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是一年3·15。进入新世纪以来,这已经是第11个“消费者权益日”。过去的10年,伴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和进一步实施,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法律意识明显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也在加强。  相似文献   

2.
赵伟 《魅力中国》2010,(29):146-14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本文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以剖析,并试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年3·15。进入新世纪以来,这已经是第11个消费者权益日。过去的10年,伴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和进一步实施,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法律意识明显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也在加强。  相似文献   

4.
解志文 《魅力中国》2011,(14):378-378,377
现今,在人们的生活中,苏丹红、毒豇豆、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这些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业、社团和人们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协会的监督缺位。因此,如何完善和加强我国消费者协会的社会监督功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剖析阻碍我国消费者协会社会监督功能发挥的原因,然后探讨消费者协会自身的改变或途径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责。发挥消协监督作用对于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应该把消费者剩余还给消费者;消费者缔造了市场的繁荣,应该给消费者创造福利!”消费本身是有价值的:消费催生了使用价值、完成了社会资本的原始积累;消费赋予了劳动力的价值、形成了劳动力的市场;消费成就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再生产;消费开拓了商品经济、牵动了商品流通;消费造就了金融业及其市场的发育、带动了社会资本的流通;既然是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消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10,(3):35-35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生活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消费者行使该权利时应得的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家保护,即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二是社会保护,指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等社会组织通过加强社会监督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三是自我保护,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索国勇 《发展》2009,(10):120-121
消费行为既是一种经济与商业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关注责任消费,就是重视和考虑消费的公共后果,进而运用购买权引导社会行为。从消费者的责任为出发点,倡导一种文明、科学的消费模式,唤醒全社会的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最终以维护全体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秩序为己任,是改善民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人民银行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回顾(一)工作背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凸显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的问题,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关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国内看,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产品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电子化的趋势。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力量对比过于悬殊,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自2010年开始,人民银行一些分支机构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消费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认真考虑的问题。一般人们都认为,消费问题一方面是经济问题,涉及消费政策对经济的拉动;另一方面是法律问题,即对消费者如何进行保护。而事实上,对消费者的保护不仅仅是法律的救济,也是一个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社会消费形势及其形成原因,由此提出对消费者进行有效保护,建立消费者保护体系必要性和一些相应措施。将消费者保护体系作为维护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了解文化,尤其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成功营销的前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关注社会文化,洞察消费者心理,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于开发营销策略,促成购买行为的实现,提高企业效益,显得日益重要。华人的关系主义文化在华人社会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华人消费者的行为有着深速的影响。因此,在华人社会追行营销活动,必须深刻认识这种文化及其影响,井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消费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行为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企业声誉、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在两者之间的作用。以国产乳制品行业为例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满意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声誉对感知质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声誉、感知质量对感知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对消费者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除了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满意度外,还能够通过企业声誉等变量间接地对消费者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3.15”已成为广大消费者自己的节日。今年“3.15”即将来临,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为此,记者就今年主题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消费热点问题,采访了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伍作法同志。记者:我们知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益往往受到侵犯和损害。提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怎样才算是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伍作法秘书长(以下简称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社会成员都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离不开具体的消费环境。而消费环境是消费者个人不…  相似文献   

13.
苹果手机售后事件下,折射出的是中国消费者与其他发达国家消费者极大的差别待遇,反映了跨国公司对中国消费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和歧视。本文由此事件谈起,探究跨国公司“双重标准”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从政府、民间社会这两个层面来改善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4.
从消费者喜爱新奇的广告心理谈起顾玉麟消费者喜爱怎样的广告?这是广告商和企业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一则成功的广告,最重要的是要使消费者喜爱它。只有消费者喜爱的广告,才能诱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取得扩大销售的广告效应。一九九一年七月至十月,上海社科院改革与开...  相似文献   

15.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对消费者征信服务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对美国在发展征信行服务行业时如何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如何加强和完善对消费者征信服务行业的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发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2014年5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2.3,比上月低2.5点,仍处于景气区间。其中,体现消费者对当前形势看法的满意指数为97.3,比上月低3.6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形势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05.6,比上月低1.8点。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101.4和104.6,分别比上月低1.9和4.2点。其中,城市消费者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分别为96.6和104.5,分别比上月低2.7和1.4点;农村消费者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分别为99.0祁108.4,分别比上月低6.0和2.9点。  相似文献   

17.
姜明 《魅力中国》2014,(10):308-30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其权益的法律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并逐渐成为一焦点问题。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选择权、求偿权、公平交易权、结社权、受尊重权知识权以及监督权九项权利,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存在着很大困难与桎梏。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律保护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普遍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作为主导,但是,人们之间的权利与利益出现了一系列的纠纷问题。作为市场的两大主体,消费者和经营者,权利与利益之间的纠纷一直存在着冲突,而且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对于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我国现行消费者保护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一些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析,进而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为基础提出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董平 《特区经济》2012,(8):215-217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产生内部响应和外部响应,内部响应包括产品评价、知晓企业社会责任和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外部响应包括购买行为和忠诚。消费者响应直接影响着品牌资产的提升,其中内部响应能促使消费者知晓品牌,提高品牌感知质量,产生品牌联想,进而对品牌产生忠诚,提升品牌资产;外部响应会通过购买行为、体验形成品牌忠诚,提升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