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陷入“质量门”的“惠普”,相对于它在全球广泛的品牌声誉,其前期危机处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然而,高潮并末结束,惠普公司客户体验管理专员袁明在中央电视台某晚会上的表演,则让“惠普”陷入了一种荒唐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陷入质量门的惠普,相对于它在全球广泛的品牌声誉,其前期危机处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然而,高潮并未结束,惠普公司客户体验管理专员袁明在中央电视台某晚会上的表演,则让惠普陷入了一种荒唐的境地。袁明在接受暗访时称:惠普笔记本出现故障与消  相似文献   

3.
惠普耍大牌     
近一个多月来,在北京工作的李先生心情非常郁闷,每天上下班时他都会在很多地铁站内看到大量的惠普笔记本电脑的广告,在2010年3月15日央视曝光惠普笔记本质量问题后,惠普笔记本的广告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似乎如雨后春笋,这让同为惠普笔记本“质量门”受害的消费者李先生感到万分厌恶。“在中国,惠普已失去它的品牌形象,凡是懂点电脑的都不会再选择惠普了。”李先生无奈地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  相似文献   

4.
2010年。阜宁县依托“惠普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援助项目”、“惠普创业家启动项目”和SYB项目,围绕打造七大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培训模式、优化扶持措施、完善服务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累计开展创业培训27期,培训学员2028人。阜宁的创业培训模式被中国就业促进会在全国各个惠普项目实施点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1939年,一家公司成立了,后来发展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跨国企业之一,它的起家家业是测试测量仪器,它的名字叫“惠普”,它的企业文化精髓叫“惠普之道”;60年后,一家新的公司抽离出来,它的看家家业仍包括测试测量仪器,它的企业文化精髓仍是“惠普之道”,但是它却不得不改名换姓,它的新名字叫“安捷伦”。  相似文献   

6.
陷入"质量门"的"惠普",相对于它在全球广泛的品牌声誉,其前期危机处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然而,高潮并未结束,惠普公司客户体验管理专员袁明在中央电视台某晚会上的表演,则让"惠普"陷入了一种荒唐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研究》2009,(6):40-41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IT厂商之一,2008年,惠普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优异的业绩。根据2008财年的全年收入统计,惠普实现了13%的增长,总收入达到1184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惠普为什么能够实现“逆势飞扬”?2009年,惠普信息产品集团针对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发展规划有哪些?在促进产品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惠普又采取了什么策略?为此,本刊记者近日对惠普集团副总裁,信息产品集团大客户部总经理邵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惠普加速“变脸”,不顾在大众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肆放言“围剿”新联想,使得PC市场充满“变数”。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新联想,树大招风,其中就数危机感最大的惠普“阴”风刺骨。无疑,如果联想发威的话,拿下的第一个阵地将会是惠普的失地。因此,惠普全球阻击联想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9.
惠普,在世界享有盛誉;海尔,在中国如日中天。它们的成功,有“道”可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999年5月26日下午,美国惠普公司总裁LewPlatt和中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青岛相与对谈,坐而论道。张瑞敏最爱读的书之一是老子的《道德经》,惠普向人自我展示的书的中文译名是《惠普之道》。在国家经贸委培训司推出的第二期“世纪变革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世界500强企业系列讲座”上,惠普和海尔两大企业总裁以联席主讲和现场对话的方式,吸引了国内近百家最大企业的代表和十余家主要传媒记者到场。透过两位总裁所…  相似文献   

10.
惠普商学院——开创企业培训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孔龙 《中外管理》2004,(5):46-48
为什么在风起云涌的企业大学热衷内训之时,惠普却选择了相反的路?为什么作为一家IT企业,惠普能自信任何受训对象均能受益?为什么在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压力时,惠普的主管们却“挤破头”争上讲台?惠普培训为什么能成为其最大的的营销资产?……  相似文献   

11.
“走动式管理”走向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惠普自己已经不再坚持“惠普之道”时,它的精华——走动式管理,是否还有前途?  相似文献   

12.
李默风 《新电子》2008,(3):84-85
在中电出售中国惠普股权事件上,大股东惠普华夏的一番表态给业界出了一道谜语。但如果细观中国市场对于惠普全球战略的巨大意义,以及它目前对该市场的“磨刀霍霍”之势.不难发现.其实悬念并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中国汽车产业巨头比亚迪爆出裁员风波以来,几天前,在网上又流传出中国家电制造巨头美的集团也陷入同样的“裁员门”事件,传言说美的集团大规模裁员消息比例达到约50%,导致公司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4.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国的18家企业被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4家企业被勒令退市,中国概念股“造假”被大量披露,券商看空中国股、甚至下达“封杀令”。很多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5.
惠普以139亿美元对EDS的收购仍有特美国监管部门批准,但惠普向IBM靠拢的道路又迈进一步。惠普董事会主席和CEO Mark Hurd一直打算扩大惠普的客户群与业务范围,从低毛利率的PC、打印机行装硬件事业,转战IT服务等高利润市场,并为其PC及打印业务找到新的销售管道。而更早开始的惠普打印及成象系统集团的转型过程就是整个集团的“先行部队”。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三鹿“结石奶粉”事件使整个乳制品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整个事件几乎尘埃落定后.我们不妨就事件形成的原因作一个理性的分析,以找出根源,加以解决,避免此类事件重演。笔者认为此次危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组织尽管可以通过预警管理等措施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但“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之类人们“但愿不如所料的事情却往往会恰如所料起来”。面对危机,组织的领导者有人关心的是物质利益的损失;有人关心的是人员的伤亡;有人关心的是个人的前程;也有的人浑水摸鱼,大发“灾难”财……关心的内容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截然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必然大相径庭。有的组织因一场危机而一蹶不振;也有的组织因处理不当而陷入了更大的危机;还有一些组织通过危机的恰当处理,发现了人才、凝聚了人心、树立了新形象,获得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小企业》2007,(2):59-59
HP Officejet Pro K550商用彩色喷墨打印机,作为惠普公司“三新”市场策略的精确体现,以其自身在打印速度、打印质量、打印成本上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成为惠普在自我挑战和打印应用创新方面的典范之作,也成为惠普助力中小企业省时、省心、省钱的“三省”厚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电信资费"恶性降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如今电信运营商降价大战并非是其扩大市场份额的最佳手段,相反很可能会陷入“囚徒困境”,导致行业危机。  相似文献   

20.
向成功者学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学习成功的代价也需要权衡。作者从剖析惠普文化案例人手,对学习惠普文化的企业提出了自己的忠告,指出惠普文化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狂热学习的背后可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