方式论述和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停止国有股减持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停止国有股减持只是说明在国有股减持的方法、步骤、时机以及价格等方面存在着不合时宜的地方 ,而决不意味着放弃解决国有股流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有股减持是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必过的大关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 ,减持国有股必须注意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包括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发展、社保体系完善、股权全流通的关系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 ,还要坚持公平、多样化、稳步推进的原则 ,积极妥善地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相似文献   

6.
6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国有股减持的有关事项,标志着国有股减持计划全面启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总股本规模约为2846亿股,其中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62%.按2000年5月底收盘时的市值计算,深沪两市国有股的总市值大约为22550亿元.按照目前证监会在2000年至2001年内将国有股比重减持至51%的设想,大约要减持300亿股.国有股减持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家股"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崔青云 《理财》2001,(7):34-35
许多人对国有股减持有一种犹豫的心态,认为国有股减持是让约占总股本62%的国有股流通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对证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国有股减持并不意味着国有股高位套现,而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只要方案和步骤设计得当,就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笔者认为,国有股减持可以分三步走。一、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企业员工通过购买企业部分股票而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管理权和收益权,从而强化对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员工持股信托基金会,由公司担保,并以购入的国…  相似文献   

8.
非流通股解禁及减持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爽 《证券导刊》2008,(3):75-76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将抓好股市增量,推动已上市公司扩大实际进入流通的股份比例。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几大重要行业,例如石化、煤炭、金融板块,减持的空间已十分有限,未来国有股主要减持的行业预计将集中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以及商贸板块。  相似文献   

9.
《广东财政》2001,(8):10-10
国有股减持作为证券市场改革的重要一环,势必对市场的投资理念和价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在今年6月12日《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前,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继续执行国有股减持计划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努力方向之一。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仍然由政府绝对控股,而且第二大股东持股量与第一大股东相差悬殊。“这种情况不利于将政企职能彻底分开,不利于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也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则从更高层次指出,国有股减持的本质目的,是要在“充实社保基金”的前提下“套装”改革的更大措施,冲破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思想认识阻力和体制性障碍。其中,一是要彻底解决国有资产可不可以‘卖’的认识问题;二是要彻底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的可交易、可流通。在这样一个目标下,最终要通过“变现”过程实现为可交换、可流通,不仅包括充实社保基金的部分,而且包括目前不规范的制度设计下不能流通的全部国有股和法人股;不仅包括上市部分的国有资产,而且包括非上市部分的国有资产。而在国务院正式发布以国有股存量发行方式为主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后,市场立即作出了强烈反应,另外一些权威人士纷纷发表了一些对国有股减持的看法,以促进各方对国有股减持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淮 《金融研究》2000,(10):109-114
国有资产变现、减持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既定政策。减持国有股要同时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补充社会保障基金 ,二是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改造 ,三是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四是规范证券市场 ,使国有股、企业法人股实现为全部可流通。投资公司参与减持国有股的基本思路就是搭建“一级半”市场 ,首先由投资公司在场外将减持的国有股承接下来 ,然后再通过一定的退出方式使这些股权加入市场流通。这个方案的资金来源 ,一是质押贷款 ,二是国家以出资人身份给予投资公司一定量的现金增资 ,三是成立专门用于减持国有股的若干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1.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国有股减持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国有股现状入手,结合国外国有股减持的目标,阐述了我国国有股减持的意义所在,从市场承受能力、国有股产权所有问题、持股成本、股权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国有股减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管理办法》中的三种减持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国有股减持应有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各方参与者利益,实现减持所获资金的有效利用为原则,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明确国有股减持的领域、步骤及定价,综合平衡各方利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有股减持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的许多问题,根源在于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国有股减持.国有股减持的政策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问题.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是国有股减持应该以换股为主,以国有股上市流通筹集资金为辅.国有股总的趋势是减少,但这是国有股占国民经济份额的减少,而不是国有股总量的减少和总价值的减少.  相似文献   

13.
均衡发展是资本市场运行的最佳状态,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份比重过大且不能流通却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到资本市场资金、股票的供求平衡,影响到股价的波动,最张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国外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很重视资本市场上各市场关系的均衡。我们有必要在国有股减持的程序高度、减持步骤及价格的确定等方面体现市场均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股市发展的重大制度缺陷.然而全流通后的股市,上市公司投融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否确立?分析表明.早期五家全流通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不比其它股权分嚣的上市公司明显好.侵犯公众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仍然存在。本文认为:全流通、国有股减持并不一定能够改善公司业绩.只有从法制上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才有共赢的投融资关系:建立这种良性的关系是股市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尽早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使国有股流通或减持国有股,已是当前理论界和管理部门的共识。减持国有股,不光能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变现国有资产。还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股、企业法人股与公众流通股的“并轨”已成为我国资本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并在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同时,选择少量上市公司进行国有股配售及定点回购等方式的试点。而在此之前,国有股减持其实已在一些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中有了很多实践,并且减持方式也是多种的,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减持国有股以存量发行为主、市场化定价的原则。6月26日,拟增发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首先“浮出水面”,江苏索普、沧州化工、韶钢松山等三家上市公司率先提出通过增发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计划;7月24日,新股发售又首开减持先河,广西北生、安徽江淮、烽火通信、华纺股份等四家公司获准上网定价发行,国有股存量发行10%,其定价即为新股发行价。至此,国有股减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就逐渐褪去其最初探讨阶段的朦胧面纱而变得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8.
由于占2/3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使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着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股市的资本运作效率,也阻碍了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国有股减持的决定,笔者将对这一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及提出一些相应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沸沸扬扬的国有股减持问题随着今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而终于尘埃落定,它表明酝酿已久的国有股减开始正式启动,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大量低成本不流通国有股的流通问题终于拉开了逐步解决的序幕。那么,应如何认识和评价国有股减持问题,便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减持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层次迈进的重要一步,其减持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国有股配售、国有股回购、可转换债券、协议转让等方式。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一点已成为共识。因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在选择减持国有股的方式时,除了考虑内外其他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减持国有股对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的影响,即从财务管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