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20)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业也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而利率期货是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银行的商业经营和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来说尤为重要,使用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可以解除传统资产负债管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局限性,填补其在化解利率风险方面的不足。在条件足够成熟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应通过逐渐推出各种金融衍生品来建立其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以此为商业银行提供金融衍生品开发和交易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郑娅娇 《现代商业》2023,(17):157-160
随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推动了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风险管理也成为市场交易主体关注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着眼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发展的政策背景与市场现状,深入探究外部需求环境、内部管理机构、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外部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在市场管理者与交易者角度提出改进措施,希望对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利率衍生品是较为高端的金融创新工具,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而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较为滞后,本文从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切入,分析得出它与货币政策不是单向影响,而是存在互相作用,但同时也形成“悖论”。对此,本文提出改善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雪 《商场现代化》2010,(16):122-122
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利率期货在对冲利率风险方面可以满足商业银行的需求。但是,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利率期货又面临着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对此,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将防范利率期货风险的发生和扩散,促进利率期货业务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静雅 《现代商业》2007,(29):18-18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问题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一大难题,信用风险管理内容中又以信用风险的度量为核心,作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之一的VaR,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与他们自身承担风险的程度有关,也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方面的原因有关。在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及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出现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问题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一大难题,信用风险管理内容中又以信用风险的度量为核心,作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之一的VaR,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与他们自身承担风险的程度有关,也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方面的原因有关.在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及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出现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超 《商业时代》2012,(18):71-7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率作为调节资本市场货币供求关系的重要杠杆,其形成机制和发挥作用以及向着市场化导向转变的各项条件也日趋成熟,这必然会对长期处于行政干预下的利率形成机制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诸多的风险.本文在阐述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取向下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盈利风险和利率风险,并就每一种风险产生的机制及其规避策略进行研究,着重从表外业务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以及加强提高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组合的使用等来改善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盈利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但是这些风险是可以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和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9.
正一、无风险利率的选择无风险利率是金融市场中的定价依据。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价格可以视为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之和。这里的无风险指的是无违约风险或信用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而非国别风险、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因此,只要该金融产品的交易双方不存在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该产品的资金价格也就是利率就能作为无风险利率。根据金融市场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体系多由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和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构成。因此,传  相似文献   

10.
栾稀 《财经界(学术)》2014,(33):107-107
一、无风险利率的选择 无风险利率是金融市场中的定价依据。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的价格可以视为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之和。这里的无风险指的是无违约风险或信用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而非国别风险、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因此,只要该金融产品的交易双方不存在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该产品的资金价格也就是利率就能作为无风险利率。  相似文献   

11.
曹松  孙雯 《商业时代》2006,(17):61-61,63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各主体面临的利率风险凸现,推出利率衍生品以规避利率风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我国发展利率衍生品的一条新思路——回购利率期货,并分析了回购利率期货的经济功能及其在我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姚远 《北方经贸》2014,(3):125-125
面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应从政府和商业银行自身两方面来防范利率风险。一是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防范利率风险的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大力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善金融法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二是商业银行需要构建高效的利率风险内部防范体系,主要包括: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长期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加强人才队伍和激励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斯文 《财经论丛》2013,(4):35-41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1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新增信贷规模、利率衍生品交易量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VAR模型表明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与信贷扩张互为正效应,而脉冲响应函数显示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同步性和对称性。最后,提出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应当考虑利率衍生品市场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手段。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改革,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合规文化方面研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进一步推进。研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行了论述,同时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率互换是互换交易各方仅支付贷款利息,而无需本金参与的一种金融工具。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互换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最新的市场数据,运用国际上应用广泛的BDT模型和HW模型,对基于SHIBOR的利率互换进行定价,并对定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BDT模型定价结果比较理想,建议在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定价中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严冬梅 《现代商业》2020,(11):117-118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一大标志之一,中国自从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国内的广义货币存量与GDP之比一直处在上升趋势,金融深化是两者比值的一个衡量标准,也因此,金融深化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纵观中国市场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我们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具体数据来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取得了更加实质性的进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有良好的金融体制和稳定利率市场为基础,所以在我国不断发展和建设的进程中,还需要不断深入金融体制的改革和提高利率市场化的水平。本文对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做了简单介绍,并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银行的影响以及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193-194
受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我国的银行业到目前为止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且没有相关的保险机构提供类似的保险服务,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一旦遇到危机无法偿还身负债务极易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出现类似最近葡萄牙银行危机的情况。除此之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的关键阶段,所以银行业越来越需要独立承担来自内部市场化带来的成本和风险上升的压力以及外部竞争带来的风险管理压力。本文试图从利率市场化和信用风险的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是否会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经过相关实证发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波动加剧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初步断定我国已经具备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珺 《北方经贸》2004,(1):53-54
当前 ,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作者在阐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基础上 ,探讨改革的制约因素 ,从而寻求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