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与贸易自由化同步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问题不能被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解释。本文构建一个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放在统一框架中考虑的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类产品的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成本节约性的技术进步导致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并引入居民和政府,说明高技能工人的内生决定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非熟练工人相对就业和工资持续下降的现象.关于不同技能工人就业和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究竟是来自对外贸易还是技术进步,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评述相关文献,发现中间品贸易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贸易对就业和工资影响的传导机制,也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不同技能工人就业和工资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我国数据对贸易开放度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的增加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因为制成品的贸易使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工资/资本收益)上升,从而缩小了财产性收入导致的收入差距;加工贸易增加了非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缩小了人力资本差异导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周禄松  方旭存 《江苏商论》2014,(6):63-64,67
本文首先基于贸易政策改革对工资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指出了工资差距扩大的内在动因: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导致了熟练工和非熟练工之间薪酬差距的扩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非技术工人对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差距明显扩大(欧洲发达国家非技术工人失业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迅速,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关于贸易与工资的争论。新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人们对贸易与工资问题的认识不完全一致,大肆为期推行贸易保护政策措施摇旗呐喊,企图使贸易与工资问题成为其进一步推行贸易保护的借口。本文旨在通过对贸易与工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阐明贸易不是造成发达国家相对工资差别扩大或非技术工人失业增加的主要原因的观点,主张发达国家应进一步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加大了对技术工人的相对需求,扩大了我国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则不确定。行业特征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偏向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劳动密集型行业则会偏向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非技术工人的投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商》2014,(2):289-291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出现了劳动者工资差距扩大的趋势。近年,国际贸易与工资差距关系的研究成为经济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外包模型,研究产业间贸易及产业内贸易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不同传导机制及影响。结果表明在产业间贸易形式下,总贸易和出口贸易以及进口贸易会加大产业间贸易行业内工资的差距。在产业内贸易形式下,总贸易、进口贸易导致产业内贸易行业的工资差距增大,而出口贸易则有利于缩小产业内贸易行业的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8.
杨春艳 《商业研究》2014,(6):83-89,165
理论上,技术进步可以是一个和贸易开放并行影响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探讨中国非均衡贸易发展、技术进步与地区间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地区间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机制并不凸显。引导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成为贸易结构升级以及缩小工资差距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间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从中间产品贸易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解释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一方面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间接地分享国际先进的R&D资本;另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学习和模仿的机会。由于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和技术学习的技能偏向性,中间产品进口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1986—1990年墨西哥制造业企业层面的相关数据,总结了墨西哥加入关贸总协定后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情况以及熟练工人、非熟练工人就业和工资的变化,发现贸易对熟练工人工资份额有显著影响。根据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所有权性质,将总体样本分为两组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检验,发现贸易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墨西哥加工贸易企业的性质是熟练工人工资份额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通过将贸易成本引入H—O模型,从理论上探讨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利益及利益分配的影响,随后运用1978~2009年测算出的贸易成本等相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从实证上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在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两群体间存在差异,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贸易成本会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及其分配,当农产品贸易成本高于非农产品时,贸易成本会增强国际贸易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时梦茹 《现代商业》2022,(10):78-83
为了深入探究贸易开放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就外贸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对电子设备制造业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还研究了不同企业所有制下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扩大了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性别工资差距.就不同的企业所有制而言,贸易开放显著扩大了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的性别工资差距,缩小了外资企业和集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传统的H-O理论和S-S理论,随着各国之间贸易的不断深入,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将逐渐缩小 目前,国外学者高度关注对外贸易对国内收入差距、工资差距的影响,并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同时这一课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机构高度关注的焦点在国际主流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开放贸易导致性别工资差距扩大以及开放贸易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缩小就中国国情而言,研究对外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有进行进出口贸易的32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2~2009年,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在不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第二,在将进出口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出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进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在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出口扩大工资差距,进口没有影响。第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1998~2010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分组层面研究了贸易开放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出口开放、进口开放都会显著地扩大我国劳动力工资差距,但同时也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出口开放在东部地区会显著的缩小劳动力工资差距,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会显著的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进口开放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会显著的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在西部地区则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9)
当前工资差距是我国一个重点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标。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与工资差距扩大两者存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本文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进出口贸易影响服务业工资差距的理论、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这个结论与新古典理论不符,而与非新古典理论相符。具体来看:(1)从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贸易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都是正效应且显著,进口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大。(2)从外贸方式来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要大且显著,一般贸易的进口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且效应较大。(3)从贸易价格来看,虽然贸易价格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负效应,但是,与总体贸易、加工贸易的价格变化相比,只有一般贸易的进口价格和进出口总价格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4)贸易条件变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效应,但是,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地区间经济交往程度进一步加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贸易双方社会进步。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系列相关问题,不仅影响了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加剧了贫富分化,影响了社会秩序稳定,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针对相对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认知,也丰富了研究内容,为我国解决相应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崔航 《品牌》2014,(9):7-7
迅猛发展的国际贸易及其相应结构的不断改变,促使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形势适时出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因此而难以与当前的贸易现象形成良好的适应性,难以对这些新出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所以说,国际贸易理论目前面临着新的研究挑战。在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以及国际间相互关系都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也相应的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