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是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省份,为推进湖南省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2011年6月以来,湖南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电信公司等分别进行对接,就推进湖南农村信息化工作进行高层会商。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扎稳打,取得诸多成效。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迅速铺开,信息服务站和网络平台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信息服务机构和队伍不断壮大,信息化技术在江西农村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喜人变化使农民得到巨大实惠。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信息化在不断普及,国家也不断在农村推行财务重大战略与政策,积极保障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与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队伍,构建起与时俱进的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才能切实保障农村的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阐述了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2年1O月13日至11月2日,农业部信息中心组团赴英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培训与考察,整理形成了“英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考察学习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英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现状、特点及成效,并对我国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出了建议。培训先后参加了英国国际农业科技中心、欧洲农业食品及环境信息科技联合会、英国国家衣业中央评鉴委员会、英国国家农民联合会、剑桥大学罗宾逊学院、ReaSecheatll衣学院、Sparsholt农学院等的授课培训和座谈交流,并对英格兰、成尔士等地区的5个现代化农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讨论,大家对英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我们将在近期为您陆续刊发此行的考察报告,与读者一起分享英国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启示。中英两国在衣业、农村发展方面差距巨大,农业衣村信息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必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在学习借鉴英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竞相加大信息产业投资,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步伐,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农村信息化程度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同样,没有农村的信息化也就没有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入WTO以后,我国农民要参与国际竞争,最迫切需要的是信息服务,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必须适时推进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不断向信息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加速推广农业科技及劳动成果,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优化相关经济结构。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然后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下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当期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农业信息化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16日)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和朱基总理分别到南海考察,对南海市的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江总书记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南海的农村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昨天,我到西樵、狮山两个镇了解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很受启发。我看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贯彻江总书记和朱总理考察南海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村财务管理和农村经营管理电算化为切入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部里有个总体规划。从这次会议各地交流的情况看,农村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正在受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但因基础薄弱,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进程比较缓慢,也府在不少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包括试点在内的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水平、信息资源建设和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农村经济信息化的因素。最后,文章从若干方面提出农村经济信息化的试点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浮市是广东省典型的山区市,在农村信息化实施方面也是走在全国前列。文章对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科学内涵及其相关理论做了一些了解,具体从云浮市、县、镇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等展开阐述,通过对云浮市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云浮市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构建与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10,(9):13-13
为继续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联合印发了《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这标志着农村信息化走进一个全新时代,也为中国软件业注入一股强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郭娟 《山西农经》2023,(13):184-186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且存在一些弊端,应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模式,重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应不断优化和改进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根据示范省建设的实践分析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地处闽南的小村落何以获得农业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村”的荣誉?它创建的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推广何以会成为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近日,记者探访了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为读者打开一扇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兰田模式”之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思路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宗煜  徐红琳 《农村经济》2006,(12):96-98
农村信息化对实现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建设要求的分析,探讨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012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实现信息强农惠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信息意识薄弱、素质较低、服务体系不全、信息内容开发粗放等问题。本文以我国新农村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为基础,试图从新农村信息化管理、社会发展管理层面及其先进文化融合的视域,探索当代新农村信息化的和谐发展规律,以寻求未来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怎样依靠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方法来解决"三农"问题,旨在为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前瞻性研究基础和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最近,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在广东南海市召开了“全国农村管理信息化试点工作汇报交流会”,部分省市及10个试点地区代表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在会上作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稳步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的重要讲话。刘坚指出,这次会议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和朱总理考察南海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村财务管理和农村经营管理电算化为切入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东南沿海地区试点工作已具备相当规模,吉林、黑龙江、湖南等中部地区的试点也很成功,宁夏等西部地区也…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力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定量分析农村信息化建设对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获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试点 2011年3月17日,科技部办公厅、中组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正式下文,批准湖南省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试点,这是国家北方布局在山东、南方布局在湖南进行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试点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北鲁南湘”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信息化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信息化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能够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整体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我国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城镇化率低——农民收入低——国内需求不足——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的格局,农业信息化所处的地位还很低,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