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是学宝库中的一果璀璨明珠,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运用语言改换手段及现代化电教手段,通过听读朗育,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诗歌的感染力和音乐美,领会诗歌中表达的深刻意境。  相似文献   

2.
梁雪波 《市场周刊》2012,(12):72-77
(梁雪波)问:您写诗的历程比较久了,在诸种文学体裁中,为什么独独偏爱诗歌?在诗歌写作上谁是您的诗歌“领路人”?喜欢的诗人或作家有哪些,他们对您产生过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盛唐时期诗人的诗歌中我们发现,盛唐时期诗人酷爱旅游,他们旅游时间长,游程远,人数多,且有成群结队之势。这是其他任何朝代的诗人所不能相比的。他们的旅游活动是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并对盛唐诗坛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贾岛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晚唐五代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从中唐到晚唐五代社会境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学贾岛一派诗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和他们对贾岛诗歌的取向。因为作家心理情感的改变与诗风的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考察晚唐五代贾派诗人的思想境况对于我们研究贾岛诗风和晚唐五代诗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菲 《中国市场》2010,(15):154-154
本文针对当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模糊学的研究和应用及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已有论述,将模糊性与诗歌教学联系起来,对利用模糊性进行诗歌教学的做法做相关的探讨,目的在于改进当前的诗歌教学,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诗歌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诗歌鉴赏是高考试卷的难点,很多同学感到很头痛,本文主要从诗歌题材和诗歌意象特征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如何读懂诗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情感的准确传递往往是决定诗歌译作是否成功的关健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翻译难于诗歌创作.该文从文本、作者和译者出发,探讨了诗歌翻译中影响情感传译的主要因素及随之产生的美学效果,进一步论证了情感传译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申冠星 《消费导刊》2009,(10):213-213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记录和塑造了大量客观,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和杜甫一样,身经战乱,他们一起组成了杜甫反映战乱诗歌的人物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笔者进一步剖析那些身经乱世的人们生活状态以及心路历程,这对我们解读杜诗思想有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文学的精髓,是情绪的载体。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作者风格的文学样式,诗人常通过语言和意象传达其内心的情感。本文通过分析中西诗歌中语言和意象的差异性,并指出可译性的基础,从而证明诗歌中情的翻译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0.
从诗歌的形象、画面、诗人主观情感、时代背景、诗歌节奏、韵律等方面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通过意境教学,使学生学会赏析、领悟诗歌主题的社会意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诗歌集中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是历史在诗人笔下的一种再现,是时代的历史烙印。诗坛领袖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品读诗歌就是和那个时代交流。  相似文献   

12.
提起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追求课堂的诗意、唯美,然而当诗歌出现在中考高的鉴赏中时,考生们却常常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作为文学骄子的诗歌,面对而今的00后学生,陷入了异常尴尬的境遇.本文在探索试图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诗歌学习变得简单;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用全方位多感官联动的课堂教学,来唤醒学生对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运用精炼的、节奏的和韵律的语言,并以热情和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力,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我认为语文是诗歌的基础,习作诗歌必须提高自己语文水平和修养。  相似文献   

14.
《商》2015,(51)
杜甫在同谷的生活和诗歌在他的一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他在同谷的生活和诗歌做一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商》2015,(8)
"陌生化"是一个诗学范畴,是诗歌语言的特质,是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自觉选择。在翻译实践中,"陌生化"手段的运用能向读者忠实再现原诗的意韵,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本文以《竹枝词》的翻译和徐志摩翻译的几首诗歌为例,向读者呈现"陌生化"处理后的诗歌翻译的效果,以更好地证明该策略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史研究中,陈与义诗歌分期常以靖康事变陈氏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但通过对陈与义靖康以后诗歌的仔细审读,我们不难发现他在南奔逃亡时期的诗歌和他在作达官时期的诗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诗歌的题材内容与风格特色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应将陈与义南渡时期的诗歌视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以区别于他三十七岁以前的"少作"与晚年诗歌创作的"式微"。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的,与诗歌有着同样的文学本质.从语义的角度看,诗歌与隐喻的语言都有新的意义再生.尤其在中国文学中,诗歌借助隐喻增加空间性、画面感,加强感染力,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诗歌的浪漫往往都需要隐喻来代替表达,而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认知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歌光耀文坛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五点:一是唐代经济的繁荣,为唐诗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是科举考试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实践;三是唐代提倡的政治因素促进了诗的实践;四是文学体的发展和诗体的进化促进了诗歌实践;五是相对贫乏的历史积累给唐朝诗歌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具盛名的诗人,其留下的诗篇深刻地影响着后来诗歌的创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其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也是其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该文结合李白部分诗篇,粗浅地探讨其诗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中系统最为严密,理论最为深入,影响也最为巨大的诗歌理论书籍.他的"别才"、"别趣"、"妙悟"和"入神"说,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诗歌理论批评,而且为以许筠为首的李朝为人的诗歌的实际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