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信用评级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套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技术和方法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实际,将优质中小企业从众多中小企业中筛选出来,是金融机构对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的参考依据.本文通过比较借鉴国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评级的做法,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提出建造适应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时要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注重管理者素质、注重现金流分析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印度中小企业评级公司(SMERA)通过向其本土中小企业提供全面、透明、可靠的信用评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印度的成功做法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议专设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设计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体系和收费标准,拓展评级结果运用领域等,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3.
企业集团具有股权关系多层次、产业分布多元化、信息透明度不高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等外部债权人控制风险敞口的难度较大。商业银行如何借助外部评级机构的集团评级服务,对集团客户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价,以实施信用敞口的事前控制。集团评级的关键是,突出以现金流分析为主线的评级理念,研究风险在集团内部的传导机制,关注集团财务弹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主要分为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外部信用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公信力有待建立,相关立法必须明确。为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发展,应从制度上引导内外部评级相结合,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制度规范,加强对信用评级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公司为了获取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评级方法,一些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国外评级机构成为公司的股东,甚至在某些国内评级机构中外国评级公司持有49%的股份。在后金融危机的当下,我国信用评级公司大量存在着外资参与,这一情况将会对我国金融系统乃至国家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选取大公和中诚信两个国内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两大评级公司的股份构成、管理层、评级方法、评级市场等方面对比分析得出外资过度参与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用评级监管立法的严重滞后,制约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因此,应尽快制定一部规制信用评级业发展与运行的信用评级管理法,并以该法为核心确立统一、完善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具体来说,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立法应确立统一监管机构并进行法律授权,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公司治理,构建严格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7.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完善信用评级的认可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分析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被他国控制后的危害,认为中华民族和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必须有独立自主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保驾护航,应提高党政干部对拥有信用评级权重要性的认识,立即起草《信用评级法》并整顿被控制的信用评级市场,积极自主研发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金融监管,改进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框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信用评级公司违约率数据的分布特点,运用回归分析的原理,提出检验信用评级公司评级结果可信度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发现评级结果可信度排在前24位的评级公司其评级结果在逐年改善.同时,在阐述该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之后,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目前面临如下问题: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社会对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低,全国范围的、规范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缺乏,企业参与评级的意愿不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逐步提升社会对外部信用评级的认知度;评级机构应切实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以共同促进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的信用评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应重视现金流分析预测、履约评价、企业未来、创新、成长性及发展等问题。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可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法,具体到评级指标的选择和设置,应适当增加定性分析指标比重,减少定量指标比重,同时将对企业信用影响较大的个别指标设定为关键性指标,对应设置罚分档。当企业出现了罚分标志性事件时,评级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通过直接罚分达到暴露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信用观念不强,法制不够健全;资信评级市场供需失衡,存在过度竞争;评级标准不统一,评级机构内部制度不健全等。今后,应加快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社会和制度环境建设,加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自身建设,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机构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而且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为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大力发展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一是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壮大;二是拓展国外市场,通过参股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等方式参与世界信用评级,影响全球金融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5.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集体性道德风险使其成为继华尔街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之后又一遭遇质疑与谴责的群体。NRSROs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准政府权力"的话语权垄断者、控制性股东控制下的合谋内部人、民事法律责任的免责者、与社会公信力性质冲突的经济人等性质。信用评级机构也是美国推行双重标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美国虽然强化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但仍未触及主权信用评级领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中国信用评级产业发展政策安排,构筑信用评级产业与经济安全法律体系,扶持大型本土龙头信用评级企业,完善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其评级收费模式即发行人付费模式本身的内在缺陷,容易导致利益冲突和评级采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比较信用评级的付费模式,分析我国信用评级的现状及现行付费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发行人付费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最可行的模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收费模式会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评级机构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主管部门不明确、企业认识不到位、市场需求不足、制度性安排缺乏、评级权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建立健全法规和制度,加强信贷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外部信用评级的公信力,分层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评级报告是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评级专业服务的产品。阅读并使用评级报告,需要关注其特定的评级对象和明确的时效性、信用等级的真实含义、独特的信用风险揭示属性,以及评级机构的从属性和评级报告在数据、分析内容、主观性观点的局限性等问题,才能使其有效地发挥风险揭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主权信用评级在金融危机中具有双重作用,发挥预警作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从主权信用评级的历史演进看,标普等国际公司的主权信用评级的模式,次贷危机中主权风险的成因,以及希腊、芬兰等欧洲国家信用风险事件,蕴含着主权信用评级的基本因素和模式。结合以上因素,对信用评级的因素和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建立的主权评级模式对美国进行了分析,充分评估美国主权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于信用评级的认识及评级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研究对比近几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的内涵及对于一般主体和债项的评级方法,以增进对评级理念的了解,促进我国评级机构评级方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